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

2014-04-01潘玲珑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线索阅读能力高中历史

潘玲珑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增强学生自身能力,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应试教育为单一目标的教学方式,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 线索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高中学科的一门基本课程,主要讲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通过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发展特征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形成文明史观、唯物史观,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科学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新课改的新要求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那就是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说得太多的状况,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好一门学科,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历史学习也是这样,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是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现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是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基本的历史现象,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等要素,来总结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特点、规律,进而能够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常说的以史为鉴,鉴往而知来。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从字面意思来看“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那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因此构建知识体系就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总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明确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使学生把独立的知识点由点而组成线,由线成面,从而成为一个整体。

从学生现阶段历史学习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办法不多,甚至困难重重,原因是学生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导致在用的时候很难顺利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上首先要求学生努力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自己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一方面会回到教材,这样会加深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也能在总体上深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条理,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阅读能力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比如现在的高考,所有的高考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题,学生要解决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通过准确阅读,把握问题的要求,但是从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看,阅读恰恰是他们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尤其是涉及到中国古代史文言文部分的材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提升学生解决历史问题上很重要。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转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看明白说的是什么,问的是什么,逐渐提升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是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忽略了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这就导致学生记住了,却不会用。事实上,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几点。

1.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要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从而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2.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太容易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3.教师通过设疑,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对于教学来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有民意测验显示,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在美国四十多任总统中最受尊敬,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学习这段历史,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内容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历史长河中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历史发展规律以及历史事件前后之间的联系,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我们可以把每册历史书的目录充分利用上,在讲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再概述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小的历史分期、每个历史分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等。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各朝代的变革,经济重心的迁移和民族融合。

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能够使学生合理分配精力和学习时间。如何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呢?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之上的。为了能更快更准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点,提高记忆效率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第一,分散记忆。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每天掌握一个知识点,采取循环式复习方法,积少成多。这一方法的关键是要坚持不懈。这样周而复始记得就会比较牢固。第二,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或零散的知识点,可以采取编儿歌、编顺口溜的方法帮助记忆。第三,引导学生化繁为简,记忆纲要。

现代教学包括历史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历史知识,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教授,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线索阅读能力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