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2株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克雷伯埃希菌球菌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检验科 浙江 东阳 322109

252株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谢洪辉孙鸟英虞亦飞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检验科 浙江 东阳 322109

目的:了解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D血培养仪和ATB鉴定系统进行血培养和细菌鉴定,念珠菌采用显色平板分离和鉴定,K-B法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株血培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14株,占45.2%,革兰阴性菌123株,占48.9%,真菌15株,占5.9%。最为常见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7株(30.6%),大肠埃希菌31株(12.3%),肺炎克雷伯菌22株(8.7%)、铜绿假单胞菌18株(7.1%)、鲍曼不动杆菌16株(6.3%)、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5.2%)、肠球菌12株(4.8%),草绿色链球菌9株(3.6%),其他54株(21.4%)。大肠埃希菌 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最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阳性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100%。结论我院血培养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及时监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可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耐药性;病原菌;血培养

血培养结果是诊断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各种介入手段的开展,广谱抗菌药物和类固醇激素的广泛使用,菌血症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病原谱亦发生变迁[1],及时了解菌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对于指导临床合理、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52株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从血培养分离的各种病原菌252株。

1.2 仪器与试剂 病原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生产的ATB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原装配套试剂。药敏纸片采用英国OXOID公司的产品。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13883、白色念珠菌ATCC90028、粪肠球菌ATCC29212。

1.3 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操作,纸片扩散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标准判读结果。念珠菌鉴定采用显色平板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血培养病原菌种类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从血培养分离的各种病原菌2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4株,占45.2%,革兰阴性菌123株,占48.9%,真菌15株,占5.9%。最为常见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7株(30.6%),大肠埃希菌31株(12.3%),肺炎克雷伯菌22株(8.7%)、铜绿假单胞菌18株(7.1%)、鲍曼不动杆菌16株(6.3%)、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5.2%)、肠球菌12株(4.8%),草绿色链球菌9株(3.6%),其他54株(21.4%)。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2.2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2.2.1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是血培养检出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比例依次为38.6%和33.7%,两者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在45%以上,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卡那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尚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全部耐药,对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25%以下,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5%以下。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超过82%,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超过90%,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70%,但对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分别为19.6%和22.8%。

2.2.2 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情况 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是血培养检出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0.2%。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都敏感,而对阿奇霉素、头孢西丁、青霉素G敏感性都很低,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在25.2%-92.5%之间;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在75%。

3.讨论

血培养是确诊血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对于减少医院内感染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类型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均在不断变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从血培养分离的各种病原菌252株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0.6%,其次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次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都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头孢西丁、青霉素G敏感性都很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喹诺酮类的敏感性较低。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比例约为三分之一,两者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在45%以上,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卡那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在平时工作中应努力控制产ESBLs菌株的传播流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全部耐药,对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在30%左右。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在采集血液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如果血培养检出表皮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需结合临床特征和多个血培养瓶的结果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2]。临床上应规范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1]袁星,沈继录,徐元宏.近5年血培养中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211-215.

[2]吕春兰,杭国琴,许云.微生物血培养标本采集规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50-1151.

R446.5

B

1009-6019(2014)12-0059-01

猜你喜欢

克雷伯埃希菌球菌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应用多重PCR鉴定不同来源肠球菌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