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师幼互动有效策略的研究

2014-04-01李春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师幼幼儿园幼儿

李春茹

一、提高师幼互动有效策略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学前教育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摸索实践着新的教育模式,幼儿园教师的理念也在逐步地发生着改变,教育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要真正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把幼儿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去追求、去引导、去支持。这是新理念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句话为我们剖析了教育的真正内涵,也给我们提示了幼儿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的重要性。

幼儿处于求知欲和好奇心十分强烈的年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但由于受封闭式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发问的权利在教师控制、抑制下被剥夺了,教育过程不再存疑,使幼儿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外界强加的活动。教育中最值得珍惜的动力因素被放在活动之外,不仅造成了教育效益的低下,养成了幼儿被动、服从、趋同的习惯,丧失了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这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

教育的本身是一种人的活动,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教育的价值就不能体现出来。幼儿园的教育同样也表现在师幼的互动上,如果没有教师和幼儿有效的互动,幼儿园的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关系的建立与否、亲疏与否、平等与否、合理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也不断地改善,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观念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开始有了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地把新的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行为上,以合适的教育行为去影响幼儿,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走进童心世界,了解幼儿需要。与之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效互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师幼互动有效策略的阐述

(一)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

1.保护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集中教育活动中,要有良好的师幼互动的效果,就要让幼儿对教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幼儿的内在需求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前提。教师要充分认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幼儿可能产生的需要进行对比,精心设计、巧妙组织,保护好幼儿活动的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

例如,在音乐活动《走路》中,可选用小动物的手偶,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曲中的小动物,从而记忆歌词内容,又如,在学习《医生谢谢你》这首儿歌时,教师可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部分幼儿当医生,另一部分幼儿当病人,配上道具,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始终围绕着教师预设的教育活动内容,在有意注意的时间里,将教学内容展开,才会保证教育活动的效果。

2.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大都是教师单项地要求幼儿如何做,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教师严密监控之下,幼儿只是被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缺少与教师讨论、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而教师也根本无从了解幼儿的真正需要,要实现《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不容易做到的。教师只有在真正了解幼儿的需要之时,双方互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调动起来,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师幼互动。

在教育活动观摩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在提问之后,不等幼儿回答,教师就急于自己说出答案的现象,这样的现象还很普遍。这样大大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又如在活动区活动中,活动区规则的制定大都由幼儿来完成,在每一个活动区域,如美工区、娃娃家、益智区等,教师先引发幼儿讨论,每个区域幼儿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在确定之后,由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幼儿到活动区活动时,会很好地遵守这些规则。

3.优化教学中的回应。回应是维系师幼互动的重要纽带,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生动有效的重要保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教材的把握和过程的预设,往往忽视对幼儿回应的考虑。教师缺乏回应的艺术,从而抑制了师幼深层次的互动,影响了互动行为的连续性,有的教师虽有主动回应的意识,但不善于捕捉幼儿回应的价值点,失去教育的良机。

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大都是提前预设的,但是幼儿的回答却会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很好地与幼儿回应,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数学活动《爱吃水果的河马》中,其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几种数数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提问:“桃子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幼儿说:“我看到的。”教师:“很好,看是数数的好方法。”

另一个幼儿说:“我是心里想的。”教师问:“心里想的,那你有没有在心里数一数呢?”幼儿回答:“有。”

这时,另外一个幼儿说:“我也想出来的,没有数。”其他更多的幼儿也附和说:“我也是,我也是!”

教师用惊讶的语气说:“你们都是看到后就想到了,那想和数哪个会使答案更正确呢?”幼儿回答说:“是数。”

教师说:“是呀,看到的、想到的往往容易出错,我们还需要数数来验证。”

在这样的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很巧妙,没有束缚幼儿的思维,达到了活动的效果。

(二)日常随机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有教育,不仅要关注集中教育活动,还要关注平常时刻的教育。让幼儿在园里感受到温暖和接纳,加强师幼之间的感情沟通。作为教师要敏锐地觉察和细心地体悟幼儿生活需求和情感需要,用充满温暖与关爱的物质环境和人际氛围,与幼儿建立好良好的师幼关系。以“剪指甲”为例,幼儿的指甲长了,比较适宜的做法是帮助幼儿把指甲剪好,边剪边给幼儿讲一讲细菌会藏在里面,吃进肚子里会得病,并提醒幼儿下一次请妈妈帮忙剪,小朋友太多老师忙不过来。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面色,以得到幼儿运动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对幼儿进行询问,幼儿的回答会给教师掌握好幼儿运动量的一个正确信息,教师还要提醒幼儿增减衣服等等,在师幼互动中,很好地完成户外活动。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师幼互动的方法策略,能够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以及思想观念是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关键。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期更好地梳理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师幼幼儿园幼儿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