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会思潮对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2014-03-28宗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思潮新疆大学生

宗媛

(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99)

浅析社会思潮对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宗媛

(喀什师范学院,新疆 喀什 844099)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倾向.我国在社会转型中,一部分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仰程度在大学生中有所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坚定程度、民族价值观与正确道德观的树立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正视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因势利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巩固和提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社会思潮;思想素质;影响

高校大学生属于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接受信息快,同时勇于表达自我和批判社会现实的社会群体.也容易接受各类思潮,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使得高校文化在开放性和自由性上特点更加突出,因此社会思潮在高校中传播中十分迅速.加之社会思潮能满足青年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浓烈的特点,因此,社会思潮的活跃群体总不乏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但是大学生在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不足,客观上当今90后的大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追求个性和自我实现,各种社会思潮良莠不一的纷纷涌入校园会或多或少会侵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本文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通过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高校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及其特征

社会思潮定义: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1]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经过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持续流行,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的较系统较集中的思想观点的运动.

众多社会思潮中,既有对大学生思想素质产生积极影响的也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的,这其中,对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影响较大的不良思潮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因素,中国在发展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民族分裂问题.一小撮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利用民族隔阂和民族感情,妄图从中国的版图分离出去,公开或暗地里进行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破坏和反动活动在新疆,“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在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以来进行各种思想渗透,培植其分裂势力.中央七号文件指出,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而新疆的大学生是未来新疆建设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未来新疆的建设和稳定. 1.2利己主义思潮.

利己主义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对社会有害无利的社会思潮.个人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在实践上表现了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利己主义倾向和特点.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利己主义也出现滋长的势头.我国80后,90后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大学生在家庭中享受惯了来自父母长辈的关心呵护,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做事喜欢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利己主义思潮的传播会使他们认为自己这样做完全无可厚非,那么对其自身的发展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1.3 消费主义思潮.

消费主义是20世纪处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消费主义在物质上追求奢华,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追求“暴富”、“快富”,在感情上追求“即时型”,在消费上追求的是无度.这种思潮的特点一是贪婪,对物质产品的需求没有限度.二是挥霍性,把挥霍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三是传染性,一个群体传染给另一个群体.四是快速性,追求第一时间的感官刺激.如果大学生受此思潮影响过深,对其自身发展将是十分有害的,与我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相悖.

1.4 殖民文化思潮

所谓殖民文化是指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入侵和文化侵略而产生的崇洋媚外、丧失国格、人格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思潮表现为:盲目崇洋媚外,大刮历史翻案风,注重过国外洋节,对本国传统节日漠不关心.尤其使人不能容忍的是,有人竟颠倒黑白、歪曲历史,竭力为近代殖民者唱赞歌,在殖民主义者面前,呈现出一付奴颜婢膝的丑态.2014年马年春晚请来的韩国明星李敏镐在中国收到部分青年人的热捧,更有粉丝在机场为了见其一面而头破血流.而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更是在大学生中大受欢迎.连中国笑星赵本山为了自己的电视剧受众群体更广泛更吸引年轻人去看因而在其电视剧中都有意请韩国偶像来助阵参演.可见这股韩流对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影响之大.大学生中盛行的所谓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除了一些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外,恐怕也是大学生自身已经接受了这种殖民文化的结果.

2 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

2.1 社会思潮的传播使得大学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上有所动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书记在十八大提出,在前进的道路上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是我国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实践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但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诸多矛盾和问题给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带来了就业和生活上的困难与压力.同时,一些领域的消极腐败现在让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当今一些思潮正好迎合学生这一心理,一些经不起考验的大学生就会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动摇,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西方社会思潮或者非马克思注意思潮是,需要坚定的表明政治立场,以免对大学生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论”和“无用论”的错误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

2.2 社会思潮的传播对大学生民族价值观的形成有所冲击

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文化也是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文化的影响,并未形成自身成熟稳定的民族价值观.全球化思潮风靡世界,在该思潮影响下,“普世文明”文化使得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度在一定成度有所降低.新疆高校的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周边国家在某些方面如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使其容易受到周边国家文化的感染,从而使自身价值观有所改变.因此,在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自主选择和社会规范以及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关系时,总是存在矛盾心理.往往是心中所想和实际行动不一致,这种知行不一,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处理利益取向是更注重自身二淡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2.3 社会思潮的传播使大学生的荣辱道德观发生错位

道德观是人类社会的特殊产物,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均有不同的社会道德映射其中.荣辱观指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动体现.集中反映了人民的精神状态、社会价值导向及社会文明程度.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先,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社会思潮中,消费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广大青年学生中颇受欢迎,部分大学生对这种高消费,实用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和急功近利等西方不文明的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予以认可,并体现在生活学习之中.

3 进一步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3.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让大学生在比较与认同中对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地认同和坚信

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此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冲击使青年学生不被西方的一些社会发展理论所迷惑.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广大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对待问题的正确立场和方法.允许学生对其有所争鸣,然后根据学生的疑惑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解,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疆高校特殊的区情和学生主体多为少数民族,就使得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时,要紧贴高校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用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最新成果解答学生的需要,结合新疆历史和周边国家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各种社会思潮,让学生在比较和认同中,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并且坚信.

3.2 积极引领正确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力,以实现中国梦的凝聚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加强道德建设,以道德支撑来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到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年媒体上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人物”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主流舆论.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用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用近年来反映我国文化发展主流的典型事件和案例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用优秀的作品,感人的道德模范,最美的中国人来影响青年学生,使正确的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 3.3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培育高尚德道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得以代代相传,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加以继承和利用.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的明珠.新疆高校大学生有许多是来自天山南北牧场草原,当跨入高校后,草原文化,传统家庭文化和城市现代文明形成对比,不少学生对此很不适应,在校园的学生生活及周围其他同学的影响下,容易被良莠不齐文化感染、侵蚀.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就要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抵御全球化中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冲击.结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那种深深地热爱之情,积极引导学生发掘民族文化宝库中积极向上的因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张骥,赵学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基本经验研究[J].理论学刊,2009(4).

〔2〕尹奋勤.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6).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陈思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思潮的三维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

G641

A

1673-260X(2014)07-0153-02

猜你喜欢

思潮新疆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新疆多怪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