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教育融资瓶颈的有益尝试*——评王小兵博士《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

2014-03-31刘俊学

关键词:教育资源融资研究

刘俊学

(湖南工学院 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

如何破解教育融资瓶颈,提高融资绩效,进而推进教育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将同时面临着继续提高普及程度、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和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三大任务,急需更多教育经费投入的支撑,当前,我国教育融资短缺现象依然十分突出。要实现教育投入经费占GDP 总量的7%,保障教育目标的达成,就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多渠道投入。鉴于当前教育资源稀缺,建立国家教育财政为主、市场融资为辅的多元化融资结构,完善教育经费融资多元化,规范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21 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围绕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民办教育发展、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融资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做了整体规划,但如何切实贯彻纲要精神,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还都有赖于教育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推进。王小兵新著《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1]基于教育融资不足、分配不公、效率不高这一现实背景,以各类各级教育机构的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教育融资理念、教育融资特点和方法来展开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教育融资创新的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选取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教育融资创新的对策建议,是教育投融资领域一项难得的研究成果。书中亮点颇多,突出印象者有三:

一是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实践证明: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加教育经费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背后都是一种制度安排,都离不开教育融资体制和管理机制的重新设计。通过深入研究教育融资规律,有利于确立教育融资的战略地位,提高教育体制开放性,夯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教育融资制度的研究意义十分深远。政府适宜根据不同教育产品的特点,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分类进行教育融资指导,使各地教育融资的制度设计更具有地方特色。教育融资管理应在兼顾效率和公平方面寻找改善的策略,在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促进教育资源来源的多样化。要改善整个社会的投入机制,向社会开放教育。与此同时,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及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体制的开放性,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外延式和内涵式同步、有效地增长,实践证明教育体制开放性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这种教育融资体制上的开放性,比政府方方面面覆盖到教育资源要更加重要。此外,通过综合考虑影响教育定价的各种制度因素,建立动态的教育定价模型,促进教育融资的制度安排科学化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从而尽量避免在教育融资问题上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当前,湖南教育强省战略正在向纵深发展,教育部正与湖南省合作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加强教育融资的制度研究,有利于探索建立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探索建立区域教育整体规划、资源共享、区域联动、城乡统筹、均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王小兵《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一书以此为研究课题,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是研究视角新颖。以往的教育融资的研究大体集中在增加教育融资总量、优化教育融资制度、提高教育融资效率等方面,这些研究肯定了教育融资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并且在合理分配教育融资方面提供了一些思路,但缺乏易于操作的实施方法。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这些研究突出了政府教育财政体制的研究,其研究的范畴主要是政府的教育收支,是政府的投资行为,忽视了对教育投资有效性及其多元化融资实现路径的研究。其次,这些研究大都割裂了教育产品属性理论与教育融资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第三,受教育产业化的思维束缚,教育融资的制度研究比较薄弱,不够系统、全面。有鉴于此,《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反梯度推进的教育融资理念、教育券制教育财政补贴方法、风险投资式助学贷款机制以及教育融资渠道的优化组合等一系列的教育融资创新理论与方法,用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使用。

三是研究方法得当。首先,坚持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外教育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中,《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一书重点梳理了教育财政保障、教育融资的多元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投资效率等相关主题的理论文献,实地考察了湘、鄂、粤等省一些教育融资创新的典型案例,从选题、凝练观点、构建概念模型,到模型的检验以及建议对策的提出,都较好地实现了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的有机结合。其次,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教育融资创新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教育融资创新内涵、范式及机制。通过对国内相关学校及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座谈及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并运用SPSS16.0 和LISREL8.7 等统计软件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坚持案例分析方法。鉴于本研究属于应用基础性研究,该书引入教育融资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阐述,以期将实证分析融入理论研究中,通过对教育融资创新实践的验证,使理论对教育融资实践更具现实指导作用。

概言之,《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一书,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教育融资创新的影响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及选题角度和研究方法,对当前如何创新教育融资都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值得学界关注和重视。

[1]王小兵.教育发展融资创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融资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融资
融资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