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对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探析

2014-03-28文/李

传媒 2014年6期
关键词:舆论校园环境

文/李 斌

如今,学校纷纷利用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校园网络已经成为陪伴学生走过人生最重要时光的亲密“朋友”。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交流工具,具有便捷性、及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利用微博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意识,对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内涵及特点

随着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化,校园网络已经进入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思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网络舆论环境。当前我国学界对于网络舆论环境的直接定义还比较少,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网络舆论环境是为人类的生存与交往而存在的一种外部环境,是舆论环境的一种网络表现形态。当前学界的分歧集中在如何界定网络舆论主体、客体表述及网络等方面。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环境就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这种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关于社会以及种种社会现象而形成的不同的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有机系统在网络中的体现。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笔者根据以上的论述认为: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就是在校师生以互联网为载体对校内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而形成的言论氛围以及环境系统。由此可见,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是以网络使用为主体,是在校师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产生的一种客观环境,是学校在当前网络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媒介环境和有效路径。

校园内网络舆论的重要性

为校园文化的完善建言献策。青年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与网络舆论中的其他群体相比具有思维和情感更加活跃的特征,他们可以就国内外大事和校园动态发表自由而热烈的讨论,在网络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出一些有利于校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如对校园软件设施和硬件设备的意见,对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食堂的饮食环境、住宿条件等等提出意见,这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获取知识和搜集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迅速普及,给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平台。一是提供与老师进行直接交流的平台。青年学生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网上同自己的老师直接交流,同时还可以同网络上的名师进行交流,并在网上听讲座、参加论坛讨论。二是提供学生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青年学生们可以就老师讲的内容在网上展开讨论,也可以讨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三是提供获取信息来源的平台。青年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所需的学习信息;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新闻消息,在网上对国际国内时事,对校内甚至班级内部和自身周围出现的问题展开自由而不受约束的讨论,明辨是非。

利用网络来拓展自己的交往空间。网络是当前青年学生拓展自身交往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在校的青年学生在沟通联系方式上首选网络,而飞信、QQ等成为青年学生拓展交往的新途径。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青年学生通过网络的沟通交流形成了人际传播、媒介传播的传播形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展现自己的情感、发泄自己的情绪等,形成了网络舆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以及复杂特性,使得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混乱。而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又正好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人生经历比较缺乏,理论知识欠缺,从而导致对复杂事物的辨别力较差,容易导致其意识形态以及政治信仰受到网络多元文化的影响而无法把持自己,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建设校园网络舆论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事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微博平台在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优势地位

使个体主体性获得张扬。当代青年学生都具有较强个性,具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能够充分而自由地表达并且获得认同,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微博是在校园网络舆论中能够使青年学生充分体现自身主体性的重要平台。当前许多学生以微博的形式,及时更新自己学习、生活状态,使其他同学能够获知自身当前的生活状况以便进行鼓励或安慰;同时,由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以及校园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可以通过微博媒介来表现,在网络环境中青年学生的地位与外界其他人是完全平等的,而且还可以角色互换,互为传播的主体。

微博发布信息的便捷性。相对于传统博客的博文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体系,140字限制的微博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成为微博内容的原创者,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也使得大多数在博客时代的“沉默者”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当今校园网络普及率几乎百分之百,由于网络传播速度的比较优势以及微博转发的便捷性,新闻信息与相关舆论的发布速度不仅快捷迅速,而且传播面之广,速度之快达到了十分惊人的地步。

微博具有更宽的开放性。微博具有更宽泛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及管理的开放性。一是对象的广泛性。微博的粉丝来自四面八方,只要自己觉得别人所发表的博文是自己所喜欢的,你都可以把自己设定为其粉丝,对博文的浏览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内容的多样性。微博上所创作的博文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学生可以在微博上求助其在学习上遇到的难题,老师可以通过微博通知学生新近学校出台的规章制度等等,多样性的话题丰富了微博聊天的内容;三是管理的开放性。网络信息的管理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网络信息的发布和分享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担任“意见领袖”,造成网络媒体上的舆论多元化现象。

微博平台对校园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倡导学校老师和行政人员积极使用微博。尽管当前微博这种新型的网络聊天工具在年轻人之间的使用已趋向普遍化,但在学校中,很多领导、老师及行政人员不懂得使用微博,甚至有的人不知道何为微博。因此,应大力鼓励学校的老师及有关人员加强对微博使用,运用微博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合理的参与网络舆论,并将网络舆论建设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

成立专业的微博评论队伍。运用微博平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需要成立专业化、规模化的博文评论队伍。组成由有关专家、学校教师及骨干学生参与的专业评论队伍。请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对时事热点给与点评,吸引学生跟贴,达到有效的引导网上舆论;委任学生处的工作人员作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领者,及时地发布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校园网络中热烈讨论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中发生的纠纷及不良动机给予及时的排解;有意识的运用学生骨干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正面的观点,发挥正能量,吸引学生自己广泛参与。

加强对校园微博平台的管理。校园网络微博平台日益成为学校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许多学校的微博时效性不够,形式单调,选位不准,导致了微博“粉丝团”的流失。学校的校园网络管理者要加强微博时效性,及时更新,关注时事热点,这样才能抓住“粉丝”,发挥其传播迅速的宣传推介和舆论引导效用。学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青年学生群体的影响都是能够产生巨大效果的。微博作为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一种,对于网络舆论环境的建设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正确对待微博的管理和使用,纠正传统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的理念,严密关注网络动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及时有效地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平台进行干预和管理,积极提升自身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地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舆论校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