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者: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2014-03-21张颖梅

中国德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守望者公正麦田

张颖梅

曾经有人将学校比喻成一块麦田,而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正是这块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茁壮成长的麦苗—学生,守望着辛勤耕耘的农夫—教师,守望着丰收在望的前景—教育成果。

这个比喻真是新颖贴切,可以给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提供全新的思路。那么,作为麦田守望者的校长,该如何处理与教育麦田的耕耘者—教师之间的关系呢?

一、守望教师的精神需求

教育是一项让孩子们学会诗意地栖居的充满人文精神的事业。但是多年来,在学校这片金色麦田里却实施着名为“量化管理”的耕耘方式。量化管理也称泰勒制,是从科学主义管理理论衍生出来的企业管理模式,属于古典主义的管理理念,已经基本为现代企业所抛弃,并不太适合学校管理。量化管理制度以及对应的效益追逐、利益奖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内部管理效率,但是以金钱和效益来调节学校的运作状态,也使教师逐步放弃了作为育人者的高尚精神追求,把学校内部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推向了极端。量化管理缺少人文性的先天不足,扭曲了学校的本质意义,也让教师逐渐忘记了自己职业的本质意义和“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从而斤斤计较利益和所谓“公正”。

【案例】

张老师是文科班的数学老师,对待工作,她尽心尽责,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差、底子薄,考试成绩仍不如别的班级。一个学年量化评估出来后,她情绪失控地在校长室叫嚷:“以后我再也不教文科班的数学了!我才不犯这个傻!我算看清楚了,文科班的数学永远不能教!学生基础这么差,怎么也比不过理科班!”她哽咽着,泪水顺着脸庞滑落,“大家应该有目共睹,我一直很努力,一心想干出个样子证明自己,辛辛苦苦一年,考核得二等,这太不公正了!

【反思】

面对满腹委屈的张老师,校长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古人云:“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讲的是赏罚公平的重要性。职称、荣誉、奖金等等都与考核成绩挂钩,谁能够不在乎呢?校长也发现,无论怎样修订量化管理办法,总有老师叫屈,认为不公正。

公正是个重大的伦理学命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风靡全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对公正的重视程度。但是,按照现代哲学和伦理学观点,真正的公正,也就是实质正义,很难实现。人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程序正义。在修改量化管理办法的时候,校长所能保证的只能是修订过程符合法定程序,比如经过充分的讨论,经过职代会的民主程序,这就是所谓程序正义。但是谁也无法保证所得的结果让所有人满意,在实质上实现公平公正。所以,总有一部分人在叫屈。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校长决定另辟蹊径。

面对满腹委屈的张老师,校长选择了倾听,选择了同情和理解。能让老师释怀心中的“结”才是校长的职责所在啊!通过近两节课交谈,渐渐地,快乐阳光的张老师回来了。离开的时候,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校长,我也知道结果不能改变,可就觉得亏,特委屈,向您诉诉苦,听到您的一番热情鼓励和期待,我觉得自己精神境界提升了,我还会继续教那个班。”

在倾听和交流的过程中,校长为教师剖析了量化管理无可避免的弊端,指出了教师诉求的合理性,也把实质正义难以实现的道理讲给教师听。校长还把重点放在对教师精神层面追求的鼓励和塑造上,帮助教师克制来自利益需要的冲动,保持平和心态。校长把学校的精神、价值和信念等无形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唤醒教师心灵深处的崇高和荣誉感,打通了教师壅塞的心灵渠道,疏浚了高尚精神追求的欢乐源泉。谈话结束的时候,校长已经清晰地听到教师心底的欢歌了。

二、守望教师的情感需求

校长和教师是学校这块麦田里共同的耕耘者,他们共同播种,共同灌溉,共同期待丰收的喜悦,本该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但是,由于官僚习气逐渐侵入校园,有的干部甚至故意玩神秘,疏远教师;也有的校长声色俱厉,拒人于千里之外,让基层教师望而生畏。除了工作关系,校长与教师在情感交流方面的渠道完全被堵塞。教师心田的枯槁程度不断加深,学校这块麦田的干旱也就随之而来了。古人把受到良师的教诲比作“如沐春风”,试想,当教师缺少关爱,每天工作在凛冽严霜中,他又怎能给学生带来煦暖的春风呢?

【案例】

王老师担任了新班的班主任,三个月后,她来到了校长室,看上去她有点不知所措,期期艾艾地说:“校长,我又去医院检查了,结果……其实这个学期我已连续用药两个多月……在去年暑假前,因心律间歇停顿,我曾晕倒在教室内……如果我身体好,学校让我担当班主任的重任,我会毫不犹豫。但是,但是……校长,我知道又给你们添麻烦了,真的很抱歉……”

面对紧张得语无伦次而又一脸愧色的王老师,校长感到一阵心酸:她已经忍受了那么久的病痛折磨,可提出这种完全合理的要求,却需要鼓足勇气才敢来见领导,做校长的实在该惭愧。

校长马上像家人一样地嘘寒问暖,并立刻安排青年教师担任王老师的副班主任,帮她一起管理班级。当天晚上,校长收到了王老师的短信:“校长您好!我实在不愿给校长添麻烦,又生怕受到你的训斥。当听到您温暖的话语时,我真像委屈的孩子找到了妈妈,所以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让您见笑了。谢谢校长!今后我一定尽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

【反思】

事情是过去了,但是校长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教育本来是充满情感因素的精神活动,现在连教师自身的病痛都不敢来向校长诉说,这说明我们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多大的缺失,管理层与教师的感情又干枯到何等程度!校长经过深入思考,认为:科层式等级森严的管理架构像一道屏障,让校长和教师的情感沟通产生了断裂和隔阂,只有实施现代的扁平式管理,才能打破传统官僚制及其组织结构中存在的层级隔离的壁垒界限。为此,他不但坚决改革现有管理架构,推行“无界化”的校园管理模式,还决定每周利用一个下午举办由校长与老师共同参加的茶会。茶会在教工俱乐部举行,茶、点心、座位都随意摆放,没有等级之分,完全是平等交流。茶会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没有固定话题,管理、德育、教学和生活都可以谈,委屈可以向校长倾诉,牢骚可以向校长发。开始老师还有些拘谨,随着茶会次数的增多,校长的平易近人也逐步为教师所认同,最终实现了亲切和谐、畅所欲言的局面。不仅发现和解决了不少问题,也营造出良好的大家庭的氛围。开始的时候有的学校领导还担心教师会让他们难堪,而实际上校长和教师都表现出很好的风度和修养,双方的沟通理解和相互关怀大大增强。

三、守望教师的安全需求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男主角霍尔顿曾有一段著名的自述,他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段话寓意非常深刻,对于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目前中国教育这块麦田,已经非复过去人们公认的象牙塔和伊甸园,也存在很多的激流、险滩和悬崖。社会中的矛盾、戾气、非理性等一些不和谐因素,时时侵扰教师的身心。一些学校中,学生、家长打骂教师的事件屡屡发生,但学校为了息事宁人,每每迁就家长,委屈教师,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士气和平常心,很多教师内心积聚了不平和戾气,这些负能量又转嫁到其他学生身上,使学校这块金色麦田失去荣誉的光彩,增加了黑色的阴影。所以,作为校长,当好守望者,守住悬崖,保护耕耘者的安全,当仁不让而又责无旁贷。

【案例】

某高中三名学生,经常旷课逃学,班主任刘老师在多次谈心教育不见效果的情况下,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将逃学的事通知了家长,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可是,就因为这个电话,学生对老师怀恨在心,纠合一帮社会上的小混混,连续十余天打电话、发短信甚至上门恐吓、谩骂刘老师。这些违法行为,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周四的茶会上校长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刻排除干扰,不怕家丑外扬,联系派出所,对几个小混混进行了治安处罚。因为学生无情无义的行为,刘老师寒了的心又暖了回来,自身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反思】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级,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安全需求是除了空气、食物和水等最原始的生存需求之上的基础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受到威胁,特别是又受到不公正对待,就会觉得这世界极不公平和危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恶”的,会变得紧张不安甚至暴戾恣睢。教师身上一旦充满这种负能量,就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精神伤害。对于这类威胁和伤害教师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校长作为守望者,必须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校长这一刻不是法官,不是教师的审判者,而是律师,是教师的辩护人和保护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才能在学校这块麦田里心情舒畅地耕耘。

校长,请做教师安全的守护人吧!你所守护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孩子的明天!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办公室)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守望者公正麦田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名家谈教育
大桥上的守望者
不关我的事
守望者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不公正
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