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优质住院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加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黄常英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较短,出现并发症几率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机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老年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主要指的是某支冠状动脉持续性缺血,其所支配的心肌出现不可逆转而导致坏死的病理过程[1],在临床上表现为胸痛伴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心悸、血压降低及大汗等症状,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患者在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甚至直接导致患者猝死[2]。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肌梗塞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病具有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以及治愈难度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全面检查确诊,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每组各30例,在对照组的3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中,18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为(60.1±5.8)岁,而在观察组的3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中,17例患者为男性,13例患者为女性,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为(59.4±5.5)岁,患病原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3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等,而对于观察组的30例老年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上主要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一般来说,优质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计划;(2)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对于老年心肌梗塞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比较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中疗养,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营造一个干净、舒适、安静、安全的医疗环境,让患者可以安心养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率;(3)心理护理。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摩擦,所以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一定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倾听患者的真实想法,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相信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4)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该主动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应该给患者讲解出院后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37±1.01)d,出现并发症几率为9.8%,卧床时间为(46.3±3.2)h,住院花费为(7213±482)元,护理满意度为97.3%,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62±1.71)d,出现并发症几率为36.2%,卧床时间为(69.8±7.1)h,住院花费为(7988±562)元,护理满意度为81.4%。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心肌梗塞是临床上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由于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低下[3],发病后,往往会出现诸多严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在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而不恰当护理模式则会进一步加大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摩擦,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起到相反的效果。所谓优质护理,主要指的是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制定有针对性护理方案,将护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在护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较低,并且出现并发症几率低,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运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性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机率,改善相对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1]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优质护理的指证:住院病人观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9(12):641-643.

[2]黄夏青.舒适护理在25例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2(11):332-333.

[3]秦艳玲.李红英.王英杰.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式现代优质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3(25):143-144.

[4]徐穆娣.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09,12(7):151-152.

R473.5

B

1009-6019(2014)12-0193-01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优质住院
妈妈住院了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