APP下载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2014-04-01王秀飞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效益优化结构

王秀飞

摘要: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既是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在课堂结构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 结构 优化 效益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应在课堂结构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让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做到“以人为本”,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现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课堂导入要做到自然、巧妙,富有启发性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课堂导入是为新授内容展开服务的,教师必须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做到自然、巧妙、富有启发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1.巧设复习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教师出示复习题:口算下列各题:1/5×3/5,3/5×5/3,4/7×7/4,5/6×8/5,9/4×4/9,7/10×10/7,4/5×1/3,让学生通过口算得出各个得数,并观察这些结果有几种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4个结果都等于1。这时,再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有什么特点?能发现什么问题?起个什么名字呢?这样,教师一步步地提问,学生一步步地发现了许多问题,就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2.巧设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中秋吃月饼的故事:去年的中秋节,李奶奶家的孙儿大毛、二毛、三毛都来了,家里可热闹了。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她拿出三块同样大小的月饼,对孙儿们说:“孩子们,奶奶给你们分月饼了。老大大毛,奶奶分第一块月饼的1/3给你,老二二毛,奶奶分第二块月饼的2/6给你,老三三毛,奶奶分第三块月饼的3/9给你,(边讲边贴出名字和三个分数)你们同意吗?”奶奶的话刚讲完,大毛就嘟着嘴叫了起来:“奶奶你不公平!分给三毛的多,分给我的少!”二毛连忙叫着:“奶奶不公平,奶奶偏心!”只有三毛在偷着乐。 同学们,你们觉得奶奶公平吗?现在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很浓,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授部分要全体参与,激发创新性

新授部分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全体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我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找出它与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交流、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行动,不但真正理解与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体验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渗透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三、目标检测要突出重难点、具有针对性

目标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掌握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那么,目标检测必须围绕、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新授内容及时巩固。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以下检测题:

1.填空。第一组:1/5=1×( )/5×3 9/18=9÷9/18÷( ) 8/24=8÷( )/24÷( )=1/( ) 3/4=3×( )/4×( )=( )/20

第二组:1/3=( )/6 10/16=5/( ) 9/21=( )/7 12/24=( )/( )

2.连续写出多个相等的分数。比一比,在一分钟里看谁写得多。

3.把6/20 、70/100 、45/50、1/2和4/5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圈出与1/2、1/3相等的分数。3/6、3/9、15/45、4/8、13/26、11/33、8/16、5/20

四、课堂总结要多样化,体现概括性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所以,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实际进行多样化的小结。例如,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本领?在求某一问题时必须要知道什么?再如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先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效果比较好。如在“约数与倍数”课堂小结:你认为研究约数与倍数的前提是什么时,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合作整理出简洁的知识结构图:除法——除尽——整除——约数与倍数。通过不同的总结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的印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实践活动题要精心设计,注重发展性

实践活动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活动。实践活动题是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研究与探讨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能力去解决的应用性、开放性题型。所以实践活动题要有一定的实践性与发展性。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布置这样实践活动题:2005年的12月31日是星期六,课后你能编制一张2006年2月的月历吗?这道题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是放在课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收集资料,也有充分的时间去制作。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活动题,既能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了所学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效益优化结构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