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4-03-22陈园林

教育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幼小衔接培养

陈园林

摘要:“当一粒种子被移植到另一片土壤的时候,这粒种子可能会长得更加茂盛,也可能会枯萎。辛勤的园丁会寻求最好的办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而不是遭受挫折。”这是一位国外的学者对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发展过程的形象描述。每粒种子移植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幼小衔接的生动比喻。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发,幼小衔接的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重要性的共识。幼小衔接应建立在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上,然而人们往往把幼小衔接的重点放在以知识、技能传授和训练的“智育”上,忽视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幼儿进入小学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当受到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 幼小衔接;非智力因素;培养

一、幼小衔接的涵义

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是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在教育教养工作的内容上以及在实现这些内容的方法上得互相联系。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对于幼儿园来说,就是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工作。所谓幼儿园的入学准备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入学准备是指对大班幼儿进行适应小学一年级学习和生活有关的、针对性的工作。广义的入学准备是指幼儿园几年的全部教育过程都有为小学做准备的意义和作用。

二、非智力因素的涵义以及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我国的燕国材教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心理学研究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不错的,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因而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人的智力,更需要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

三、幼小衔接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根据非智力因素理论,幼小衔接的特殊性,以及幼小衔接中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幼小衔接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入學意识的培养

入学意识教育是大班下学期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传统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通过入学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对小学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可见,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步入小学后,幼儿需要独立面对的问题更多,幼小衔接中的安全教育就更为重要。但安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有交通、饮食、用电用火安全、保健自助等等。以上安全问题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实施,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三)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消除各种各样的社会适应困难,我们在幼小衔接中,幼儿任务意识应进行重点培养。

首先,强化任务意识。其次,寓教于生活,增强责任感。在幼儿园,生活活动是一日生活中重要的教育活动类型,是促使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途径。在生活活动中,蕴涵着大量的教育契机,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科学地安排幼儿生活,积极挖掘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体、智、德、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

柏拉图说过,儿童的天性是游戏。作为幼儿各类活动赖以进行的最好载体,幼儿园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小衔接过程也不例外,不能为了与小学衔接,而违反了幼儿天性。我们应充分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利用游戏,建立和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五)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家卢格说过:“人类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幼儿进入小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 “大家庭” 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交际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融入集体中, 与小伙伴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起来,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实践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是幼儿进入小学后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是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先决条件,因此,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其作为幼小衔接的核心,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新颖、卢莉娅 《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期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2] 燕国材 《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光明日报》 1983年2月11日

[3] 朱毓琴 《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幼小衔接的着眼点》《学期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4] 李岩、桑琳 《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幼小衔接培养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