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新发展*——龙迎伟著作《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简评

2014-03-31谭培文

关键词:马克思利益马克思主义

谭培文

(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些成果中,龙迎伟博士的新著《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新发展。

一 运用了文本与现实辩证统一的方法

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为根据。但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不仅在数量上“擢发难数”,其思想更是“浩如烟海”,任何一本著作都难以穷尽。该书在导论中认同了以下观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人们对其的理解抑或人们的兴趣点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时代的实践彰显出不同的理论特质。该书认为,利益的调整是我国当代的时代主题。因此,研究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无疑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结合现实确定了基本理论旨趣后,该书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本的选择以马克思本人的经典原著为主,二是论述的逻辑以文本的历时性为主线,三是论据基本采用了文本固有的素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但是,实践不是“直观”的活动,而是“对象性”的历史运动。因此,该书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为依据。基于马克思主义文本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原著,该书建构了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基本范式。也正是借助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该书展开了对现实的科学剖析。如,通过马克思的“生产”范畴尤其是“物质生产”范畴,科学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辩证统一不是为了“同一”,而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该书所体现的文本与现实的辩证统一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简单“回归”或“还原”,更不是将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机械地“对应”,而是结合解决现实社会、经济、政治等提出的重大问题,熟悉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该书体现了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问题的一定的文本功底。作者在研读博士期间,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先后参与或主持了多项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和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相关的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并在近4 年内已公开发表近10 篇相关学术论文。

二 凸显了“物质生产”与“以人为本”辩证统一的主题思想

该书的主要内容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共有6章。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是,首先界定利益机制及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一般规定,其次论述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来源及其形成和发展,接着研究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具体内容,最后研究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当代价值。该书的主题思想体现了“物质生产”与“以人为本”的辩证统一。

该书认为,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一般规定是利益主体、利益客体通过利益机制实现的手段,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利益主体的逻辑起点,物质生活条件是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利益客体的初始范畴,生产(首先是物质生产)是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实现手段。该书认为,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又是通过人自身所从事的生产而且首先是物质生产才能实现。然而,在现实的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见物不见人”以及“物压迫人”的现象。因此,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价值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却是马克思一生从未改变的追求。而要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首先必须认识人到底是什么,即人的本质是什么。在建立生产的概念之前,受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要是从“类”的范畴认识人的本质,认为劳动就是人的类本质。因此,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强调通过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马克思建立了自身的生产范畴,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马克思进一步认为,社会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的产物。因此,马克思重点研究了生产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就有了伟大的著作《资本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表现为商品生产。因此,《资本论》就以商品开篇。一言以蔽之,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本身就是辩证统一的。当然,在论述“物质生产”与“以人为本”相互运动的方面,该书还有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空间。

三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显著

该书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发展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最终形成和所涵盖的内容。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主要强调的是物质利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物质利益的生产过程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的重要意义。换言之,前者的着眼点是社会的发展,后者的着眼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在当代价值方面,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呼应了我国当时“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政策,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研究回应了我国当前“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二是为马克思生产范畴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对马克思生产范畴的研究,传统的视角主要是两个: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二是经济学的视角。前者主要强调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着重于探索了社会基本矛盾,旨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后者主要强调的是物质生产内部的运动规律,通过对生产、分配、消费和流通的研究,意图探索出促进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物的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该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理论方面,对于马克思生产范畴的研究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结合人自身的生产研究马克思的生产范畴,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作为研究马克思生产范畴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要结合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实际,研究马克思生产范畴的现实意义。

该书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进入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众所周知,改革基本上都是一种倒逼机制,是每个时代的突出问题逼迫时代做出相应的变革。我国当代的突出问题是利益严重失衡,如何认识和改变人们日益关切的利益矛盾是我国当前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基于此,该书在结束语中特别指出,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中国的不同的利益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一是这种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二是这种矛盾必须通过物质生产来解决;三是这种矛盾本身就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也就是说,正是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才会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和改善物质生产方式,从而使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断得以前进和完善。换言之,当前我国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为我国调整和改善物质生产方式提出了现实的任务。同时,该书还指出,在利益机制的框架里,利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恰恰体现在不同的利益主体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利益所在,而且能够把自身的利益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且通过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实现自身的利益。作者的这些观点无疑值得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深思。

[1]龙迎伟.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马克思利益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