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研究

2014-03-26熊顺子张玉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国际化队伍实验室

李 霞,熊顺子,张玉平

(1.上海交通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处,上海 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 200240)

大学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1-2]。纵观世界上一流大学,无一例外地实行开放式办学,因而成为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3-5]。它们不仅是世界著名学者学术交流的中心,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3]。在大学国际化过程中,各国大学教师通过不断交流与合作,在思想、理论、方法等方面相互学习和融合,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发展[6]。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7]。实验技术队伍(包括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既是大学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又是衡量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技术队伍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实验技术前沿,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开展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在实验技术和管理方面具有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技术队伍,对大学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现状

1.1 滞后于学校整体水平

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重理论教学教师轻实验技术教师的问题长期存在,实验技术队伍长期不被重视,地位低、待遇差[8],在培训、进修、评优、评职、晋级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鲜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与学校其他建设相比,高校存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滞后的现象,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更是严重滞后。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人员分布中,有很大比例的教师在教学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另有一部分教师分布在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教师有较多机会参加科研实验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而教学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教师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非常少。在上海交通大学,不少教学实验室和公共服务类实验室近3年内没有派教师参加出国进修、培训,也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另外,高校从世界一流大学引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大多分布在各学科专任教师和科研教师队伍中,而实验技术队伍几乎没有国际化人才的引进。高层次实验技术人才缺乏也是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人才引进,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发展都远远滞后于学校整体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1.2 学生的国际交流对实验教师的国际化冲击

近10年来,国内大学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见图1),对高校实验教学提出国际化要求。截至2012年底,我校共有1 560余名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和100余名港澳台学生。此外,学校每年还接待交换学生来校参加短期学习和培训。2013年暑期在我校开展了中国-丹麦大学生概念设计及创新产品开发实践活动,其中实践部分是在电工电子类教学实验室完成的。国际学生的流入,要求实验教师在实验项目的指导、组织、协调过程中具有国际理解能力,能正确运用外语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

图1 国内高校2003—2012年在校留学生数

除了外国学生的流入,每年也有国内大学生赴海外接受学习培训。大学生频繁的国际流动,给实验教师带来更多挑战,要求实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适应现代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生。当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要求开设英语实验课程,由实验教师担任英语授课和实验指导,学生完成英语实验报告。

1.3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缓慢

近年来,我校专任教师队伍发展迅速,发展水平和质量远远高于实验技术队伍(见图2)。可以看出,在学历水平上,硕士、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人员构成了实验技术队伍的主体,与专任教师中超过70%拥有博士学位的情况有较大差距。

图2 实验技术队伍与专任教师学历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在年龄分布上,专任教师与实验技术队伍45岁以下年轻教师均超过半数,差距尚不大;但是在职称分布上,差距则非常大,67%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而实验技术队伍中只有46%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表1 专任教师与实验技术队伍对比

当前,高校普遍面临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困境,实验技术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人员得不到有效补充,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不足,将难以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高校熟练技术人员的缺乏也严重影响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人才队伍,作为大学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实验技术队伍亟待有效、有力、持续的发展。

2 高水平大学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要求

大学在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求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具备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能力、与大学国际化发展相适应的实验技术队伍。这支队伍在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上具有较高水平[9]。

(1) 学缘结构的国际化。学缘结构的国际化是指拥有较高比例的具有国际化学习背景的实验室人员,这也是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引智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努力改善实验技术队伍的学缘结构,提高国际化水平[9]。

(2) 知识结构的包容性。知识结构的包容性是指实验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学习和思考,汲取并整合先进知识,形成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以适应高水平大学国际化的要求[10]。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全球视角和国际交往能力,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能力[11]。

(3) 技术水平的高端化。实验技术人员具有国际前沿的实验技术,能够取得高水平实验技术成果,具有支撑国际化学科平台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技术水平的高端化,能够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来校工作,吸引慕名而来的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从而实现学科技术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12]。

3 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3.1 设立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推进,许多高校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大学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并将培养国际化人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13]。国内高校应深刻认识到:学习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意味着“全盘吸收”,而应充分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着眼长远,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国际化机制,以国际化的理念进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队伍发展目标。

3.2 引进国外优秀实验技术人才

引进国外优秀实验技术人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能够快速改善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提高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些高层次人才多为学科带头人,他们站在学术制高点,不仅可以带来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方法,还能带来最新的学术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特别是在开发、改进仪器设备功能方面技术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海外优秀人才的加入,将会促进实验室及实验技术队伍良性发展,有力支持科研发展和学科交叉,提高实验教学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除了直接引进优秀实验技术人才外,还可以发挥海外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等高端人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鼓励和吸引高端人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研究内容和方法引入我国高校实验教学,推动前沿实验项目的设计和运用,培训实验教师,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可聘请高端人才为实验室兼职教授,培养学科大梯队成员,带动实验技术高水平发展。特别是通过名师效应,吸引更多的知名学者参与实验室各项活动。学校应当通过岗位设置和其他管理途径,努力形成优秀实验技术人才的接纳机制和有利于其发展的良好环境。

3.3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验技术人才

对本校教师国际化培养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从长远看来,具有累积性的战略影响。学校应当努力为实验技术队伍提供国际化学习和交流机会,制定培养计划,设立专项基金予以资助,从制度上和经费上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国家或学校资助的国外访学和国外培训项目,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派技术水平高、专业基础好的人员去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培训和交流,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各学科承办全球性或亚太地区的重要学术会议,使学校逐步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1) 实验室主任培训:分期分批选派实验室主任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方面的考察交流,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

(2) 骨干培训:选派实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以开阔实验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实验教学水平,了解、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3) 校内培训:定期组织各类专题讲座与交流,推进校院联动。开展实验技术队伍的外语培训,提高外语应用能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推动前沿实验项目的设计和运用;开展实验教学专题讲座,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能力。

3.4 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职业化水平

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对实验技术队伍的职业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切实提高实验技术队伍职业化水平显得紧迫而重要[14]。

(1) 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外语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工具。由于外语应用能力不过关,不少教师在访学期间不能进行深度学术交流,不能开出高质量的国际化实验课程,不能有效应用高水平原版教材授课。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外语应用能力,除了国外培训,更要充分利用本校外语资源加强外语培训,提升国际交往能力,这是提高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水平的前提。

(2) 促进实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交流融合。实验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鼓励更多专任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尤其是双语或英语实验教学,促进专任教师与实验教师的交流融合与互补互助。实验室还应当学习海外名校教学实验室的高效运行管理模式和先进实验教学理念,对不合时宜的实验教学方式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

(3) 形成双向交流机制。在国际化进程中,既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经验,也要输出我国高校的优秀理念和成果,形成双向交流的机制。鼓励开设面向留学生的实验项目,实现深度跨文化交流与管理,有效提升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水平。

(4) 建立实验技术队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立实验技术人员个人成长档案,设置科学、合理的晋升通道,帮助和指导实验技术队伍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帮助他们确定个人在实验室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提供增强职业素质的培训机会,使之明确自己在实验室的发展中该如何取舍、如何努力。将学校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实验技术人员自我实现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学校的发展。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进行调研,了解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和需求,反映整体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正逐步走向世界。认识到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是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支技术能力过硬、执行力和服务意识强、具备国际视野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实验技术队伍,对于大学推进国际化进程并最终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 李永强,罗云.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J].教育教学管理,2009(3):27-29.

[2] 邱延峻.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历史演进及战略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8-22.

[3] 卢江滨,胥东洋.我国大学国际化建设的基本认识和主要举措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1):29-32.

[4] 佟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理工高教研究,2008(5):16-19.

[5] 钱小龙,汪霞.美国高校师资的国际流动:流入与流出[J].外国教育研究,2011(8):76-80.

[6] 于海燕,张海娟.世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过程分析[J].高教探索,2012(3):71-77.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3-11-3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 张玉平,徐洲,徐建新.一流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252-254.

[9] 孙德芬.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机制构建[J].教育评论,2012(3):42-44.

[10] 罗云,李永强,姚辉.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9(2):39-43.

[11]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9):23-28.

[12] 朱敏,薛颖.大学国际化战略中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3,27(1):121-124.

[13] 张成华,卢殿臣.高校师资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6(10):49-51.

[14] 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03-205.

猜你喜欢

国际化队伍实验室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