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教师评价现状

2014-04-01龚方刚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文献体系

龚方刚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教师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指从事3到6岁幼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认知、语言、行为等方面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相比较为独特,所以对幼儿教师的评价也和一般的教师具有极大的区别。笔者在对近年来中文期刊以幼儿教师评价为关键词检索获得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的基础上,对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的现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目的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最终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幼儿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一、关于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现状的研究

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上检索发现,针对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现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较少,很多文献也仅仅有只言片语提及该问题。不管是幼儿教育工作者还是幼儿教育研究者几乎都未对这一论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与研究,因此,对幼儿教师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

在中国现有评价体制背景下,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教师的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实际中重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创新教师评价方法等已经成为教育机构日常工作的中心之一,其不仅仅关乎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对幼儿在日后的教育影响巨大。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评价重视的不断提高,教育领域学者将会对该领域的工作现状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填补文献空缺的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到幼儿教师教育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对提高我国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评价的研究工作深层次上还具有极大的学术及现实价值。

二、关于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谓评价的标尺,没有指标体系的评价是盲目且无益的,已有部分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论述,我将对关联较大的文献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简要概述及评析。根据已有文献,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阶段教师评价体系在基本分类上较为相似,主要有:基本素质、育人职责、教学能效、教科研绩效、和谐工作成效。

以关系为参考标准的评价体系。陆丽华等人的论文主要从幼儿教师与自身、教育对象、工作伙伴及幼儿监护者的关系为导向,研究出了较具可实施性的评价标准,并认为可以从与幼儿教师工作关系较为紧密的人群入手,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在关系性导向的工作体系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除了对评价体系自身进行探讨,有部分文献还对评价制度体系的现状及执行进行了再现、归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武欣就曾在《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中对此有所涉及。该文献主要通过文本、文献、访谈等途径,以历史变革、制度建设本体揭示了现有评价制度的弊端,并结合制度及现实对幼儿教师评价体系给予了一些建议。

幼儿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阶段数量寥寥,归纳起来可总结为:1.关于我国幼儿教师现状的探究;2.关于幼儿教师评价标准构建;3.针对幼儿教师评价体系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这三方面对我国幼儿教师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完善,可以为众多幼儿教师的评价标准进行统一划分,有助于我国幼儿教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关于幼儿教师评价方法的研究

评价方法的制定,如何选择评价方法这类研究界定在幼儿教师的很少。所以,笔者只能借鉴其他阶段的教师评价进行文献论述。

教师评价存在的弊端以及改进的研究,以杨华的《我国教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探析及解决对策》为代表。他在文中指出,现阶段评价方法苛求客观与精确化,遵循“指标-量化”模式,但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指标追求泛化,这主要体现为对幼儿教师的评价难以真正有针对性、区别化地评估教师的教学;2.对一些幼儿教师的评价过分苛求量化,方法过于粗糙,难以对教学进行实质性的评价;3.在评价过程过于强调权重,导致幼儿教师评价标准缺乏科学与合理性。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但是建议本身较为抽象和笼统,不具备真正的操作意义,在此不赘述。

对如何选择教师评价方法进行的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代蕊花华、王斌林为例。在他们的文献中提出了选择依据:评价的过程安排都需要标准化;选择方法的时候需要公平;减少物质及时间支出,保质保量;所选方法需有一定的引导激励或者否定作用;选取要灵活、实事求是。《合理选择教师评价方法三要》一文也对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这篇文章主要从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两个点入手,进而从评价方法的定位、选择、制定等方面加以论述。

四、关于幼儿教师评价目的的研究

幼儿教师评价目的一般作为论文的一小部分进行论述,很少有文献对此进行长篇幅的论证,通过不同文献对幼儿教师评价目的的片段式论述,笔者将幼儿教师评价目的归纳如下缀。

1.导向功能:教师为了跟上学校的评价标准,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个时候评价的“风向标”作用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2.激励功能:教师因为满足或者达到标准会被同行及单位认可,有鼓励价值。

3.鉴定功能:评价可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鉴定,从而起到衡量工作、促使教师为了满足这种鉴定而保持始终不松懈的状态。

4.矫正功能:教师的某些行为或者由此导致的结果将影响社会及学校对其评价和认可,其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改正、提升。

5.发展功能:评价行为中伴随的认可、奖励、否定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

总之,随着国家、社会及家庭对幼儿教育重视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机构开始关注幼儿教育,但是因为专门的研究队伍有限,且幼儿教师受自身研究水平所限无法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体系,导致现阶段,专门对幼儿教师评价进行宏观、细致论述的文献较少,本文是在结合其他阶段教师评价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幼儿教育评价方面现存的极少量文献形成的文献综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文献将越来越多,而彼时形成的文献综述将更有学术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庞青.尊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园本教研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2]王邦勇,傅淳.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园内管理制度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文献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