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2014-04-01王彦粉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章情感生活

王彦粉

以往的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以教师向学生传递了多少知识为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而无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思考与灵活运用,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机械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而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构建者与灵活运用者,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利用所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全新的教育形势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认真学习新理念,用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来武装头脑,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魅力课堂,顺利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确立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与信息的接收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有更多的机会与文本展开个性化解读。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显学生的个性,才能避免传统教学中对作者背景、主题思想、写作特色、段落大意等的条框分析,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对字词句段篇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而不只是就文学文。

二、文章是情感的流露,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情感

文章是情感的体现,真情流露的文章才能够感染读者,成为一篇佳作。反之,没有情感的文章,即使语言表达得再优美也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让人感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画面效果与音乐效果来渲染氛围,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情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巴金曾经说过:“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水平,而是因为我有情感。”这说明,只有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并想要表达时,在写作时自然而然就会情到笔至,妙笔生花。生活是情感的来源,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增加自己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作品充满真实情感。

三、渗透审美教育,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美之所在,《语文教学标准》中特别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且说明了语文教育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艺鉴赏和创作的同时也要从社会的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实施审美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和审美的需要,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欲望。并且,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将美育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情趣、品味以及审美都能够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感受文字美,通过画面的烘托、音乐的渲染,来让学生感受意境美,感受文章的真善美,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

语文是一种交流工具,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具有强大的实践性,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既是教育,社会既是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教育脱离开实际就会失去它真正的价值。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让学生反复地体验和回味这种情感,就会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开展实践活动,最后把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更加具体的生活实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五、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寓德育教育于无形,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情感的过程中得到性情的陶冶。我们要在德育与生活间找准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实例中提高道德修养,而不是将道德行为准则生硬地塞给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学一套做一套,课上一套课下一套。只有将道德准则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让学生能够将道德真正地指导自己的生活与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品质。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要打破学科教学界限,实现智育、德育、美育、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综合型人才,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文章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情感移植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