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与X线定位方式的临床对比

2014-03-24董国强

中外医疗 2014年14期
关键词:石术肾镜肾结石

董国强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潍坊 261041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与X线定位方式的临床对比

董国强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肾镜超声引导下碎石术和X线定位两种方案碎石的实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47例肾结石的患者,这147例患者均属于本地户籍,按入院就诊顺序前71例患者采用X线定位来行碎石取石治疗(设置为X线组),后就诊的76例患者是采用在超声下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治疗(设置为肾镜超声组)。结果X线组的平均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高于肾镜超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组的肾结石残留率26.76%,肾镜超声组则为26.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72%,而肾镜组仅仅为3.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肾结石碎石术是肾结石患者的福音,不论是微创经皮肾镜超声还是X线均是临床擅长的治疗方案,但是从长远来看,微创经皮肾镜超声的引导是治疗主流,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微创经皮肾镜超声;X线;肾结石

肾结石发病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有着很大的联系,例如偏爱内脏、海鲜的群体比普通人群更容易产生肾结石[1]。形成肾结石的过程是漫长的,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困扰也是剧烈和持久的,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上还是以碎石等外科治疗为主,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目前临床上碎石的常用手段之一,建立有效的经皮肾通道很大程度决定手术是否能够成功[2],需要借助定位来操作。目前多采用的引导设备主要有X线和B超,该研究以这两种取石方式来进行探讨,分析更具优势和临床实际意义的术式,为更多有碎石需求的肾结石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现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研究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7例肾结石的患者,且均是属于本地户籍,其中男性患者 93例(63.27%),女性患者 54例(36.73%),年龄范围32~64岁,平均年龄是(47.1±3.5)岁。按入院就诊顺序前71例患者采用X线定位来行碎石取石术(设置为X线组),后就诊的76例患者是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的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设置为肾镜超声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表2。

表1 年龄和结石大小对比()

表1 年龄和结石大小对比()

分组 平均年龄(岁) 肾结石大小(cm)X 线组(n=71)肾镜超声组(n=76)t值 P值45.3±3.147.6±3.90.21>0.053.9±1.44.2±1.1<0.35>0.05

表2 肾积水情况对比[n(%)]

1.2 方法

X线(美国L3 PX107)组患者在全麻下腋后线11肋间隙处作为穿刺点,X线的引导下观察和选择进针的具体方向,以及是否会触碰到血管等,进入到肾盂后,放置斑马导丝并以此为基础扩张通道,然后选择气压弹道碎石机对结石部位进行碎石,并将有可能残存的碎石进行清理,尽可能的清除干净。随后应用X线C臂机再次仔细观察是否有残留结石未清偿干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肾造瘘管。肾镜超声组患者在B超仪的引导下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结石的大小和患者肾脏具体部位,根据显示的结果来确定如何穿刺、穿刺的方向部位等,同样是穿刺针进入到肾盂放置导丝,用碎石器碎石并将残存的碎石清除干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通道建立时间、治疗后结石残留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通道建立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的碎石通道建立时间,其中X线组的平均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高于肾镜超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通道建立时间()

表3 两组患者通道建立时间()

分组通道建立时间(min)X 线组(n=71)肾镜超声组(n=76)t P值32.4±15.411.7±12.84.36<0.05

2.2 结石残存率

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残存率,其中X线组的肾结石残留率26.76%稍高于肾镜超声组26.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结石残存率[n(%)]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X线组患者术后14例并发症,发生率19.72%,主要是肾周积液、胸膜腔损伤;肾镜超声组术后3例并发症,发生率3.95%,其中X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72%高于肾镜超声组3.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n(%)]

3 讨论

医学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创术在临床已经得到了很完善的应用,而在肾脏疾病中微创术的应用也是比较常见的[3],尤其是目前肾结石的治疗,一般均是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方案,MPCN技术中,成功碎石的基础在于建立有效稳定的经皮肾造瘘通道,然而它依赖于良好的引导定位方式才能提高通道建立的成功率。肾结石的取石的成败和造瘘通道有着很大的关系[4],如果在造瘘通道不合理,则会对取石造成困难,加大难度或者是难以清除干净,导致结石残留。目前临床在建立通道的方式还是以X线引导为首选方式,但是X线C臂机引导下结石残留率较高,这是因为X线图像无法提供立体图像,单纯的平面图像不能很好的定位结石的深度。此外X线同样不能像超声一样实时提供反馈肾实质厚度、穿刺的角度等情况[5-7],使得穿刺造瘘通道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不但会造成结石残留率的增高,也无形中增加了患上的精神负担和风险。另外X线的引导在对患者肾脏的相关情况进行定位时,具有一定避免穿刺错位、假道形成等情况的发生[8],因此在医院的利用率尤其是县级医院较高。而微创经皮肾镜超声引导下B超的优势在于能够实时显示图像,及时反馈信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也不存在辐射的情况,相对的更加安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为手术者提供及结石具体的位置、肾实质的厚度,并且提供穿刺的角度、力度以及深度的数据,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提高成功率,减少了对肾脏血管、周边组织的损伤情况。而B超的不足之处在于显像不如X线清晰。

该研究结果显示:X线组的平均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高于肾镜超声组,且在术后的并发症也要显著的高于超声组患者 (P<0.05),但是两种方案在结石残留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组例数较少、超声熟练程度不够有关,通过进一步提高和掌握B超技能,两者间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比较。结果提示临床肾镜超声组患者不仅是通道建立时间短,术后引起的并发症情况也更少,说明肾镜超声引导技术超引导经可极大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研究结果和文献报道一致[9]。该研究提示B超的优势的体现的前提是手术者拥有丰富的超声知识,采用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可极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手术的风险,并可选择适合的肾盂肾盏进行穿刺,多通道的建立更加简便,术后通过再次复查B超,能提高手术的清石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手术穿刺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多通道建立简便,设备要求低,是今后经皮肾镜发展的方向,值得推广。

[1]吴剑平,刘军,贾瑞鹏,等.微创经皮肾镜超声与X线定位方式的临床对比[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46-48.

[2]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等.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0):908-910.

[3]刘邯英,陈士勇,吕健,等.X线联合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89例[J].河北医学,2011,17(9):1226-1227.

[4]陈瑶,黄伟,陈萍,等.侧卧位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64例报告[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1):86-88.

[5]郭剑明,徐志兵,王翔,等.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2,1(1):76-78.

[6]曾晓春,崔维奇,王茜,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139-141.

[7]钟磊,郭剑明,徐志兵,等.X线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89-91.

[8]林立国,刘思平,杜秀华,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无积水鹿角形结石[J].中国医药,2011,6(4):450-452.

[9]李羽佳.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3):381-382.

R445

A

1674-0742(2014)05(b)-0164-02

董国强(1963.1-),男,山东寿光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放射影像技术,邮箱:CXX_yx_yy@163.com。

2014-01-30)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肾结石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