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国学生“有”字句中“有”字的偏误分析

2014-03-29黄慧婷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泰语偏误泰国

黄慧婷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530006)

泰国学生“有”字句中“有”字的偏误分析

黄慧婷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530006)

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频率较高,出现的偏误数量也较多.本文通过对就读于马哈沙拉坎大学以及本校的泰国学生的写作语料进行分析,对已发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和分析,类型主要分为“有”的误代、误加和错序.本文还将探求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泰国学生“有”字句的偏误特点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泰国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

现代汉语的“有”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有”字既与一般动词具有共同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动词,自身具有较为复杂的语法特点.我们在分析泰国学生的汉语写作语料时发现,学生使用“有”的频率以及出现偏误的频率较高.目前,针对外国学生习得“有”字句偏误的研究不多,主要是对日本、韩国、中亚等留学生的研究.齐红春,王冬梅等人对比分析了两国语言中,两类句式的相同点与差异,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本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研究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中介语系统中“有”字句的习得情况,分析偏误类型和产生原因,以期能有助于探究泰国学生的学习重难点,并能针对分析出的特点来改善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1 “有”字句的本体研究综述

本文所研究的句子是狭义的“有”字句.是由动词“有”及其所带宾语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语的句子,属于主谓句下动词谓语句的单宾句“有”的特殊性表现在:

1.“有”不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它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和“无”(“无”主要用于书面形式).如:不能说“我不有书”,而应该是“我没有书.”

2.“有”字一般不能够重叠使用.

3.“有”字的后面不能带补语.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2004)指出“有”的意义和用法可分为以下五种:表“领属”、表“存在”、表“发生和出现”、表“包括”以及表“达到”[3].其中,“包括”也包含了“列举”义.除了以上五种情况外,我们认为还有一种意义和用法,即表示“评价”的,例如:“这个人很有前途”.以上所介绍的六种情况是大多数学者赞同的“有”字主要具有的语法意义.

2 泰国学生“有”字句中“有”字的偏误类型分析

本文通过对搜集到的248篇写作语料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在这12万字的语料中,排除学生个人出现的重复偏误、偶然笔误以及由于不明白写作者的用意而无法研究的句子,共检索到了学生使用“有”字句的偏误句108句.经过分析,本文将偏误句归类为以下4种偏误类型:

2.1 遗漏

此处的遗漏偏误指的是句子中缺少句法成分“有”,此类句子共有26句,是偏误总数的26.53%.例如:

(1)第二个是弟弟的卧室,里边一个床铺.

(2)南宁旅游的景点:青秀山风景区、动物园、相思湖.

以上句子都缺少了动词“有”,其中,可以看得出例(1)是存现句,表示在某处所存在有某物的“存在”义.该句子的结构缺少了谓语动词“有”,是“NP1+NP2”,应在主语后加上“有”使结构变为“NP1+有+NP2”.例(2)是列举了南宁的几个旅游景点,表示“包括”,要在主语后、列举词之前,加上“有”.

2.2 误加

“有”字的误加偏误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有”字的时候使用了“有”而产生的偏误.泰国学生造成“有”字句的偏误主要是由于“有”字的误加,据统计,这类偏误共计51句,占偏误总数的52.04%,所占比例最大,可见泰国学生非常容易在不该使用“有”字的情况下添加了“有”字.例如:

(3)他有朋友很少,因为他的性格有点不太好.

(4)我们很有快乐.

(5)后来,妈妈回来了,却满身都是有汗.

例(3)句中“有”字的后面所带的结构是主谓结构的“朋友很少”,这个句子中“有”字后的结构都是主谓短语,现代汉语的“有”字句中并没有这样的结构,也并不是正确的兼语句,而且句子的本身并不是表示“存在”或“领属”义的,因此该句只需将“有”字去掉即可.例(4)中的“快乐”是一个心理动词作谓语,“有”在此处就多余了,去掉“有”字则句子成立.例(5)是“有”和“是”的混用,此句表达的是母亲当前的一种特征,“有”字多余了,使用“是”较为合理.

2.3 误代

“有”字的误代偏误主要是指在学生误将“有”字与其他相近的形式所混淆而产生的偏误.这类偏误的句子有20个,占偏误总数的20.41%.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该使用“有”字句的时候,学生却使用了别的词语替代了“有”字.例如:

(6)比如:冰淇淋是菟丝子、益力多、瓦萨比的味道.

(7)食物是很多不同的种类,很好吃.

通过例句可以看出,泰国学生在应使用“有”字的时候常常用“是”代替了“有”,这是因为对“有”字句和“是”字句的掌握不牢固,发生了混淆.例(6)列举了冰淇淋的味道,“是”主要表示判断义,这里应该将其换成“包括”义的“有”字,比较符合语法.例(7)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具有”义,应将“是”替换为“有”.

另一种情况是“有”字替代了正确的词语,导致句子出现偏误.例如:

(8)大城府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故都.

(9)一定用钱很多,我有钱不够.

例(8)中的“大城府”与“历史悠久的古老故都”是同位词,两者之间的动词应该使用判断动词“是”,“是”前后的事物是相同的.例(9)的“不够”修饰的 是“ 钱”,“ 钱 ”与“ 我 ”之 间 是 所 属 关 系 ,“ 有 ”的误代导致句子的结构出现问题,“钱”变成了宾语,句子出现了语病.因此,二者之间应该使用表示所属关系的助词“的”.

3 泰国学生“有”字句中“有”字偏误的原因分析

3.1 泰国学生母语的负迁移

汉语和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不加以对比,容易被学习者带入汉语规则中,造成语法点的混淆,产生偏误.齐春红,王冬梅(2009)对比汉语常用“有”字句和泰语里的“”字句进行对比后发现:“表‘存在’和‘领有’的‘有’字句和泰语里的‘’字句大致对应;表示‘发生或出现’的‘有’字句和‘动词+有’用法在泰语里没有对应形式 ”.[4]有 ”和“”的语 法 意义、位置等 都 并 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导致泰国学生在使用“有”字句时受母语负迁移的作用产生偏误.

3.2 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和使用

“有”字句有复杂的形式也有简单的形式,表示“具有”的意义,结构是“NP1+有+NP2”的“有”字句较为简单.初级阶段的泰国学生习得这一结构后,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会过度使用“有”去表达,这就会造成“有”的误加.“是”和“有”在一定的情况下能互换,但二者并不相同,学习者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将二者混淆,产生误代偏误.

4 泰国学生“有”字句中“有”字偏误的教学建议

本文根据以上偏误类型及其原因的分析,相应地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4.1 加强汉语和泰语之间的对比研究

加强汉语和泰语之间的对比研究,从语义、语用、词性、结构等方面,将汉语“有”字句与泰语中同样表达此类语法意义的句式进行对比,减少母语的负迁移,这有利于总结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有”字句的重难点,可以减少“有”字句中“有”的偏误的产生,据此来改善汉语“有”字句的教学.

4.2 加强“有”字句的本体研究

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语法建立以后仍需吸收理论语法研究的成果.“有”字 句 范 围的 界 定 、“ 有 ”字 的 词 性 、“ 有 ”字 句 内 部 结构的划分等问题还存在争论,因此在“有”字句的本体研究方面还需不断钻研,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才能促进教学语法的发展.

5 总结

本文分析统计了马哈沙拉坎大学以及本校的泰国学生的248篇作文语料,分析出了“有”字句中“有”字的偏误情况.其中,误加和遗漏的偏误率较大,应该作为“有”字句教学的重点来抓.同时,本文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几个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渡泛化等,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1〕刘晶.现代汉语“有”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齐春红,王冬梅.汉语“有”字句与泰语“”字句的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7(5).

H195

A

1673-260X(2014)06-0274-02

猜你喜欢

泰语偏误泰国
泰国的中秋节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暹罗馆译语》与现代泰语读音差异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浅析提高泰语阅读技能之我见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浅谈《泰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精品课程《泰语听力》系列论文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