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语文教学设计,促成和谐高效课堂

2014-04-01潘建娥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优化设计语文教学

潘建娥

摘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机制,是我们农村学校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从巧妙设计导语,精心设计目标,灵活设计教学形式,科学设计课堂小结四方面阐释了农村教师应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促成和谐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优化设计 和谐高效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机制,是我们农村学校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高要求和新挑战。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倘若能用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把所授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灵活自如地传授给学生,使师生心灵相息,情感相通,和谐共进,营造出一种“和谐共振”的课堂学习氛围,那就有效地促成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我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在课堂教学艺术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巧妙设计导语,促成和谐高效课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计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创设的成败。如果导语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的思维牢牢吸住,把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情景中来,进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这就无疑给本节课重重地敲响了“第一锤”,从而为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我在教学九年级人教版第四单元《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树上有十只鸟,猎人打一枪过后,还剩几只?”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绪情高涨,有的说一只也没有;有的说九只;有的说三只……答案五花八门,就此我顺势引出课题《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结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目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灵魂,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它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效。一节和谐高效的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习目标的设计。教师对学习目标把握得准,设计得好,学生的操作性就强,学生就能围绕学习目标开展有效的学习,就能对自己学习本节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从哪几点入手,这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获得高效课堂。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蒲柳人家》时,我为学生设计的学习目标就是:通读全文,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和关键段落,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特色。那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可是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强,结果实现了长课短教的良好效果。

三、灵活设计教学形式,提高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辅手段的实效性。“听说读写齐上阵,庖丁解牛随意开”,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思考语文教学形式的体会。“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为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我每节课基本上把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都应用到训练中,而且要求学生“听要辨门道,品要说精彩,读要出味道,写要有特色”。古语说:“教无定法。”的确是这样。许多时候,分析一篇课文我有可能从头至尾,也可能中间开花,还可能在知识点之间闪展腾挪,如同庖丁解牛一般,牛刀在手,任意游走,目标却集中在一点:把知识点突破。运用课件上课,我也是“好钢用到刀刃上”,有时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有时是介绍背景知识;有时是显示质疑互动内容;有时是出示达标检测的题目;有时是相关资料的展现;有时是知识网络的梳理,……虽不拘一格,但都是根据教学思路精心设计的,完全是和自己的教学内容相吻合的,也与教学中其他行为严丝合缝,绝对是课堂进程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不至于成为包袱或摆设。

总之,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用我课堂上灵活的教学形式告诉学生: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是为了好看或者花样百出,而是为了丰富我们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我们和谐高效课堂的手段。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第六单元古文《三峡》时,我让有写作特长的学生把这篇古文译成语言优美的散文或者解说词,让普通话讲得好的学生在反复诵读诗文,领会本文意境的基础上,把前面学生写得好的解说词,我配上三峡优美的音频,让他以导游的身份把三峡介绍给读者;让擅长画画的学生用彩笔描绘三峡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让精于思辨的学生担当评论员,点评以上学生的出色表现,以增强三峡的立体感,直观性。结果全班总动员,人人有事干,使不同条件和能力水平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空间,最后这篇课文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科学设计课堂小结,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红花还需绿叶衬”,一堂和谐高效的课,除了做到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精心设计的学习目标,环环相扣的讲解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收束,也就是我们的课堂小结。一堂好课的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总结的作用,还应该有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兴趣等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最好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回味效果。我的课堂小结是我集“洋思教学”“杜郎口模式”摸索的一个辐射式课堂小结——盘点收获。站在学生的立场,让他们自己谈,或从本节课讲的知识点出发,或从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着眼,或从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入手,或谈收获,或谈启发和感受,或谈看法和见解。启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结果节节课学生思维火花迸溅,收到了“一石几鸟”“一箭多雕”的良好效果。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本质,把握时机适度引导,选准目标,找准切入点,优化设计,坚信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能心甘情愿地学习,就能带着兴趣去学习,就能促成欢乐、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2012]GHBZ19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优化设计语文教学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