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新课改,感悟新理念

2014-04-01黄淑伟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理念师生互动新课改

黄淑伟

摘要:面对课程改革,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理论,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新课改。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新课改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 新理念 科学扬弃 提倡精讲 师生互动

从2009年秋季开始,河北全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年青的高中历史教师,我认真学习新理论,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同行交流学习。在学习与实践中我对于新课改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把自己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新课改不是彻底颠覆,而是科学扬弃

高中历史新课改是以教材变动为载体的一次历史教学模式的革新。历史教材的编写改变了过去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教学的模式,以编年体例呈现,采取专题史编写。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基础,以编年史来带专题历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继承传统教学中好的经验和方法。预习、上课、练习、复习这种传统的教学环节仍是不可少的,关键问题是在这些环节进行改革创新。如在预习环节让学生分组解决一些比较浅显的基础知识,提出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在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答案。再比如在重点问题的讲解上可以采取材料式,引入一些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应用于感悟实际生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改不反对教师讲,而是提倡精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了整个课堂,讲得过多过细,学生没有思考与主动探究的时间和机会。教师掌握着课堂主动权,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对于知识只能是“填鸭式”。 新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教育理念的改革,而其核心问题,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全新的教材,通过各种途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每节课都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对教学内容要大胆取舍,围绕教学目标,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讲清重点难点即可,其余时间留给学生当堂练习。例如,讲解“雅典民主政治”一节,我们可以重点讲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期的改革,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梭伦、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三个阶段的改革进行比较加强理解,进而对雅典民主制进行评价。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需适时点拨,及时鼓励,加强知识的升华即可。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提高了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开展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解决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大家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彼此取长补短。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把握学生,精讲精练,留给学生思考空间。

三、新课改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师生互动

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互动,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探究作用。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既非一味让学生讨论,也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的共同协作,是双方智慧火花的碰撞,是师生在共同学习探究中的“双赢”。因此,教师必须找准位置,和学生共同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与学生平等交流,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相信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课堂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并举,充分调动师生、生生互动。预设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要求教师在课下精心备课,精心准备。生成性问题是在课堂上临时产生的问题,要求教师能灵活驾驭课堂,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新理念师生互动新课改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理念下再启航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