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

2014-04-01李荣芹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兴趣素养探究

李荣芹

摘要:面对新课标、新形势、新要求,生物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生物的兴趣;掌握科学实验技术,改进生物教学方法,积极参与生物教研活动。

关键词:素养 兴趣 实验 探究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21世纪的中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生物教学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下,生物教师不要做教材知识的搬运者、教参的执行者,而要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下面我就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生物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在以前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口干舌燥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力求讲透讲通,每一个细节都解释清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一解答,长此下去,学生的惰性就养成了,对书本和教师产生了依赖,有问题不再深入思考,缺发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高度尊重学生。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习成绩的评价者。教师和学生是学习型伙伴。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观念,敢于大胆想象和创新,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生物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就要求生物教师积极学习,勇于探索,不断为自己充电,紧跟生物学的前沿发展,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并在课堂上向学生适当传授前沿知识,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生物课堂上,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堂上,巧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对生物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学习生物的内动力。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课堂教学准备中,教师应多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在讲食品安全时,让学生看一些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食品类案件,像有毒大米、有毒奶粉,瘦肉精猪肉等。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三、生物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通过“探究—创新”式教学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研究问题,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探究式教学包括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的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探究—创新”式教学,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

探究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偏离主题或受阻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探究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四、利用生物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是现代生物学定性、定量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实验能力是生物研究者和学习者探究生物奥秘的正确途径。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那些典型的生物实验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从而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在这些实验课程中可以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发展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训练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中,学生就会明白实验的新鲜有趣。实验教学会激发每个人探究事物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钻研积极性、思维前瞻性。

实践证明,利用实验的优势,能叩开学生的心扉,巧用成功的实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生物教学与实际教学紧密联系

近几年来,生物各类考试越来越重视生物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查,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解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重习题的实用性,以及与相关知识的结合。

六、做好课前准备,课后反思

一堂高效率教学要付出十倍的课外之功。首先,生物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其次,生物教师课前要博览群书,及时充电,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厚度,以适应生物新课标的要求。课后,生物教师要及时总结这节课的成功和疏漏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

教学的过程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高度总结。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

综上所述,中学生物教学要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需要我们每个人紧跟生物学现代发展步伐,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成为一个术业有专攻、课堂高成效的学者型教师。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兴趣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