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状况调查及建议

2014-03-2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柳 婷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目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关注.因为它不仅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的整体质量,也影响艺术类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某些特殊性.他们的入学考试特殊、教学安排也特殊,要进行专业、文化两条线的学习.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设置、学生心理和毕业后的去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英语学习方面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低,教学难度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又是每一名艺术类学生必须学习且通过的课程,如何上好大学英语对于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1 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矛盾

出于提高英语教学的目的,本文就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学这一问题在天津工业大学2012级艺术类专业入学半年后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艺术设计专业200份、广告学专业50份、动画专业90份、工业设计专业20份),收回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50份,占上述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比例为47.3%.鉴于他们入学不久,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所以调查问卷结果较真实的反映出他们的学习状况,并且有利于后续有针对性的教学.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几项突出矛盾.

1.1 良好学习愿望与偏弱英语基础的矛盾

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44.44%的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而他们的英语入学成绩通常在40~70分(总分150分)之间,也证实这一点.但是84.44%的学生也毫不迟疑地选择英语对自己十分重要,虽然不要求他们像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必须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一定分数,但60%的学生认为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定分数能够增加自己毕业找工作或考研的优势,11.11%的学生有出国计划并希望学好英语的愿望.在个别交谈过程中,问及自己认为英语水平怎么样,受访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MyEnglishisverypoor”,或者“我英语特别不好,最犯愁的就是英语”之类,但紧接着他们都会满怀期望地问“老师,怎么样才能学好英语”,“老师,学英语有秘诀吗”,“我想在大学好好学英语,以后好找工作”等等.可见,艺术类学生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数都显示他们的英语基础薄弱,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想学好、想提高的学习热情.

1.2 学习英语兴趣高与投入精力少的矛盾

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自身水平,62.22%的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是感兴趣的,这归因于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够.调查中有20%的同学除了上课以外,几乎没有课下自己学习,而另外80%的同学每周课下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仅在1-5小时之间.这一情况主要受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类学生专业学习的特殊性,不论是艺术设计、表演或动画等专业,都需要每天花大量时间精力巩固和提高专业技能,他们的专业课通常是整个上午或下午连续几小时,专业作业也需要花几小时甚至持续几天才能完成,这几乎占去了他们的全部课余时间.二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基础弱,学习效率不高,受到“听不懂、看不懂、读不出、说不出”的挫折,没有成就感,兴趣就逐渐减弱,付出的努力自然也少了.

1.3 过分依赖课堂学习与课堂收效不高的矛盾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少,大部分学生将提高英语水平寄厚望于课堂上,产生希望通过课堂几小时能茅塞顿开、突飞猛进、效果激增等不符合英语教学规律的想法,所以结果差强人意.调查结果显示约65%的学生对目前老师上课的效果表示“一般满意”.其原因很多,比如艺术类学生不需要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基础弱、个性较强、大学授课方式与高中的区别等都是影响的因素.

2 对改进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因势利导关注学生思想动态

艺术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学不好干脆放弃,“破罐子破摔”,畏难情绪等等,在调查中有同学就明确表示“因为基础差,越差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深层原因,帮助他们发掘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或完成作业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并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促进他们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应因学生基础弱效率不高而有所偏见,而应秉持高尚的师德和爱心,不断探索,达到教学相长,互相提高的效果.

2.2 因材施教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1)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是众所明知的问题,很多学生听不懂、说不出的原因也在于基础的读音、语法掌握不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即使认识一些单词,但不能准确读出来,而对读音的不正确掌握又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听力、口语等一系列练习.因此,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增加一些最基本的音标语法的讲解甚至系统训练,解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所在,夯实基础,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最简单的收获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实现听得懂、说得出,敢于说的良性循环.

(2)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与其他本科专业比较起来稍简单一些,其中的内容普遍性较强,但针对艺术类具体专业的具体性较差,且有的语言知识较为老化,如一篇题为“OlympicVolunteer”的文章写的还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因此,在授课内容方面,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而应在教材内容以外,增加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如,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当下的热点问题,最新资讯等等,让学生感觉英语学习能与实际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课堂上学的能很快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来,真正体现英语用来沟通交流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3)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增加一些与艺术类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调查中就有57.78%的同学认为将英语与本专业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授动画专业,可穿插介绍这一领域在国外的发展趋势,代表人物,甚至是一些专业词汇,不必达到专业英语的水平,但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来可以使学生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消化英语知识,以弥补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二来可增强他们专业知识,通过专业的知识增强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也有不错的效果.

2.3 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为中心

艺术类学生有其自身特点,他们大多活泼热情易于接受新事物,有个性,渴望表现自己,专业也赋予他们一定的优势,如绘画、歌唱、舞蹈、表演等等,传统一板一眼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他们身上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学习本身“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主动的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对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采取互动开放式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性的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例如让几个学生一组现场模拟“interview”的场景,用漫画描述自己的一次“part-time-job”,分组自编自演一些小故事等等.这些不仅增添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一些既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又让他们感兴趣的音频、视频资料引入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变成自主自发的学习.比如VOA慢速英语中很多新闻报道材料可供选择,作者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学生反应效果不错.在考核方式上,可以发挥艺术类学生活跃,表现欲望强的特点,不拘泥于以往书面作业或考卷,采用比较新颖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对于广告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设计一个英文的主题广告;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给自己手绘的原画配上英语说明等.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追求将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特殊性,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有效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入英语的世界,实现“授之以渔”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艺术类英语教学的发展.

3 结语

英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学无止境”,对于教师来说“教无定法”,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尤其如此,相信随着学校不断重视,师生不断探索,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够不断进步.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韩荣.构建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路[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168-172.

〔3〕吴永顺.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实效性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8(1):164-166.

〔4〕蔡欣,郑权.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之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111-112.

〔5〕李新国.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尴尬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4):117-118.

〔6〕张梦雅.高校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9-62.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大学求学的遗憾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