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房间隔家属导管

解放军86医院 安徽省 马鞍山 243100

一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邢燕徐平华

解放军86医院 安徽省 马鞍山 243100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女,3岁0月7天,与3年前因"感冒"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超声提示"动脉导管未闭"未予治疗。平时患儿活动耐力差,易感冒,无活动后口唇紫绀现象。为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5月26日来院。体温:36.1℃,脉搏:102次/分,血压:107/59mmhg,心前区无隆起,可触及震颤,心界左下大,心率10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心脏X线提示:双肺血流增多,心胸比率0.59;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0.6cm,小型房间隔缺损(中央型);ECG提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2、房间隔缺损。经医生诊断后建议行封堵术。与5月27日11:00入导管室在全麻下行主动脉造影、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4:00术毕,局部加压包扎后盐袋压迫,安返病房。复查胸片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心胸比值为0.65;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各瓣膜活动正常。于5月31日痊愈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妥善的心理评估和护理是术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护士应在术前全面评估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支持程度。婴幼儿年龄小,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家属是其生活的依靠者和看护者,对患儿家属做好指导并进行良好的沟通,说明介入治疗的方法、术式、术后治疗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消除其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告知患儿家属预防感冒,强调术后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安慰体贴患儿,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配合医生成功实施手术。

2.1.2 术前常规护理:术前协助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型鉴定、凝血酶原时间、X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同时评估各项检查结果以充分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评估并记录患儿的情况,如体温、心率、心音、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足背动脉搏动、四肢循环情况等。重点查看心、肺功能。术前一日常规备皮,清洗皮肤。并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感染、破损等,观察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遵医嘱行头孢呋辛钠皮试。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术前半小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术中备用沐舒坦、盐酸甲氧氯普胺、阿托品及营养心肌药等。

2.1.3 急救物品准备:各种急救药物、止血物品、血压计、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心电监护仪等。

2.2 术后护理

2.2.1 绝对卧床休息,患儿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保持手术穿刺处盐袋压迫6小时,盐袋撤除后可行轴式翻身,以身体一侧为轴心,向左或向右翻身,但同时保持术肢大腿根部不能弯曲,膝关节下可自由活动,背部可垫软枕,以缓解疲劳。翻身后家属可用手掌根轻揉患儿背部、肩部、臀部等经常受压部位,但切记拍或叩击患儿前胸及后背处。患儿不合作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安定等。患儿大、小便在床上进行。卧床24小时后可拆除纱布,并尽早下床活动。

2.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给患儿持续吸氧至意识清醒,氧流量1-2L/min;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儿面色、足背动脉搏动、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的变化。观察心电图有无异常变化,24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及时发现有无封堵器脱落或残余分流,听诊心脏有无杂音。患儿全麻清醒后且一般情况良好,可嘱患儿家属让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保护肾功能。术后次日晨留尿送检,常规检查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有无异常。

2.2.3 饮食护理 患儿全麻清醒后2小时可先给与少量温开水,如无呛咳、呕吐等症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后逐步开始少量流质饮食,继而向普通饮食过渡。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2.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2.2.4.1 穿刺点出血及血肿 观察患儿腹股沟穿刺处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局部有无出血及血肿,术后常规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盐袋压迫6h以防止出血,如发现局部渗血明显或有血肿形成,则应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及时处理。

2.2.4.2 动静脉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患儿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肢体皮肤温度、颜色等,另外须密切注意穿刺侧肢体有无水肿及静脉曲张,患儿有无主诉穿刺侧肢体酸、胀、痛的感觉。若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指端皮肤变冷、发白或変紫,或有肢体肿胀、酸痛等感觉均提示可能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术肢在制动期间指导患儿家属给予轻抚按摩,指导健侧肢体活动,床上翻身缓解术后卧床不适等。

2.2.4.3 封堵器脱落或栓塞 是封堵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1],由于封堵器型号选择不当或放置位置不合适所致,封堵器脱落易进入肺循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应密切注意听诊心脏杂音变化,及早汇报医生并及时处理。

2.2.4.4 出院指导 术后按时用药,阿斯匹林肠溶片,50mg,1/日,口服共6个月。适当活动,3-6个月内要限制剧烈活动,如快速奔跑、跳跃等。6个月内防止胸部重撞及后背叩击。预防感冒,保持患儿情绪愉快,避免剧烈哭闹等。术后1、3、6个月及12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无异常即可正常活动。如出现气促、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3.小结

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开展的新型技术,现在水平也在日益成熟,是一种损伤小、痛苦少、患儿恢复快的介入治疗方法。但任何手术均有风险,小儿又是特殊的人群,我们应采用温和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告知患儿及家属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运用注意力分散法,如讲故事、玩玩具、看电视、听音乐等方法和患儿家长一起缓解患儿术后卧床带来的不适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富有爱心、高度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早汇报病情变化,并解决问题。保持患儿身心健康,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1]钱明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防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8-10

R473.72

B

1009-6019(2014)12-0245-02

猜你喜欢

房间隔家属导管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四种方法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比较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