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2014-04-01石淑贞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复习计划基础知识学案

石淑贞

数学解决了科学的诸多难题,数学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成绩呢?教学以来,笔者认真研究好的教学方法,仔细吸取同仁的教学之长,今将教学体悟列举如下,一管之窥,期待矫枉。

一、引领学生温故知新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学习之后,教师要要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数学课本内容涵盖在几年的教科书里,学生往往是学前忘后,甚至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丢三落四。所以,教师一定要依据大纲规定,精心给学生编制复习计划。

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策略,结合以往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将主要知识点渗透,测试要求独立完成自我检测、小组商讨、课堂评定、测后总结几个步骤。至于难点重点、学生反馈学习比较吃力、容易混淆和遗忘的内容,教师要使之成为计划的重点。

测试形式避免单一、枯燥乏味,教师要增加一点变化,要有系统性、实践性,在复习中渗透数学文化。

二、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不能和生活脱节,课堂不是枯燥地学习、说教的地方,而是体验新知识的奇妙感悟之地、思维火花的碰撞之处。学生在这里叩问数学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大量的事例带来对于新知识的启迪,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桴鼓相应,教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革故鼎新,创新教学

(一)正确理解“自主学习”的要求

“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

例如,教师现在利用的“导学案”中,有的教师用大量浅层的作业耗费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然后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此“导学案”进行低层次的反复,让学生为忙于完成作业而作业,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他们的积极性被磨掉了,也就没有兴趣学习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充分、合理地运用“导学案”,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语言要幽默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促使学生“想学”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修养,其中一点,要语言幽默。幽默是伟大的智慧,是人生的良药,是教学的润滑剂。

比如我跟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分析这个‘数字,由‘米女攵构成,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只有学好了数学,你毕业以后才可能找到好的工作,才可能有钱买米吃,才可能找到女朋友。那么这个‘攵是什么意思呢?读‘pū,意思是轻轻地击打,这个更凸显数学的重要了,就是以手持杖或执鞭责打不好好学习数学的人。”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师要不断取长补短,不断揣摩和总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长日久,一定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复习计划基础知识学案
清律的基础知识
科学制订复习计划 提高一轮备考效率
乡愁导学案
掌握基础知识
2017届高考政治学科复习策略
“比例尺(一)”导学案
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的途径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