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黄褐斑的治疗谈谈中药的祛斑前景

2014-03-23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祛斑黑素黑素细胞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从黄褐斑的治疗谈谈中药的祛斑前景

吴梅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严重影响容貌美。中药千百年来不断被实践证实、筛选,并以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中药在祛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未来也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黄褐斑;中药;祛斑;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注重自己的形态容貌,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市场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护肤产品中美白产品的销售量明显增高,色素沉着性皮肤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美容的一个重要方面[1]。

对于色素沉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众多,但多数方法如激光治疗、表皮剥脱法等,尽管即时疗效客观,但容易发生反弹,且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部分求美者对此类疗法心存疑虑。我国用中草药治疗和护理各种皮肤疾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者倾向于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安全高效的美白活性物质,因此,中药用于祛斑美白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就部分中药在黄褐斑的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谈谈中药的祛斑前景。

一、黄褐斑的临床表现

黄褐斑损害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有时也可在眼眶周围、前额、上唇及鼻部看到,边缘通常较为明显。患者无主观症状和身体不适。色斑颜色深浅变化与季节、日晒、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二、黄褐斑的发病原因[2]

目前关于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生理情况

女性在妊娠期,内分泌发生变化,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和垂体黑素细胞刺激素分泌增多,可使黑素细胞功能活跃,黑色素形成增多。

2.症状性反应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肝硬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都可以发生黄褐斑。

3.遗传因素

据资料显示,黄褐斑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在男性黄褐斑患者中尤为多见,且色素沉着较女性深。

4.其他 其他导致黄褐斑产生的因素如:

4.1 药物

药物因素中,多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者,多在服药3~15个月后发生。

4.2 化妆品使用不当

化妆品中含有的防腐剂、香料、及部分重金属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刺激皮肤,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斑。有些因使用了铅、汞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妆品或是使用了过期变质的化妆品等,都会导致面部色素沉着斑的发生。

4.3 日光因素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刺激皮下黑色素细胞,使黑色素的合成量增多,从而引起黄褐斑的产生。

4.4 营养因素

如某些维生素、氨基酸的缺乏时,也可诱发本病。

三、黄褐斑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于症状性黄褐斑,应当寻找可疑治病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同时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日光直射。

2.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为各种脱色剂或遮光剂,使已经形成的色素斑消退或预防色素斑的形成。常用药物如熊果苷、氢醌、曲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3.剥脱疗法

使用三氯醋酸溶液局部涂擦可使表皮剥脱,从而去除色斑。此外,磨削手术可将表皮磨去一层,达到去除色素的目的。

4.激光疗法

近年来有报道应用光子嫩肤术及应用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部分患者有效。

5.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产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是其主要病机。因此,在选用药物时多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药物为主,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皮肤代谢,从而达到祛斑的目的,临床上收到较好的疗效。

中医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分为内服及外用两种。内服药物主要通过活血化瘀、疏肝养阴达到祛斑之目的,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柴胡疏肝散等辨证加减。外用药则常选用如桃仁、当归、白芷、白术、白蒺藜、黄芪等药物研磨过筛后,取粉剂加水调适后作面膜外敷,临床试验证实疗效显著。

四、中药在祛斑方面的应用前景分析

黑色素主要是在黑素细胞中形成,其产生机理为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经多巴、多巴醌等中间体逐步转化为黑色素,进而进入到黑素细胞中,再由黑素细胞将黑素转移到表皮基底层细胞中,随着细胞的新陈代谢而被带到角质层中,最后随角质化细胞脱落。但是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紫外线、炎症、内分泌异常等,致使黑色素过量产生并分布不均,就表现为色素沉着斑。

对于色素沉着斑的治疗,可以从其产生机理入手,着重抑制黑素合成方面来考虑。现代医学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角度出发,研究中药在抑制黑素生成过程中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临床用于治疗黄褐斑、雀斑的54味中药中,有13种对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当归具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当归的水溶液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黄芪、黄芩、白芷、蒺藜也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黑素的生成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该过程除与酪氨酸酶有关外,还与自由基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以及黑色素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氧化反应均需自由基的参与,氧自由基可显著增强黑素的生成。因此,清除多余氧自由基是减少色素斑形成的重要环节。某些中药如蒺藜、银杏叶、草珊瑚等也已通过药理学实验被证实具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从而阻止黄褐斑的产生。

五、展望

从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护肤品的要求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尽管目前对于黄褐斑的治疗,方法较多,且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多数疗法对皮肤会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且易于复发,容易使求美者产生疑虑,中草药以其天然温和无刺激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求美者的欢迎,且其疗效可观,相对于化学合成物,对人体的副作用要小得多,其安全性相应更高,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护肤品中,故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继承传统,并研制生产出地道的中药护肤品牌,是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任务。

[1]鲁严,朱文元.黄褐斑的现代诊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4):321-323.

[2]常淑彪,李永伟,许爱娥.中药对黑素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4):247-249.

[3]涂彩霞,史月君,刘新国.54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3):257.

R275

B

1009-6019(2014)12-0030-02

猜你喜欢

祛斑黑素黑素细胞
黑素核在黑素转运与降解中的作用
黑素小体在不同肤色皮肤类型角质形成细胞内的分布:黑素小体簇不是具有降解功能的细胞器
基于GPU加速的引导滤波人脸祛斑美化算法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Fonsecaea monophora黑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合成途径的分析研究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化瘀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自体培养黑素细胞治疗白癜风患者疗效观察
真皮黑素细胞的研究进展
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黑素细胞悬液中加入透明质酸的最佳浓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