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2014-04-01张书杰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活动形式问题设计课堂导入

张书杰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课堂导入 问题设计 活动形式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立足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的广泛应用,笔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结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浅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导入的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有兴趣地展开一节课的学习。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的导入。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一课时,我在开头用了这样的一段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是其他亲人。在家中,我们感受到关怀,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力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它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自己的家庭,来认识我们的家。”就是这样几句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设计,让学生立刻意识到了本节课知识都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都非常集中。

二、问题设计的生活化

新课程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要扮演好这一角色,避免不了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同样的问题,问法和顺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会一样。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层层展开对问题的设计,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思考,主动探索,愿意与他人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交流。如我在讲述《同学·朋友》这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朋友,然后说一下班级内哪些学生朋友较多,说说他们有好人缘的原因,最后分析我们要想交到更多的朋友,应培养自己的哪些品质。对这些问题地一步步挖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课本上的第一部分知识掌握了。这无疑与问题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有直接关系。

三、活动形式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中设计学生活动应是新课程教学下教师较为熟悉的一件事情。活动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一节课课堂效果的好坏。一场成功的活动设计,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而只为活动而设计的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在这里,我只谈一下活动的生活化方面:(1)活动主题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珍惜学习机会》一课时,曾设计了活动片段“放学后的争吵”,主题内容就定位在身边那些不好好学习,不听父母劝解,与父母争吵的学生身上。学生看后深受启发,个个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究其原因,就是活动主题选择贴近学生生活。(2)活动形式应贴近学生生活。不论是课前的准备活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是课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的活动,必须选择切实可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的活动才不会形同虚设,才不会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困难,才会让活动起到应有的效果。如在学习《礼仪展风采》一课时,现场让学生表演的正确坐姿、站姿及打电话的礼仪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切感受到身边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再如,在学习有关保护环境的知识时,让学生搜集校园中宣传环保的标语和故事,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拉近了学生生活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距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资源的挖掘,需要教学评价方式生活化的引导。《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新的评价方法,除了纸和笔以外,还包括观察法、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这一评价理念,突出了生活化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分数代表一切的观念,走进学生生活,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观察、交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形成对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无形之中就为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或是提供了资料,或是奠定了基础,或是指明了方向,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五、生活延伸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许多内容,单凭教师的说教,是空洞乏味的,是难以以理服人的,只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有更全面的认识。如在学习《义务教育法》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既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法律的规定,那为什么身边那么多中途辍学的学生却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呢?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又进一步分析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执法必严的相关认识,不仅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法律,又提高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教学中的每一个理论都有其生活来源,只有让理论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才会让理论发挥价值。课堂教学更应面向学生生活,实现向生活的转化。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提出:“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确,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教育的不竭源泉。教师只有抓住生活化这一特征,才能构建起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抓住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质。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活动形式问题设计课堂导入
精设计,巧提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议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