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透析仪行中药透析合穴位贴敷治疗鼓胀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腹水黄疸结肠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 山东 枣庄 277101

结肠透析仪行中药透析合穴位贴敷治疗鼓胀的临床护理研究

李焱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 山东 枣庄 277101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仪行中药透析合穴位贴敷治疗鼓胀的疗效。方法对200例鼓胀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并结肠透析仪行中药透析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食欲增加,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3%,两组有效率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肠透析仪行中药透析合穴位贴敷是治疗鼓胀的有效方法。

鼓胀;结肠透析;穴位贴敷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均为我院肝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38~78岁,平均48.25±7.35岁;其中有黄疸者54例,双下肢浮肿者46例,上消化道出血者6例;对照组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50.61±7.69岁;黄疸者48例,双下肢浮肿者34例,上消化道出血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②符合《临床诊疗指南-肝病分册》诊断标准[1];③愿意接受结肠透析加穴位贴敷治疗。

1.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及有严重心肝肾疾患、肿瘤、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③孕妇④对药物过敏及严重皮肤病的患者。

2.方法

2.1 两组患者均用熊去氧胆散片和肝苏颗粒等口服,有黄疸和出血者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结肠透析液透析治疗。透析液方剂组成为:茵陈20g 赶黄草 15g 金钱草 20g大黄10g白术 15g 虎杖15g旱莲草15g 赤芍10g 生甘草 10g。透析液为100ml,温度为39-41度,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中药穴位贴敷,取穴:神阙,每日一次。

2.2 穴位贴敷先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贴敷部位,待干,然后将穴位贴敷药物贴于神阙穴上。

3.护理

3.1 一般护理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根据病情适当地安排患者参加体育锻炼,以不易过劳为度。生活上主动照顾患者,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被,保持床单的平整,无碎屑,减少皮肤的摩擦防止皮肤破损、褥疮发生。定期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引起感染。同时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病房每周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两次,防止交叉感染。

3.2 情志护理由于鼓胀患者的病程较长,疾病迁延难愈,因此应热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多方安慰、劝导,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使患者感到温暖,调节其情志,使气机调畅;同时组织疗效好的病员给患者讲述自己就医的亲身体会,使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有充分的了解,消除其紧张、悲观情绪和忧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饮食护理以柔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低盐饮食为主。忌烟酒、避免生冷、辛辣、油腻、粗糙的食物,因粗糙的食物容易使食管损伤,引起出血。中药应温服,片剂药物要研成细末服用,以免划伤食管引起出血,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限制饮水量,饮水量相当于患者前一天的小便量加500 ml左右,认真做好出入量的记录。

3.4 穴位贴敷的护理观察贴敷部位皮肤情况,如无水泡和溃疡,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如有较小的水泡不需处理,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再用无菌纱布包扎。

4.评价方法

4.1 观察指标:体重和腹水减轻情况,纳食情况,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

4.2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腹水完全消退,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腹腔内未见液性暗区,症状积分减少90%以上,一般情况好;显效:腹水大部分消退,移动性浊音不明显,平脐腹围缩小8.0cm以上,B超示腹水分度轻度,症状积分减少75%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有效:腹水有所消退,平脐腹围缩小3.0cm以上,B超示腹水分度退级,症状积分减少50%以上,一般情况尚可;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恶化,甚至死亡者

5.统计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结果

6.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在腹胀、乏力、纳差、肝区不适、腹水、黄疸消退等临床症状、体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如下分析:

6.1.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研究组选取100名患者,显效39人,有效56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95%。对照组选取100名患者,显效18人,有效45人,无效37人,总有效率63%。与对照组比较,△p<0.01

6.1.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比较n(%)

研究组选取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情况比较:治疗前腹水患者100例,治疗后腹水患者3例;治疗前腹胀者100例,治疗后腹胀者6例;治疗前乏力者98例,治疗后乏力者31例;治疗前纳差者100例,治疗后纳差者11例;治疗前肝区不适者78例,治疗后肝区不适者9例;治疗前黄疸者58例,治疗后黄疸者5例。

对照组选取100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情况比较:治疗前腹水患者100例,治疗后腹水患者25例;治疗前腹胀者100例,治疗后腹胀者29例;治疗前乏力者96例,治疗后乏力者58例;治疗前纳差者100例,治疗后纳差者32例;治疗前肝区不适者81例,治疗后肝区不适者21例;治疗前黄疸者55例,治疗后黄疸者19例。与对照组比较,△p<0.01

6.1.3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比较n(%)

研究组选取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前患者TBIL为68.71±18.01,治疗后患者TBIL为23.62±13.43;治疗前患者ALT为159.31±34.71,治疗后患者 ALT为21.82±13.74;治疗前患者AST 为168.12±35.61,治疗后患者AST为42.73±15.45;治疗前患者GGT为267.91±45.38,治疗后患者GGT为65.12±23.76;治疗前患者A为21.33±2.16,治疗后患者 A为38.81±1.85。

对照组选取100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比较:治疗前患者TBIL为66.56±21.68,治疗后患者TBIL为34.22±15.64;治疗前患者ALT为148.76±34.37,治疗后患者 ALT为38.26±13.67;治疗前患者AST 为164.25±35.32,治疗后患者AST为68.14±15.35;治疗前患者GGT为265.56±43.12,治疗后患者GGT为89.36±30.19;治疗前患者A为22.05±2.57,治疗后患者 A为34±1.78。与对照组比较,△p<0.01

7.讨论

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为临床重证,治疗上较为困难。传统的中药汤剂口服为主。但由于该病病程长,病人往往难以接受长期服用,另外,鼓胀常伴有门脉高压,胃肠道淤血,伴有门脉高压性胃病,口服药物效果欠佳。用结肠透运析仪行全结肠清洗,使积存在肠道壁上的宿便、肠源性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及时清除出人体,并建立起一个清洁、有效的结肠内环境,再充分利用结肠粘膜的生物半透膜特性、天然广阔的透析面积及结肠粘膜对药物强大的吸附功能,灌入中药透析液,从而达到既可有效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又避免了中药口感不好,刺激胃肠道的缺点,效果较好。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膏药或用各种液体调和药末而成的糊状制剂,贴敷于一定穴位或患处,通过药物,腧穴及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无胃及消化道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

神阙穴(脐部):《腧穴学》载:"神阙即神气通行之门户",功能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神阙穴为任脉要穴,与督脉命门相应,任督经气相通,共理人体诸经百脉;神阙穴亦为冲脉循行之地,冲为经脉之海,任督冲内通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系全身之经脉,起着调节气血、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8(6):329~330.

[2]张治华;刘天骥;陈风兰痛经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2000(03).

R248

B

1009-6019(2014)12-0201-02

猜你喜欢

腹水黄疸结肠
鲁晓岚:黄疸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