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影视剧字幕翻译探析①

2014-03-26刘存伟

关键词:译语字幕影视剧

刘存伟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关联理论是一门认知语用学理论,着眼于探讨具有动态特征的话语交际。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为最佳关联,即话语使用者通过有效的努力以获得足够的认知语境。除话语交际的研究应用外,关联理论也为翻译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C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提出的关联认知翻译观,体现了翻译与认知的结合,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1]。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影视剧是全球性的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加强美国影视剧的字幕翻译研究,有助于观众了解美国文化和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拟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美国影视剧的字幕翻译。

一、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的兴起离不开认知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是认知科学融入语用学理论的典型代表。从该理论问世伊始,就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不断有介绍、应用该理论的论文、专著面世。此外,国外的一些语言学研究刊物通过专刊形式对关联理论的应用性成果进行集中报道,语用学界也常举办有关该理论的研讨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并为之开设了“关联网页”,用以讨论与交流认知语用学方面的重大问题。

关联理论的发展是对Grice合作原则的创新性、批判性修正。其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2]:一是对于“合作原则”中的“质”、“量”、“相关”、“方式”准则及次则的性质和来源,Grice没有加以详细阐明,显得模糊不清;二是语境在真实场景话语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合作原则却忽略了语境的重要作用;三是合作原则提出的会话含意理论,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整个理论框架也缺乏论证所需的严密性。

反观关联理论,其将关联定义为“命题P和一个语境假设C1… Cn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语境效果和处理明示刺激所需努力的函数”[3]。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关联理论对语境的重视。而且,关联理论将“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纳入交际双方的语境来源,并认为话语含义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这些论述,也进一步体现了认知语境在关联理论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创新性修正,进一步简化了合作原则的准则及次则,提升了关联理论的概括力和解释力;此外,关联原则将真实场景中的语境纳入到理论中,更适用于日常交际语言。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

(一)关联理论与翻译

传统意义上的翻译,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翻译单指口笔译;广义的翻译除了包括口笔译外,还涵盖摘译、节译、转译、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及对白翻译等。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原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这三者之间存在语言、文化、心理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因而翻译活动也就必然具有了跨文化性、跨语言性。

基于翻译活动的这一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实质,Gutt提出可以将翻译融合进关联理论的研究视角,并认为统制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关联原则。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出发点为原作者的明示交际行为,通过译者的翻译活动,为译语接受者提供最佳关联性,活动的终点为译者所传递的语境效果到达译语接受者[1]。

我们认为,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搭建起基于认知视角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背景知识在翻译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体现了译者在这一交际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在翻译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为更多的学者所认同。孟建钢指出,“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以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4];赵彦春也谈到,可以通过“关联理论”证伪翻译界的不可译性和对等原则,并以此“佐证关联翻译的合理性和解释力”[5]。

(二)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由于翻译活动参与者之间的语言、文化、心理差异,译文要达到“信”、“达”、“雅”,就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全面考虑,仅仅体现原作者或译者单方面文化或心理的翻译,很难产生好的翻译作品。以关联作为基本原则的关联翻译观,将认知科学与翻译研究结合在一起,着力于探寻原文的交际意图和译语接受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的相似程度,开创性地凸显了翻译的认知特性,将翻译研究从传统的“描写-分类法”的翻译行为,提升到一种旨在建立一门翻译学的理论高度[4]。

近年来,“关联理论”已经在翻译研究中展现了其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蒋超男和刘祥清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英汉姓名翻译,总结了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传递时的文化缺省现象以及导致文化缺省的因素[6];何三宁提出“关联理论盘活了传统意义上的忠实和对等等静态概念”,并建构起“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7];张俊强运用“关联理论”,对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揭示了小品中言语幽默的潜在机制[8]。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影视剧字幕翻译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影视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语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影视剧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时代特性、民族精神,以及其特有的广泛传播性、紧密的时代性,有利于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有助于增强观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9]。

通过影视剧欣赏,观众能够简单、便利、高效地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其中,字幕翻译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不同于传统的书面翻译,影视剧字幕翻译具有较强的时空限制性,必须做到“简洁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在正确理解影视剧原语的基础之上,翻译者还需要全面掌握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认知、文化差异,“将那些不能直接推导出的暗含意义转化为明示意义,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10]。

影视剧字幕翻译者需要把关联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尽可能地让观众获得最好的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黑客帝国》是一部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美国科幻影片,影片中对于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超前的科幻思想和文化精神的探索,使得该片成为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影片之一。笔者认为,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因于字幕翻译者。译者将The Matix译为《黑客帝国》,中国观众结合自己的百科信息语境知识,就可以很好地接受到明示刺激,顺利地将语境与影片结合起来,达到最大关联。反之,如果译者把片名The Matix翻译为影片英文名的字面意义,即母体或者矩阵,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所能纳入自己认知范畴的语境知识就会被大大削弱,处理影片内容所需付出的努力必定会成倍增加。而《黑客帝国》这一翻译,则成功地将影片名和内容最佳地关联起来,让没看过或听说过该片的观众,仅通过片名译文带来的语境效果,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它的题材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正确掌握欧美科幻影视文化。

《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是一部由美国广播公司于2004-2012年推出的一部热播电视剧。该剧每一集的剧情结束语基本都是对这一节的总结,并对一些人生哲理加以讨论。对中国观众而言,字幕翻译将直接决定观众是否能够把握剧情思想和人生哲理精华。下面将举例说明,以便探讨关联理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例句1.We want to tell them the beauty face but they refuse to believe it.

译语:我们想告诉他们,花容总有凋谢的一天,但他们拒绝相信。

一般而言,beauty face应该翻译为“美丽的容颜”,但译者此处将其翻译为“花容总有凋谢的一天”,正是秉承了“寻求最佳关联”的理念。本集的主题是衰老和死亡,“美丽的容颜”与该主题背道而驰,无法为观众提供最大化的语境效果,而“花容总有凋谢的一天”,则成功地关联上剧情主题。

例句2.The sad truth is,we don’t know our friends and neighbors nearly as well as we think we do.

译语:可悲之处正在于,我们以为自己熟知的朋友和邻居,其实只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例句2所示的原英文字幕,并没有提到陌生人这个词,然而字幕译者在翻译中非常巧妙地用到了“熟悉的陌生人”这个词。这一增译,也体现了关联理论中语境的重要作用。译语不仅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而且通过增译,将中国人的百科信息知识和语言习惯巧妙地结合进译语,使观众达到了期望中的最佳关联,整个译文也就显得顺畅自然。

再譬如,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是一部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和喜爱的影片。该片除影片本身具备“中国元素”之外,其字幕翻译也体现了中国言语特色,是影视剧字幕翻译运用关联理论的典范之一。

例句 3.Enough talk.Let’s fight.

译语:少废话!拿命来!

在中国,一般武侠小说或电影在塑造英雄人物对决的场面时,一句“拿命来”极能体现英雄侠客的气势。在这一点上,译语充分结合了中国观众的认知体验。试想,如果将其译为“让我们战斗吧”或者“决斗吧”,观众必定无法在脑海中建构起熊猫阿波的侠士形象;这一译法,也不能做到与影片名中的“功夫”二字浑然一体。

关联理论的学科基础是认知理论,其强调认知体验的主观能动性。例句3充分体现了在影视剧字幕翻译中,将译语接受者的认知体验融入到翻译过程,对激活观众的“侠客”心理意象起到了的重要作用。

《怪物史莱克4》也是为中国观众所津津乐道的美国动画大片之一。众所周知,一部电影要拍到第四部,甚至更多,往往会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很难逃脱狗尾续貂的命运。梦工厂出品的《怪物史莱克4》有幸未能成为这类影片,该片的精髓和取胜之道不仅在于优美的童话元素,也在于其无处不在的成人智慧。我们认为,该片大获成功与影片本身透露的好莱坞对动画娱乐的整合能力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同时,字幕翻译者也为影片起到了锦上添花之彩。请看下面两例:

例句 4.Thanks to you,the king and queen signed their kingdom over to me.

译语:拜你所赐,国王和王后才把他们的王国拱手相让与我。

“sign over”这一短语的基本意思是“签字移交”或者“签字放弃”。我们认为,译语将其翻译为“拱手相让”,其一,紧密结合了剧情,即国王和王后走投无路,求助于精灵Rumpelstiltskin,并签署了转交遥远王国给精灵的契约;其二,“拱手相让”更能激活中国观众的意象图式:两手于身前呈作揖状,表示谦卑相让,强调胆怯或不明就里地失去,而这一涵义正符合影片中国王和王后无奈又无助的状况。

例句5.Fiona’s old flame,the keeper of the keep…dragon.

译语:菲奥娜的旧情人,看守她的……火龙。

龙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图腾象征,是封建时代中国帝王、皇权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一般含褒义色彩,如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成语。但在西方,龙却具有妖魔化色彩,一般被描述为“巨型怪兽,能喷火,凶猛异常,破坏力极大”,西方神话故事中也有许多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龙成为勇士扬名的牺牲品,如“圣乔治屠龙”的传说。因此,有人认为汉语“龙”的英译应为“loong”。我们看到,电影字幕翻译者将其翻译为“火龙”,而不是中国英文学习者所熟知的“龙”,就将中西方的认知差异相结合起来,让中国观众对西方的龙文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清晰的认识。

四、结 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需要在各种不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促进文化交流,增进跨文化交际。影视作品本身具有的全球化性、众多性、广泛性、再生性,使得其在传播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剧字幕翻译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关联理论强调将翻译视为一个言语交际过程,是原语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之间的互动。这一理论模式,为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撑平台。

2.语境在翻译中不仅体现为原文语境,更体现为译语接受者的语言文化、言语习惯、思维方式等百科语境知识。关联理论为译者搭建的理论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将译语接受者的百科语境知识融入到翻译过程中,有助于加深译语接受者对影片内容、影片搭载的原语文化的了解。

3.关联理论是一门建立在认知科学基础之上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也就具有了认知基础。认知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阐释世界的主要方式,认知理论下的翻译观,有助于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将自己的认知体验融入到影片赏析当中,对影片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1]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5-78.

[2]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92-107.

[3]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9-126.

[4]孟建钢.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的解释力[J].中国科技翻译,2001(1):9-47.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3-295.

[6]蒋超男,刘祥清.关联理论照应下的英汉姓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8-102.

[7]何三宁.“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5-160.

[8]张俊强.用关联理论解读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1):87-88.

[9]徐建纲.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透视[J].电影评介,2008(7):8-9.

[10]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2):5-9.

猜你喜欢

译语字幕影视剧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