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课程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2014-03-22周燕霞闫晓勇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工科有效性

周燕霞 闫晓勇

摘要:针对目前的高职教育对象,工科类专业课程概念与专业术语多、内容抽象乏味、知识更新快等特点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采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程度,有效避免教学环节的乏味枯燥。一个完整而有效的情境设计应包括情境设计、内联知识点、教学效果分析、设计人总结、同行评议等几部分内容。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应从初步教学情境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总结、教后反思等几个阶段展开。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记录与积累一定量的优秀个案,以便服务于今后教学,并且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学习。

关键词:工科;情境设计;有效性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情境设计探索”,课题编号:SCG303。

作者简介:周燕霞,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闫晓勇,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

为推进工科类专业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情境的设计方法[1],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本文围绕教学情境引入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研究。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知识点和知识的类型,考虑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根据分析学生的学情,如激发学生的情感,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并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2],从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思考方面的铺设情境;教师本身应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或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1工科类课程教学特点

工科是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的技术经验而建立的学科。电子信息类正是工科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工程技术系是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唯一的工科系。该系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工科专业。专业课程要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服务,因此,工科专业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

工科类课程的总体特点是以理性分析为主。因此,工科课程有以下几种特点:(1)概念与专业术语多;(2)内容抽象乏味;(3)知识更新快。针对目前的高职教育对象,工科类专业课程的这些特点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迹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工科类专业教师,也需重点研究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课程教学内容的抽象程度,有效避免教学环节的乏味枯燥。让课堂教学与工作情境结合,使学生高效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取专业知识。

受教学内容所限,在工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专注于理性的处理知识点,对于教学情境缺乏全面深入的思考,虽然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却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致使课堂教学效率極低,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教学时间。

根据课题组初步的调研结果,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已经开始注重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但也存在一些误区,举例如下:

(1)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多多益善。然而,实际教学实践证明,情境设计如果过多过度,就会使学习者忽略对知识的最本质内涵的理解,从而制约其思维的发展。

(2)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缺乏对学习者的了解,如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的环境、生活经验、心理规律等,达不到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3)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有效地控制某些真实情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缺乏深入的思考,情境设计得不合理,甚至错误,致使学习者错误的理解知识,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5)有些教师所设计的情境无法关联后继的教学过程。

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必定成为工科类专业教师所要探索的热点问题。

2 情境创设的依据

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真正带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总体说来,情境创设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知识点

教师首先必须要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科学地选择最合适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且能凸现学习重难点,体现学科特色。

教学情境可能是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些应用的条件,还可能是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事物或场景。通过这样的情境,来有效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准确理解学科知识内涵。因此,教学情境的最本质属性就是学科性。

(2)备学生

备学生也就是研究学生学情。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种个性化行为[4]。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者的兴趣、专业情况等。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我院的工科类专业中均有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程,而电类专业则在第三学期开设。所以同一个知识点,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情境铺设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再以《CorelDRAW平面设计》课程为例,在我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和印刷、包装等专业均有开设。从实际的教学中观察,印刷、包装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参与程度明显高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情境设计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如果情境设计得太简单,很难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如果情境设计太难,又会降低学习者的积极性。

(3)情境特点

教学情境是为了使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进行深度思维活动而创设的相关场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或图片类来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容易在这样的场景中获得学习的动机和探究欲望。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工科有效性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