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状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因性多维度癌症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状

张龙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通过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为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

肿瘤(Tumor)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主要消化系统癌症的新发病例数和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食管癌(男性278,985倒,10.76/10万;女性133,342例,4.45/10万)、胃癌(男性558,458例,21.46/10万;女性317,883例,10.38/10万)、肝癌(男性398,364例,14.97/10万;女性165,972例,5.51/10万)、胰腺癌(男性115,697例,4.46/10万;女性100,670例,3.24/10万)、大肠癌(男性498,754例,19.11/10万;女性445,963例,14.44/10万)。这几种主要消化道癌症的新发病例数合计为:男性1,850,258例、女性1,163,830例[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等影响,我国每年约新发恶性肿瘤病例200万,死亡约150余万人,其中60%以上为消化系统癌症[2]。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仍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注重疾病本身的治疗,而忽视对CRF的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对CRF不够重视。有研究显示,66%的患者从来没有对他们的医生提起过疲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47%的患者认为医生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43%的患者缺乏治疗疲乏的意识,28%的患者不想麻烦医生,但有40%的患者希望通过非药物治疗和控制疲乏[3]。

癌症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 又称癌症疲劳综合症,是由癌症及其相关治疗(如手术、放化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1998年Schwartz将CRF定义为:一种包括生理、情感、认知、时间性在内的自我知觉体验,一种动态的、多维的自我感知状态[4]。2000年美国癌症网认为CRF是一种对疲乏的主观感觉,具有持续性以及非普遍性的特点,与癌症本身以及影响生理功能的癌症治疗有关。在2007年发表的《癌因性疲乏实践指南》中指出:CRF是一种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乏力感或疲惫感,与活动不成比例,与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并常伴有功能障碍[5]。是恶性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60%-90%[6]。CRF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成为评估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癌症或肿瘤的直接影响、癌症治疗(化疗、放疗、手术、药物治疗) 、癌症或癌症治疗合并症(贫血、甲状腺功能紊乱、感染、营养不良等) 、慢性合并症状(慢性疼痛、睡眠紊乱、低免疫力等) 、心理社会因素(应对方式、焦虑、沮丧等)。

目前,国外常用的量表总体来说可分为单维度量表和多维度量表。单维度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程度一个方面,而多维度量表在评估范围方面则更具优势。常用的单维度量表主要是简短疲乏量表(Brieffatigue inventory,BFI)。该量表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仅含有10个条目,易于完成,且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但由于受所含维度的限制,不能测量疲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因此无法全面的描述疲乏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多维度量表可以测量不同方面的疲乏,如身体、心理、情绪、社会生活等,但由于包含维度及条目较多,故与单维度量表相比,不利于完成。常用的多维度疲乏量表主要有:Piper疲乏评估量表(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eale,PFS-R),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的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EORTC QLQ-C30),疲乏症状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癌症疲乏量表(Cancer.Fatigue Scale,CFS),多维度疲乏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及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简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Short Form,MFSI-SF)[7]。CFS具有具有多维性、简短、易翻译性,且易被正在经历CRF的癌症患者理解和接受,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8、9]。国内在此领域起步较晚,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CRF,多种评估量表也逐渐被引入国内[10]。

国内研究者张淼等在安徽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发现癌因性疲乏表现是多维度的,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它是一种主观的、不愉快的、多维度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患者在出现疲乏症状时常伴有其他疲乏相关症状,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从患者角度了解疲乏症状体验[11]。Wang等对上海市201名肿瘤患者研究显示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前五位是疲乏、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疼痛、食欲下降,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到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12]。谈学灵等对65%~100%的化疗病人、82%~96%的放疗病人及33%~89%的晚期癌症病人都经历了癌因性疲乏[13]。

CRF作为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发病快、病情重、能量消耗大、持续时间长(一般大于等于6个月)、不可预知、不能通过休息和睡眠缓解,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患者对于CRF相关知识的缺乏,临床上对CRF认识还不是很系统,又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因此,研究CRF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Ferlay J.BrayF,PisaniP,et al.GLOBOCAN2000:cancer,in-cidence,n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version 1.0)[J]IARC Cancer Base No.5.Lyon.IARCPress,2001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11;201.

[3]PassikSD, Kirsh KL, Doughy K, etal.Patient-related barriers to fatiguecommunica-tion: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fatigue management barriers questionnaire [J].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2, 24: 481-493.

[4]Schwartz A.The Schwartz cancer fatigue scale:Test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Oncology Nursing Forum,1998,25:711-717.

[5]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cancer related fatigue [EB/OL].http://www.ncclL 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 fatigue.pdf.2007.

[6]Cella D,Davis K,Breitbart Wet a1.Caneer-related fatigue:Prevalence of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 United States sample of cancer survivors.JClinOncol,2001,19:3385-3391.

[7]薛秀娟,许翠萍,杨雪莹等.癌因性疲乏测评工具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川.中华护理杂志,2012,10(09):859-861.

[8]Shun SC,Beck SL,Pett M A,et al.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ree Chinese fatigue instruments in Taiwan[J] .J Pain Symptom Manage,2006,32( 2) : 155 - 167.

[9]Kroz M,Zerm R,Reif M,et al.Validation of the German version of the Cancer Fatigue Scale ( CFS-D) [J] .Euro J Cancer Care,2008,17( 1) : 33 - 41.

[10]谈学灵,刘素珍.癌因性疲乏评估研究进展叨.护理研究,2008,22(2):395-397.

[11]张淼等.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4(4):13-16.

[12]Wang Y,Shen J,Xu Y.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at hom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hanghai, China[J].Support Care Cancer,2010: 4.

[13]谈学灵, 刘素珍.癌因性疲乏评估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395.

R735

B

1009-6019(2014)12-0098-02

猜你喜欢

因性多维度癌症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多维度评改”方法初探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多维度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