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手的掌纹》

2014-03-28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掌纹借书余光中

《左手的掌纹》

作者 | 余光中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 2013-5

编辑推荐

右手诗歌,低吟乡国愁情。左手散文,溯游山河梦影。全国文艺类优秀畅销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赛年度散文家奖。最具权威的余光中散文集,畅销十年珍藏纪念。《壮哉山河》《不流之星》《我是余光中的秘书》《戏孔三题》《失帽记》《另一段城南旧事》《西湾落日圆》《八闽归人》八篇新作首度收入。

内容推荐

本书精挑细选于作者六十年间散文创作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囊括了最早发表的《猛虎与蔷薇》、《石城之行》和《西湾落日圆》《八闽归人》等8篇散文新作。本书共分7辑,小品与长篇兼备。其间既有细腻感性的诗意情丝,也有神游天地的哲理思考;有对故乡、亲人的魂牵梦萦,也有对温馨家庭生活的生动描摹;有对艺术和阅读的切身感悟,也有对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还有追忆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多彩游记。整体、多样的编选勾勒出了这位活跃在当代华语文坛的文学巨擘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

精彩书摘

“腹有诗书气自华。”奈何那些诗书大半不在腹中,而在架上,架下,墙隅,甚至书桌脚下。我的书斋经常在闹书灾,令我的太太、岳母和擦地板的下女顾而绝望。下女每逢擦地板,总把架后或床底的书一股脑儿堆在我床上。我的岳母甚且几度提议,用秦始皇的方法来解决。有一次在台风期间,中和乡大闹水灾,夏菁家里数千份《蓝星》随波逐流。待风息水退,乃发现地板上、厨房里、厕所里、狗屋顶,甚至院中的树上,或正或反,举目皆是《蓝星》。如果厦门街也有这么一次水灾,则在我家,水灾过后,必有更严重的书灾。

你会说,既然怕铅字为祸,为什么不好好整理一下,使各就其位,取之即来呢?不可能,不可能!我的答复是不可能。凡有几本书的人,大概都会了解,理书是多么麻烦,同时也是多么消耗时间的一件事。对于一个书呆子,理书是带一点回忆的哀愁的。喏,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一九五二年四月购于台北”(那时你还没有大学毕业哪!)那本书的封底里面,记着一个女友可爱的通信地址(现在不必记了,她的地址就是我的。可叹!可叹!这是幸福,还是迷惘?)有一本书上写着:“赠余光中,一九五九年于爱荷华城”(作者已经死了,他巍峨的背影已步入文学史。将来,我的女儿们读文学读到他时,有什么感觉呢?)另一本书令我想起一位好朋友,他正在太平洋彼岸的一个小镇上穷泡,好久不写诗了。翻开这本红面烫金古色古香的诗集,不料一张叶脉毕呈枯脆欲断的橡树叶子,翩翩地飘落在地上。这是哪一个秋天的幽灵呢?那么多书,那么多束信,那么多叠的手稿!我来过,我爱过,我失去——该是每块墓碑上都适用的墓志铭。而这,也是每位作家整理旧书时必有的感想。谁能把自己的回忆整理清楚呢?

何况一面理书,一面还要看书。书是看不完的,尤其是自己的藏书。谁要能把自己的藏书读完,一定成为大学者。有的人看书必借,借书必不还。有的人看书必买,买了必不看完。我属于后者。我的不少朋友属于前者。这种分类法当然纯粹是主观的。有一度,发现自己的一些好书,甚至是绝版的好书,被朋友们久借不还,甚至于久催不理,我愤怒得考虑写一篇文章,声讨这批雅贼,不,“雅盗”,因为他们的罪行是公开的。不久我就打消这念头了,因为发现自己也未能尽免“雅盗”的作风。架上正摆着的,就有几本向朋友久借未还的书——有一本论诗的大著是向淡江某同事借的,已经半年多没还了,他也没来催。当然这么短的“侨居”还不到“归化”的程度。有一本《美国文学的传统》下卷,原来是从朱立民先生处借来,后来他料我毫无还意,绝望了,索性声明是送给我,而且附赠了上卷。在十几册因久借而“归化”了的书中,大部分是台大外文系的财产。它们的“侨龄”都已逾十一年。据说系图书馆的管理员仍是当年那位女士,吓得我十年来不敢跨进她的辖区。借钱不还,是不道德的事。书也是钱买的,但在“文艺无国界”的心理下,似乎借书不还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了。

猜你喜欢

掌纹借书余光中
这一年很快就会过去 [外二首]
亚马逊大力推广掌纹支付引发质疑
借书去
不怕找茬
敲窗的鸟
钟繇学书
上海:从书店里借书看
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