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要努力提高“两个魅力”

2014-03-29朱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识教书育人教师职业

朱军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 南京21002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235000)

高校教师要努力提高“两个魅力”

朱军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 南京21002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北235000)

教书育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的殷切希望,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奋斗终生的目标,为此,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本文阐述了“两个魅力”的重要性、包括的内容和实施的图径.

高校;教师;魅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其终身奋斗的目标,要想完成这个任务,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有了这双重魅力,才能德以感人、学以教人、行以导人,即堪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 充分认识提高“两个魅力”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同时,人才的成长规律也反复证明:做事先做人,育人先育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为师之道,做人之本.这些都表明,培养人才要把培养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需要老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己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去影响、感染、带动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的思想品德、精神风貌、学识才能、言谈举止、生活方式等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现在的大学生是有思想的年青一代,主体意识很强,绝没有对教师的盲目崇拜、盲目相信,他们总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探求的目光、研究的目光看待每一个老师的言行,然后作出自已的判断:是尊重还是轻视,是喜欢还是排斥,是相信还是怀疑.所以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自己,严于律己.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就必须坚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品行端正,学生就会在赞赏之余默默效仿.教书育人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然而也正是在平平淡淡之中,言谈举止之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像春雨入泥,润物无声,不知不觉中融入人的生命和灵魂之中.如果说育人应以德育为先,那么,从教必以师德为上,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立业立身之本.

2 提高“两个魅力”的具体作法

2.1 树立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念,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信念是力量的源泉.崇高的信念是大学教师创新知识、关爱学生、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当一名人民教师为荣,以当好一名人民教师为终生奋斗目标,将自己的全部智慧才华奉献给社会.

2.2 强化教书育人责任意识,把育人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也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高校教师必须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把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自己的心灵感动学生的心灵,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这是新时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追求和达到的境界.

2.3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高校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名师出高徒,圣师出贤徒,道德高尚的老师才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的崇高德行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全社会的示范和楷模.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恪守基本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不断加强法律修养,增强法制观念,确立社会主义的法制观;要时刻不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率先垂范,用良好的思想道德影响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为学生做出榜样.

2.4淡泊名利,严谨治学,诚信为人.高校教师要搞好学术研究,必须有淡泊名利的精神,严谨治学和诚信为人的态度.以自身高尚的学术道德来影响和熏陶学子.要努力做到:不浮不飘,不急不躁,不急功近利,不畏攀登之艰,不怕攻坚之苦,以严谨、执著、求实和求新的态度,潜心求索,辛勤耕耘.在学术道路上孜孜追求,坚持用汗水做学问,用心血写文章.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取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同时以崇高的学术品格为育人和匡正社会风气作出贡献.

2.5 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崇高师德的情感基础,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关爱越真挚、越深沉,他的行为便越感人,他的品德便越高尚.只有具备对学生真挚关爱的情感,才能寓情于教,将知识与品德一起融入学生的心田,完成“授业、传道、解惑”三位一体的艰巨任务. 2.6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确保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教学是大学教师最主要的本职工作,确保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大力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现象,强化爱岗敬业与奉献意识,不断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切实做到“静心、潜心”、“教而不厌”.

2.7 坚持公正执教,因材施教.在教育对象上教师要不分贵族和平民,不论学生出身贵贱一视同仁,采取无差别的态度.公正执教的基本要求,是对所有学生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天赋条件和文化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基础、思维方式与能力、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如果能够注意到大学生之间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对发挥大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非常有利.

2.8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集体的一分子,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集体.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大学教师要带头弘扬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要完成好人才培养任务,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广大教师的团结协作.把大家的长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发挥出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应.

2.9 立师德、正师风、强学识.大学教师的魅力不仅表现在人格上,还要体现在学识上.学识魅力是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载体和具体表现,是教师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只有人格魅力而缺少学识魅力,就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且这种人格魅力会因学识魅力的缺失而下降,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兼备的大学教师,两个魅力相辅相成,相互映衬.教师虽然具有认真教学的态度,但学问做得不精,师德就失去了学识的支撑,学生难以对他产生由衷的崇敬感.相反,教师不仅具有认真教学的态度,而且具有博大精深的学识,学术业绩丰硕,他的良好师德就会因其广博精深的学识水平而更显得高大完美,就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从而真正征服学生,使得学生在道德上受到熏陶,在学识上受到启迪.因此,大力提倡立师德、正师风、强学识,目的就是要提高广大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大学教师队伍.

3 提高“两个魅力”的途径

1.强化师德师风修养意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师德师风问题的考验,应当正确对待自己执教活动中面临的道德问题,自觉接受师德师风教育,重视自身修养.

2.重视政治理论和人文科学知识学习,奠定师德修养的理论基础.人的行动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要克服头脑中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就要注意学习政治理论和人文科学知识,以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努力向先进和模范教师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教师要努力向先进和模范教师学习,用榜样对照自己的言行,看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4.学而不厌,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教师职业是—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职业.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就是要求教师在业务上要有不断进取、不断提高的追求精神.大学教师要具备学识魅力,就必须有学而不厌,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学而不厌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因为教师的教与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实践表明,凡是认真教学的教师,总会时常感到“教而有困”,并能做到“困而有学”,在不断“有困”和不断“有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治学水平.“业精于勤”,学而不厌,刻苦钻研精神,既是大学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和科研活动自身的客观要求.只有以学而不厌、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对待教学与科研工作,才能创造出一流的教学和科研业绩,从而不断提高“学识魅力”.

4.锲而不舍,努力探索.大学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学识魅力,不仅要不断地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而且要有探索创新精神,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有所造诣.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因为学术境界决定学术研究的高度.

G451

A

1673-260X(2014)06-0181-02

猜你喜欢

学识教书育人教师职业
为学与做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做一个有理想有学识有诗意的教师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安徽省教育系统 “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
篆刻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