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胆源胰管非手术治疗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西昌 615000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廖晓强

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西昌 615000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96例患者,回顾分析这96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96位患者中,82例轻症患者,先经过非手术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均痊愈;10例重症患者,病情恶化进展迅速,及时采取手术治疗,8例痊愈,2例病情未能控制导致死亡。其余4例患者病情较轻,服用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非常有效,可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使用。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GAP),是现在及其常见的一种高发病。它往往是由于胆道结石、炎症等引起胰管梗阻,进而损害胰黏膜屏障,导致胰液外溢,造成胰腺组织自我消化,最终形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现如今,越来天越多的人患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而且近几年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笔者对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9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96例患者,其中男性有54例,女性有42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这96例患者均出现了以下几个症状:(1)上腹或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的症状。(2)持续黄疸加重或有一过性黄疸,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等。(3)出现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胰腺肿大、密度不均、胰管扩张、包膜水肿变厚、胰周积液坏死、脓肿形成等。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根据96为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患者细分为轻型86例,重型10例,其中有25例合并胆囊结石。

1.2 方法

首先对96位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血尿淀粉酶含量的检查,腹腔穿刺,腹部平片,胸部透视,B型超声检查,CT检查等各项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对 10位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胆道病变发展情况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86例病情较轻的患者先进行非手术治疗,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饮食和胃肠压进行控制,若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可以进少量流体食物,不能过于油腻。若患者的呕吐、恶心症状较为严重,则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处理;其次,采取支持疗法,通过静脉补充电质,保持足够的循环血容量;采用抗生素治疗,通常选择光谱类抗生素,对肠道细菌的生长进行抑制,防止发生感染。以抑制胰腺分泌。待8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2到3个月内,均行延期手术治疗,其中6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7例行胆囊切除加经胆总管奥迪氏括约肌扩张术,1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其余4例患者的病情较轻且稳定,只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用药后患者的病情好转,恢复情况较好。

2.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96例患者总体恢复情况较好。4例病情较轻,较稳定的患者在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后恢复很好,基本痊愈。其中82例病情较轻的患者,在先经过药物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经手术处理后82例患者均获痊愈;10例病情较重的患者,病情恶化速度较快,立即给予手术方式的治疗,治疗后8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由于病情较重,未得到控制,治疗无效死亡。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各种"富贵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大。根据调查发现,现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越来越多,通过对在各大医院就诊的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历的和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曾有不同程度的胆系疾病,其中胆囊结石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2]。另外,大部分的患者之前都有酗酒史,大量酒精的摄入对对胰腺的刺激是很大的,也会导致胰腺炎的发病率。目前,我国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这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经过多次的研究发现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种:第一种是由于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胆汁通过共同管道逆流入胰管内,从而将感染带入胰管,引发急性胰腺炎;第二种是在胆石排泄过程中,肠内容物反流入胰管,导致胰腺炎;第三种是毒性物质对胰腺组织的损伤,从而引发胰腺炎。这三种发病机制都是比较常见的。

因此,外科手术治疗是治愈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关键。目前,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上是采取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前者认为早期手术可以解除胆道和胰腺的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后者认为手术的并发症较多而且可能会有较大的副作用,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大多数的国内专家主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待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改善后,再行手术治疗。一般在改善后的2-3个月内延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本次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进行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恶化,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延期手术治疗,这样做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减少症较少。但如果出现症状加重,病情恶化,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且不可盲目保守治疗,以免错过抢救的时机。另外,在给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做手术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使病人能经受住手术的打击;第二,尽量简化手术,先行引流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第三,必要时再行分期手术,减少病人的痛苦。

[1]关养时,陈旭辉,李晓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6):105-106.

[2]蒋成佳,王小峰.11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8): 42.

R657.5+1

B

1009-6019(2014)12-0107-01

猜你喜欢

胆源胰管非手术治疗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MRI平扫结合MR胆胰管造影在胆管壶腹区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