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问题、思考和建议

2014-03-21嘉荫县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职数机构编制调配

● 嘉荫县编办

黑龙江省嘉荫县编办单独设立以来,通过抓队伍、建制度、提素质、顾全局、谋服务,在机构编制业务上有了较大的拓展。然而,县级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尚未树立起来。外界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知晓率不高,社会辐射面不宽。一些县级单位和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私自借调人员,混编混岗,盲目要求成立机构、增加编制的问题时有出现,给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基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许多困难。

二是相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县里的一些部门迫于上级部门压力或追求与上级部门设立对应的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干预机构编制工作,影响了机构编制部门独立处理机构编制业务的正常秩序。

三是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控制很难。在机构设置上,盲目追求大而全,有的单位为了争取与上级条块相应的专项资金、项目,要求通过设立或合署办公、挂牌等途径设立相应机构。在领导职数配备上,有的上级部门强调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设置相应领导职数;有的部门为了安排干部,或者作为加强工作的手段,要求增配领导职数。

四是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办公经费有限。嘉荫县属于边境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县财政给各单位核定的办公经费有限。维持单位基本运转都非常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解决上述问题应当采取什么办法与对策呢?根据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要大力加强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宣传。分管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要掌握《条例》和《规定》的内容。嘉荫县每年都将中央及省市编办下发的机构编制政策连同本县上年度的机构编制现状打印成册分送县级四个领导班子、编委会全体成员及纪委监察机关领导,为他们了解机构编制政策、本县的机构编制现状做好服务工作,避免“精简后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现象发生。

二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机构编制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它涉及到组织、人社、财政、纪检等各个职能部门,如职数控制、人员调配、统配人员安置、统发工资等,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机构编制是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段。机构编制是组织、人社部门配备干部、录用调配人员的前提。因此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人员调配、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以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配备干部,核定人员、工资和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等手续。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编制、人员、工资一体化管理的、相互配套制衡的约束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调研,提出解决内退人员问题的政策。 内退政策作为1993年机构改革时的配套措施,在当时对分流富余人员,促进改革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公务员退休年龄,没有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不能退出编制,没有空编不能进人。但是,各地均在延续内退政策,不少单位因为内退人员过多,且内退占编不能引进新人,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建议上级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切合实际的、有效解决内退人员问题的政策。

四是强化监督,严查违纪。要对照《条例》和《规定》的规定,严格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嘉荫县编办已经连续几年会同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吃空饷”专项清理工作,清退违纪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严肃了机构编制纪律,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五是从严控制,合理调配。机构编制管理是为社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的,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调整机构和人员编制。核定各部门的人员编制,既要坚持从严控制的原则,在上级下达的编制总数限额内统筹安排,又要视情况合理调整。

▲ 《胡杨礼赞》 刘兵摄影

猜你喜欢

职数机构编制调配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中国联通管理人员平均退出率为14.3%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张馨予调配
肉食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