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前突采用排粪造影诊断的价值分析

2014-03-23白小华

中外医疗 2014年30期
关键词:排粪肛门直肠

白小华

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西太原 030012

直肠前突采用排粪造影诊断的价值分析

白小华

山西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山西太原 030012

目的 分析研究直肠前突(RC)采用排粪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析研究该院2011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240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资料,常规排粪造影40例,动态排粪造影150例,同时实施常规以及动态排粪造影50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直肠前突的诊断效果。 结果 经常规诊断为直肠前突55例(轻度27例,中度23例,重度5例),所占比例为61.1%(55/90),动态法诊断直肠前突149例(轻度32例,中度36例,重度31例),所占比例为74.5%(149/200),研究表明,动态诊出直肠前突率明显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动态排粪造影,可显著提高直肠前突的显示率,且可明确直肠前突具体的冬天变化情况,诊断效果显著。

直肠前突;排粪造影;诊断

直肠前突为出口阻塞综合征之一,是导致患者便秘的主要原因,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排粪造影为临床检查直肠前突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患者排便时肛门直肠部进行动态以及静态检查,可及时发现静态检查时不易发现的病理变化,为一种有效的诊断直肠前突的方法[1-2]。该研究分析研究该院2011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240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资料,分析直肠前突患者发生的病因、影像资料排粪造影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对1300例排便困难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选取其中240例出口梗阻便秘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经放射科排粪造影确诊。男40例,女200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年龄为(47±1.2)岁,病史为1.2~22年。200例女性患者中有生育史150例。

1.2 临床表现

观察可见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肛门疼痛以及坠痛,排便不尽。便秘史约为2个月~42年,3~11 d排便一次,严重者可采用泻药治疗。

1.3 仪器以及检查方法

采用FLEXAVSION胃肠机、DS-Ⅰ型排粪造影装置。对比剂采用专门生产的硫酸钡(Ⅰ型以及Ⅱ型)干混悬剂。

1.4 方法

先不对肠道进行清洁,进行检查前,患者需口服浓度为50%(W/V)的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300 mL,约1.5 h后训练患者进行提肛、力排动作,取左侧卧位于诊断床上,经肛门插管将硫酸钡悬液灌入到肛门,直至钡剂到达降结肠近端或有便意,并将硫酸钡(Ⅰ型)涂抹于肛门作为肛管测量标志。采用硫酸钡悬液浓度50%~100%(W/V)实施灌肠,灌肠剂量为600~800 mL。让患者背对医务人员端坐在排粪造影桶上,适当调整位置,保证患者双侧的股骨头处于重合状态,分别摄取提肛、静息、力排充盈、力排黏膜侧位相以及力排正位相,且要求应包括肛门、骶尾骨、耻骨联合,若有必要可拍摄正位片。之后分别对耻尾线肛上距(DUAC)、肛直角(ARA)以及前突的深度、长度进行测量,计算除前突面积,并进行诊断。

1.5 统计方法

研究统计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组间对比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比较两种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的情况

研究表明,常规法排粪造影显示率为61.1%,动态法显示率为74.5%,动态法显示率明显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法以及动脉批发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情况对比[n(%)]

2.2 比较同时实施常规法以及动态法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情况

同时实施两种方法诊断直肠前突,动态法显示率(82.0%)明显高于常规法显示率(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同时实施常规法以及动态法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直肠前突,也可称为直肠前壁突出,是直肠前壁呈囊带状向前下壁(指向阴道)突出,为一种女性多发常见疾病。直肠前壁被直肠阴道隔支持下,该隔主要是由骨盆内筋膜所组成,内有耻骨直肠肌的中线交叉纤维组织以及会阴体[3-4]。生育后女性、不良排便习惯、便秘而导致腹压上升会阴松弛者以及老年全身组织松弛者,直肠阴道隔松弛情况比较多发。一旦该隔发生松弛,直肠前壁极易出现向前突出情况,这样会导致排便时直肠内压受力于阴道而非肛门,粪便会大量积存在前突囊腔中,导致患者出现排便时疼痛、便血、排便异常以及排便不尽等情况[5-6]。采用指诊可在距离肛缘1~2 cm处感受到前壁凹向阴道一侧。通过采用排粪造影方法进行诊断,可明确直肠前突的范围以及深度。研究表明,直肠前突是主要导致女性便秘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经产妇女性比较多发。郭建平[3]等文献中报道。女性约占98%,其中经产妇所占比例为96%。

肛肠外科医师认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便秘患者,有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临床采用指诊、钡灌肠以及内镜检查等方法检查明确病因。在直肠空虚时做排粪作用不能发现其中的异常,仅直肠充盈用力排便时才可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常。而采用排粪造影诊断方法则可明确直肠前突情况,并明确是否存在异常,指导临床治疗,且可用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7]。常规所采用的排粪造影存在明确的缺点,普通X线机摄影时因机器的延时、患者力排速度、时间不同,不能准确控制摄片时间,较难准确得出力排相最佳图像;排泄较快者,仅能找到黏膜相;排泄慢者,所摄照片可能是肛门还未完全打开,不能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影像学资料。而采用动态排粪造影,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可通过连续采集图像对患者病情进行动力学观察,清晰反映患者排粪的整个过程,获得最佳的力排图像。动态排粪造影可动态回放排便过程,明确直肠肛门部运动情况,因采集时间短,减少因运动或辐射而造成的伪影,可更清晰显示肛管部功能性病变[8]。该研究表明,常规法显示直肠前突率为61.1%,动态法显示率为74.5%,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诊断显示,常规法显示直肠前突率为62.0%,动态法显示率为82.0%,表明动态法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法,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动态排粪造影可明确具体的排便过程,明确直肠壶前壁形态以及功能变化,可显著提高直肠前突的显示率,也可能清晰反映直肠前突的深度。动态排粪造影中所采用的钡剂以及患者灌钡、服钡程度与常规方法相同,也可拍摄提肛、静坐、力排正位情况,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直肠前突采用排粪造影诊断,可明确病变的深度以及具体的疾病类型,同时评价形态以及功能,临床可根据诊断情况实施对症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之前的临床诊断,更多重视的是形态变化,而忽视功能变化。相比较而言,排粪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限制,值得广泛推广到临床中。

[1]胡石腾,娄辉,陈林凯,等.动态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24(4):412-413.

[2]Tomita,R,Ikeda,T,Fujisaki,S.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transperineal approach of anterior levatorplasty and recto-vaginal septum reinforcement in rectocele patients with soiling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outcome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9(116):1115-1116.

[3]郭建平,张永军,焦旅忠,等.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5,14(2):145-146.

[4]郭颂铭,邵启蕙,童红斌.硬化注射缝合加内扩括约肌侧切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2(2):2-5.

[5]VanderHagen,S.J,V anGemert,W.G,Soeters,P.B.Transvaginal posterior colporrhaphy combined with laparoscopic ventral mesh rectopexy for isolated Grade III rectocele:A prospective study of 27 patients[J].Colorectal disease,2012,14(11):7456-7457.

[6]周亮,洪流东,陈富,等.经阴道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1):69-70.

[7]袁作辉,徐志洁,段丽萍,等.直肠前突患者的直肠肛门测压特点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5):302-306.

[8]赵守和,常永春.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加直肠前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5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4:11(4):254-255.

[9]杜雪峰,王东升,郄呈祥.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与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4):360-363.

R445

A

1674-0742(2014)10(c)-0193-02

2014-07-16)

猜你喜欢

排粪肛门直肠
动态排粪X线造影检查在直肠前突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磁共振与X线排粪造影诊断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对比
排粪造影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肛门瘙痒不能挠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20例便秘患者动态排粪造影的分析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