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发展与国家形象构建

2014-03-29潘声东潘孝贵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强国竞技空间

潘声东, 潘孝贵

(1.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 安徽 六安237012;2.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浙江 湖州313000)

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发展与国家形象构建

潘声东1, 潘孝贵2

(1.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 安徽 六安237012;2.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浙江 湖州313000)

本文分析了竞技体育对国家形象构建的独特价值,认为要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大竞技体育的发展力度,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增强竞技体育的传播穿透力.

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形象;体育强国

当代中国正积极参与并融入国际体系,但在国外媒体掌控话语权的国际舆论环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被扭曲和妖魔化,因此需要抓住一切机会,突破“国家形象传播力”瓶颈,努力塑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惊艳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郎平、郭晶晶、姚明、丁俊晖、邓亚萍等体坛明星出现在画面中,显示了竞技体育在塑造国家形象中的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1 我国国家形象现状

形象是人们对所关注对象持有的印象,是由人的主观感知构成的,但所关注对象的真实性并不一定与人们的印象吻合.国家形象,也称国际威望、国际声誉,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一些研究强调了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人们对一个国家的态度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个国家形象和声誉的影响(董小英,2005).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中,单纯依靠硬实力难以奏效,越来越侧重于文化影响等软实力因素,国家形象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威胁论”尘嚣甚上,严重恶化了我国国际交往的外部环境.目前,关于我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很多国外受众来说,中国是一个“物质巨人”和“精神侏儒”的合体.因此,“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经济,而是被扭曲的国家形象”.

2 国家形象塑造途径

关于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论有很多,其中以构建主义理论最受推崇.有人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将国家形象的空间维度分成内空间、外空间和差异空间.内空间是国家形象内部生产的主要场域,即国家的现实状况.外空间是对应于主体空间的“他者空间”,即国外受众对他国的印象,而差异空间就是内空间与外空间之间的形象差异(刘刻,2009).内空间是形象建构的基础场域,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外空间是形象主体无法建构的不可控场域,即他国受众对本国的总体影响;真正对国家形象外向建构和传播具有决定意义的场域是差异空间.因此,提升内空间和减少空间差异是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应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3 竞技体育与国家形象塑造

现代体育已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和文化活动,特别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世界级竞技体育赛事,早已成为展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舞台.体育形象本身就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体育传播可以积极地调动人的参与意识,现场的体育活动或比赛更为受众提供了其他媒介所不能提供的具体、生动、可视性极强的场景,所传递的信息也更具冲击力.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体育在传递文化价值、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庹继光,2008).由于体育本身并不带有官方色彩,可以跨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易被他国受众接受,因而其穿透力更强.调查表明,65.2%的受众认为:通过收看、收听北京奥运会,“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72.4%的受众认为:北京奥运会报道对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效果明显(郑贵兰,2006).美国《侨报》也认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奥运凝聚了民心,锻炼了中国领导层的执政能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体育赛事能够充分体现出国家实体存在的特征,为国家形象塑造提供丰富的基础性素材,其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事件,在时间卷入度、情感卷入度、报道策划性与联动性以及媒体奇观展示方面的特点都十分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王秀丽,贾哲敏,2011).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无论是在提升国家形象的内空间,还是在减少空间差异上,均具有其他国家形象构建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4 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是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

竞技体育塑造国家形象主要是通过参与竞技体育的运动员(队)、教练员、体育管理者、体育媒体、体育志愿者等成员的表现来实现的,其中运动员,特别是明星运动员的形象至关重要.《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郎平、姚明、邓亚萍、丁俊晖均为国际知名的中国运动员.于德山(2009)认为,作为媒介形象的一种典型,30年来我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经历了三个阶段嬗变,从一体化政治意识形态的化身,到运动天才、时尚的引导者,体现着社会文化观念从政治一元化到消费多元化的整合过程.同时,他也认为运动员媒介形象常常会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从而远远超越于自身,而与国家形象、意识形态、民族种族等因素结合在一起.

通过竞技体育构建和展示国家形象,在中外历史上不乏先例.日本、韩国通过发展竞技体育,举办了奥运会,发展了经济,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形象.中国唐代时期李隆基等人赢得与吐蕃人的马球比赛后,吐蕃王便加倍贡品朝拜(胡怡, 2005).姚明自2002年10月以“状元秀”的头衔加盟著名的休斯敦火箭队以来,就成功地以其高大的身躯洗去了中国人在西方世界“东亚病夫”的身份(曹晋,2007).而网球运动员李娜夺得法网冠军,“在法国的罗兰加洛斯球场为中国做了一个更巨大的广告,时长近两小时,在全球进行了现场直播”.南非世界杯的“足球盛宴”对南非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际声誉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王秀丽,贾哲敏,2011).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竞技体育过度的商业化和政治化,会对国家形象塑造产生负面影响,如兴奋剂事件、假球、贿赂、黑哨、虚报年龄等.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曾就足球腐败事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足球不但水平低下,而且假、赌、黑丑闻不断,损害中国足球形象,严重影响中国足球水平提高,损害中国体育形象”.2010年开始的足坛反腐扫黑行动是我国政府整顿竞技体育环境,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如《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所言,中国足球这次轰轰烈烈的反赌扫黑窝案庭审,是树立对法治和公正的基本信仰的一次良机.

5 竞技体育发展与体育强国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我国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引发了关于体育强国的内容、标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关系,以及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大讨论.徐本力教授(2009)认为,“体育强国”的确立直接取决于“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水平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前提条件.如果连竞技体育强国都达不到,那么想成为“体育强国”是根本不可能的.田麦久教授(2008)认为,竞技体育强国的判别主要看世界级体育赛事的成绩,而没有强大的竞技体育实力,就难以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田雨普教授(2009)认为,要实现竞技体育强国梦想,既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又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具体体现在保持奥运会金牌与奖牌名次、提高奥运会金牌质量、提高冬季奥运成绩、繁荣职业体育市场等方面.同时,他反驳了“拐点论”、“战略重点转移”等片面认识.

最新研究表明,尽管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国外受众对中国的固有印象.只有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技体育竞争,在最高层次的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体育大国的风范,才能重塑国外受众对我国的国家形象.另外,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话语权太少,特别是在影响力较大的体育项目上,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不断提升.一些专家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武术、龙舟等,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但要成为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手段,必须“玩得好才能推得广”.提高竞技水平是推广体育活动的前提,乒乓球、斯诺克、国际象棋等舶来品,中国人能有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容国团、丁俊晖、谢军等运动员的高超技艺.从国外来看,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能在国际体坛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其超强的竞技水平.

6结束语

建设体育强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产物,竞技体育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政治任务.当前我国地缘政治环境复杂,迫切需要突破国家形象传播力瓶颈,树立和谐、文明的大国形象,从而减少政治摩擦,实现和平崛起.发展竞技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不仅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而且将有助于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的国家形象.

〔1〕郑贵兰,陈强.和平崛起—中国新形象的对外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界,2006(8):9-14.

〔2〕胡怡,金 雯雯.体育传播 与 国家形象 塑 造[J].湖北 社 会科学,2005(12):139-142.

〔3〕王秀丽,贾哲 敏.全球体 育 赛事与国 家 形象塑造[J].中 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97-101.

〔4〕于 德 山.30年 来 我 国 运 动 员 媒 介 形 象 分 析[J].体 育 与 科学,2009,30(4):73-78.

〔5〕曹晋.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J].新闻大学,2007,94(4):143-152.

〔6〕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93-98.

〔7〕苗治文,李伟,李勇勤,等.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及其提升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874-876.

〔8〕刘光涛.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48-450.

〔9〕田 麦 久.“竞 技 体 育 强 国 ” 论 析[J].北 京 体 育 大 学 学 报 ,2008,31(11):1141-1145.

〔10〕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3-8.

G80-05

A

1673-260X(2014)06-0131-0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27SS14058)

猜你喜欢

强国竞技空间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竞技精神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