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控制措施标本血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血室 吉林 长春 130021

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

郭笑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血室 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1400份,及2012年2月至11月期间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静脉血液标本1600份进行分析,并对比实施控制措施前后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收集的14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45份(3.21%)不合格的血液标本,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16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11份(0.69%)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并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可以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能大大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静脉采血;检验;影响;因素

血液标本分析是医生确诊患者疾病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所以血液标本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而血液检查结果的质量是受血液标本的质量影响的,血液标本在采集过程中,其正确的留取、采集、运送及实验室检查等都是保证血液检查结果质量的关键[1]。若医护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则会引起血液标本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及其制定的治疗方案,并导致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严重的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将探讨并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根据总结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1400份,其中包括采集不合格的45份(3.21%)标本。而45份不合格的血样标本中,出现溶血的有19份,出现凝血的有17份,采血量出现偏差的有6份,发生其他原因的有3份。根据选取的这1400份静脉采血的检验结果及其相关资料报道,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因素,而且对其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从2012年2月份开始,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对我院采血工作进行控制,然后收集我院2012年2月至1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1600份进行分析,并对比实施控制措施前后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

1.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用X2检验计量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两者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取控制措施前收集的14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45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其中发生溶血的有19份(1.36%);发生凝血的有17份(1.21%);采血量不准的有6份(0.43%);发生其他原因的有3份(0.21%);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3.21%。而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16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11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其中发生溶血的有5份(0.31%);发生凝血的有3份(0.19%);采血量不准的有1份(0.06%);发生其他原因的有2份(0.13%);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0.69%。采取措施后的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采取措施前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影响因素分析

①患者的心理因素: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液时,患者出现害怕或紧张的心理会影响血液的PH值,从而影响血液检验结果。②时间因素: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早上空腹时进行,由于进餐后患者血清内会出现乳糜状物体影响血液检查结果。③药物因素:当患者口服药物或静脉滴注药物后,均可以影响其血液检查结果,例如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其血液检查结果会偏高。④运动因素:当患者进行大幅度运动后,会导致其呼吸迅速加快且使其体液量及其分布发生变化,而影响血液检查结果。⑤采血因素:医护人员采血方式不对或采用针型不对都会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或采血人员技术不熟练会造成采血量不足的情况,而导致在试验中血液不够,因反复离而影响检查结果。⑥标本存放:在血液采集后,若送检不及时或检验人员未能及时对其进行检测,都会影响其检测结果;而且室外温度较高也会影响标本的检查结果。

3.2 制定控制措施

①把握采血时间:护士对患者进行采血时应先了解其检验的项目,然后选择采血时间,大部分项目都是在清晨空腹进行,并在采血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放松心情,避免其因紧张或恐惧而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并对晕血或晕针的患者采取卧位采血。②正确处理标本:医护人员在采血后应根据医嘱将血液标本分类,并在采血时掌握好采集量,在正确保存好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③防止标本溶血:为防止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应将血液标本加入抗凝剂并轻轻摇匀,然后在避光、防止高温或在低温下及时送检[2]。④预防标本凝血:为避免血液标本发生凝血的情况,所以在全血及血浆采集后应注入抗凝试管内并轻轻颠倒混匀,然后竖立放在试管架上。⑤避免药物因素的影响:若患者正在输液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血,如果急需患者的标本,则在其未输液侧的肢体上进行采血;若对患者输液后采血时,应在其输液后超过lh后进行采血。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医护人员在采血时一定要按照医生要求患者的检查项目进行采血,严格执行"三查七对"[3],且避免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患者进行血液采集,确保血液标本的准确性。⑦加强培训:应加强对医护人员采血知识及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且规范的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是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确诊及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因此,为了避免其对静脉采血检查结果的影响,我们应在了解其影响因素后,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来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以此来提高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刘兰平,李芳,罗木和,姜朝新.护理人员抽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01):7-9.

[2]王淑杰,孙芳红,赵坤.血标本放置时间对14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齐鲁医学检验.2004(02):70.

[3]兰健萍;黎宇.影响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06):761-763.

R446.11

B

1009-6019(2014)12-0054-02

猜你喜欢

控制措施标本血液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多彩血液大揭秘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神奇血液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