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海之歌

2014-03-20田培良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海内蒙古论文

田培良

在充分占有史料和系统叙述史实的基

础上,作者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方方面面进

行了深入和客观的分析,从而填补了一项

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实事求是地考察并叙述了日本对

内蒙古的殖民统治,提出了许多有说服力

的重要见解。

本文史料翔实,论点鲜明,论证充分,

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叙述通畅说明作者

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一

篇创新的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建议作

者在修订时增加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所

施行的殖民主义的文化教育。

答辩人回答问题态度端正,思维敏捷,

较为全面地回答了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

答辩委员会表示满意。

经答辩委员会充分评议和无记名投

票,一致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历史

学博士学位。论文成绩为:A

论文答辩结束后,外地来的几位教授

才听说作者金海竟是一位癌症患者,一年

前又做了第二次手术,论文答辩结束后又

要做第三次手术。他这篇20 多万字的论

文,就是用几次大手术之间的间隙,强忍着

病痛的折磨写出来的。听说这些情况后,他

们非常感动。杨栋梁教授说:“一个身患癌

症的病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

此优秀的博士论文,真是令人佩服!我将把

金海的事迹讲给我的学生听,让他们向金

海学习!”

21. 最值得庆贺的两件事

是的,金海的论文就是瞅住几次大手

术的间隙写出来的。

1999 年3 月做过第一次手术后,有两

年时间一直很好,尽管说话困难、吃饭困

难,右眼时不时地疼痛,但没有发现癌细胞

再有新的发展,这为金海战胜疾病增添了

信心。他的论文的前半部分,就是在这段时

间写出来的。

然而,进入2001 年后,问题又来

了———那个可恶的家伙,在安分了两年之

后,像割掉的韭菜一样又长出来了。没有办

法,只好做第二次手术。还是在北京协和医

院,还是在那间病房,还是那年的那位主治

大夫。

两次手术后的金海,面部变形更严重

了,加上右眼球已经摘掉,面部等于成了残

疾了。这使金海更加痛苦。本来,经过两年

多的反复练习,他的会话能力已经奇迹般

地恢复了,他正准备重登讲台,给他的学生

上课呢!

这件事对金海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

的!有那么几天,他话也不说,饭也不吃,人

就那么呆呆地坐着。

林娜吓坏了,不知该怎么办!

正在这个时候,道尔吉来了。道尔吉捧

着一束鲜花来看他。这位从德国留洋回来

的洋博士每次来都这样。

他给金海带来的,不单单是关怀和慰

问,更多的是友谊,是支撑,金海最需要的

是这个。

两人在一起什么话也说,什么玩笑也

开,叫人弄不清他俩到底是师生、是同事、

是朋友,还是弟兄?

趁金海上厕所的工夫,林娜悄悄对道

尔吉说:“老先生正闹情绪呢,这回是因为

他的眼睛。”

道尔吉笑了笑,没有吭声。等金海从卫

生间出来后,他说:

“别在家窝着了,跟我出去兜兜风吧,

车就在下边!”

“我都这样了,不在自个儿家乖乖儿地

待着,满世界瞎跑什么?”

“我领你去个地方,保证让你满意!”

“去哪?”

“现在不告诉你,去了你就知道了!”

道尔吉故意卖关子,林娜也在旁边撺

掇,金海只好穿上外衣,跟着道尔吉下了

楼。

道尔吉拉着金海来到市内一家很有名

的眼镜店,他要给自己的老朋友量身定做

一副眼镜。

“既要解决近视的问题,又要解决遮挡

的问题,还要达到美容的效果。花钱多少不

怕,关键要合适,要称心。”

道尔吉对眼镜店老板说。眼镜店老板

满承满应,一连声说没问题。

经过精挑细选,最后定做了一副带色

的特型眼镜,金海带上后非常满意。宽宽的

框子,加上镜片的颜色,把右眼挡了个严严

实实,你就是站在他对面,也很难发现他右

眼的残疾。看见金海满意的样子,道尔吉也

很高兴,他为老朋友办了一件称心如意的

事情。

从此,这副眼镜金海再没离身,参加论

文答辩,登台给学生讲课,接受旭日干校长

的“拨穗”,他戴的都是这副眼镜。

金海的研究员职称是2002 年6 月才

评上的。此前,他一直是副研究员。研究员

报了几次,没评上。按他的能力、水平、学术

成果,当个研究员应该绰绰有余吧,为什么

总也评不上呢?

问题还是出在参评的一系列条件上:

头一次他走的是“教授”系列,让打下来了,

说是课时不够;没办法,那就改报“研究”系

列吧,又打下来了,说是论文的数量不够

……

听到这个结果,金海无可奈何地苦笑

了,他对他的导师说:“噢,不说质量,就说

数量。那好吧……”

就是从这儿开始,金海的论文写作可

在充分占有史料和系统叙述史实

的基础上,作者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方

方面面进行了深入和客观的分析,从

而填补了一项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

作者实事求是地考察并叙述了日

本对内蒙古的殖民统治,提出了许多

有说服力的重要见解。

本文史料翔实,论点鲜明,论证充

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叙述通畅,

说明作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

专业知识,是一篇创新的高水平的博

士学位论文。建议作者在修订时增加

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所施行的殖

民主义的文化教育。

答辩人回答问题态度端正,思维

敏捷,较为全面地回答了答辩委员提

出的问题,答辩委员会表示满意。

经答辩委员会充分评议和无记

名投票,一致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建

议授予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成绩

为:A

以说一发而不可收。单是2001 年一年,他

就一口气连发8 篇,可以说篇篇都是高质

量的上乘之作。

让我们看看这8 篇论文的题目吧———

《伪满时期东蒙地区盟旗制度的演变》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 年第1期)

《蒙疆政权与内蒙古西部地区盟旗制

度的变化》(《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 年第1

期)

《阿拉善旗“小三爷”事件》(《内蒙古社

会科学》2001 年第1期)

《扎木茨仁先生及其著作》(《蒙古学信

息》2001 年第1 期)

《关于鄂温克族人口的城市化问题》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1年第1 期)

《关于日本利用喇嘛教侵略内蒙古的

问题》(《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1 年第1

期)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培养蒙

古民族干部的工作》(《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1 年第5期)

《民国时期喇嘛教管理机构及政策》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1年第2 期)

……

2002 年4 月至6 月,经过层层评聘、评

议、评审,大家都认为金海同志确实具备了

研究员的任职资格,符合研究员的任职条

件,同意他晋升为研究员。

在评议过程中,人们对金海的业绩有

过这样一段评价:

教学方面。主讲本专业硕士生学位主

课“内蒙古近现代史”、“近代蒙古史史料

学”及“内蒙古历史地理”等课程,指导5 名

硕士生毕业并获得学位,达到并超过了科

研单位教学人员额定教学工作量。

科研项目。已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一个(《内蒙古革命史》)、正在主持承

担中国社科院专项基金项目一个(《日本在

内蒙古殖民统治研究》),参加承担国家社

科基金项目两个(《蒙古学百科全书》、《内

蒙古通史》)。

已发表合著专著3 部,专题论文十余

篇。其中:《内蒙古革命史》获一个国家级二

等奖、二个自治区级奖,《百年风云内蒙古》

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其他论著还获

得三个自治区级奖。

他主要在民国时期内蒙古史(含日本

侵略史、党史革命史)方面论著成果丰硕,

提供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明显居学界领先

地位和水平。

金海同志已完全达到了研究员的学术

水平。

……

2002 年对金海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

年,在他心目中分量很重的两件事都是在

这一年完成的:先是在6 月份通过了研究

员的评审,紧接着又在7 月份获得了历史

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癌症患者,一名在读博士生,

他一面要同不断生长的癌细胞搏杀,去面

对一次又一次的手术,去接受一次又一次

的放疗,去承受没日没夜的病痛折磨;一面

又要一门又一门地攻读博士生的所有课

程,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那篇长达20 万字的

博士论文,一篇又一篇地撰写本专业的学

术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他究竟遇到了多少

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究竟承受了多少

健康人无法感知的痛苦?我们确实不得而

知。

我曾经借来金海的日记,一页页地翻

阅,一天天地查找,上面除了“撰写”、“修

改”、“打字”、“校对”、“录入”这样一些再

简单不过的字眼外,再找不出一句我想要

的记录。他把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艰辛,都

默默地忍受了,全部忍受了,没有向任何

人述说,就连最能倾吐衷肠的日记,他也

没有流露一句。

我又找来金海的那篇博士论文———

《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这篇20

万字的论文,已经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

2005 年正式出版了。听道尔吉校长讲,答

辩结束后,金海按照答辩委员们的建议,

特意增加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施行

殖民主义文化教育的内容,使这篇论文更

加充实和完善。而后,他又把全书翻译成

蒙文。所有这些,他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连二赶三地完成的。

有些人答辩一通过就把论文扔一边

了,很少再去认真地抠,认真地改,大篇幅

地增加新的内容更不可能。金海却正好相

反。他是个特别严谨的学者,他要对自己

负责,对学术负责,对历史负责,他不会因

自己的任何疏忽而使著作留下哪怕一点

点瑕疵。

这就是金海,他用这篇高质量的优秀

论文,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

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人格。

2002 年7 月2 日上午,内蒙古大学为

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学子们举行了隆重

的毕业典礼。这是金海最向往的一天,也

是金海自1999 年患病以来最开心的一

天。

头天下午,他就把博士帽、博士服领

回去了,像个孩子似的穿上脱下,脱了又

穿;一会儿让妻子看,一会儿让儿子看,比

小时候过大年穿新衣服还心盛。

他还特意给赛航打了个电话。所里那

台最好的相机一直是赛航拿着的,那家伙

对照相特有研究,同样的场景,赛航照出

来就是比别人的受看。他一再叮嘱赛航:

“明天机灵点,一定要多抢几个镜头,一定

要把最关键的那一瞬间抓到!”

赛航不枉重托,把旭日干校长给金海

“拨穗”的镜头稳稳地抓拍下来了,画面、

角度,无可挑剔!那张照片,成了金海最喜

欢的一张,他把它摆到了自己的书房,摆

到了天天可以看到的地方。

(第八、九、十章略)

第十一章牵挂

31. 感觉不对劲了

2011 年的春节,金海还是与往年一

样,回老家和父母、和弟妹们一起过的。

也许,这是自己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了———列车从呼和浩特启动的时候,他的

脑海里又冒出了这个念头。

有这个念头不是一年两年了。那年一

查出病来他就想到了这件事。当时以为也

就是一两年的事了,哪敢想望能活这么多

年,磕磕绊绊地竟过了12 年。

那天文德还说,这么多沟沟坎坎都过来了,老师您没事儿了,只管放放心心地

活吧!文德的愿望是好的,金海自己却不

敢这么乐观。他近来甚至多多少少有些迷

信了。他想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中12 年为

一轮回的说法。从第一次做手术到今年正

好12 年了,闹不好今年就是一个坎儿。过

了这道坎儿,兴许还能对付个三五年;这

道坎儿要是过不去,句号也就画在今年

了。

看起来够呛!

自过完元旦,自己就感觉身上不大对

劲了。先是脑袋疼,不一定哪一阵子,突然

间来一下,是那种剧烈的、钻心的疼,还伴

着短时间的眩晕,像是身体骤然间要倒下

一样。后来是胸部不适,憋,闷,不好出气,

老觉得心烦,莫名其妙地烦躁,动不动就想

发火。再就是身上没劲,老有种力不从心的

感觉,干什么事也打不起精神来,好多本该

他参加的交往应酬也尽数推掉了,就那么

懒懒地坐着,每天唯一的活动就是到楼下

散散步,坐在那个烂沙发上晒太阳。

这可不是金海的为人,几十年了,从

来没像今年这么懒散过。

也许是精神的缘故。

这12 年,自己脑子里这根弦一直绷

得紧紧的,每年、每月、每天的日程排得满

满的,心里老在对自己说,手头的这些事

情干不完,说下甚也不能倒下。这些年,这

根弦一直在绷着。

到2010 年底,心里谋划的事情大多

做完了,画上句号了。

历史学博士,这个向往已久的学位,

他在得病的第三年头上就拿到了。这可是

最高一级的学位呀!作为一名学者,还有

比这更值得珍惜的么?1999 年患病后,在

读博这个事情上曾一度产生过动摇,担心

不等读完就离开这个世界,是道尔吉导师

一声“断喝”,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在后来

的日子里,“爬雪山”也好,“过草地”也好,

他顽强地挺过来了,最终以7 个A 的高分

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是

他与病魔搏斗拿下的第一个高地,打赢的

第一场战役。

像春蚕一样把肚里的蚕丝吐出来,能

吐多少吐多少,能吐多久吐多久,以此来

回报人民、回报社会,这是他向郝维民老

师作过的承诺。如今,这个承诺也兑现了:

他先后出版了《日本与内蒙古》、《日本占

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两部个人专著,

出版了《内蒙古革命史》、《蒙古民族通史》

第五卷、《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巴彦

胡舒嘎查调查》、《内蒙古历史地理》、《蒙

古史纲要》等12 部合著,还完成了《鄂温

克族资料汇编》、《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

案译编》等3 部史料汇编。《内蒙古通史》

第六卷也已编纂就绪,就差正式出版了。

与此同时,还用蒙、汉、日文发表了学术论

文近40 篇。如今,除了《通史》,其他作品

都已经带着墨香到了读者手上。

像灯塔一样耐得住寂寞,像蜡烛一样

自觉自愿地奉献,通过燃烧自己,来照亮

别人,这是他那年从重庆去武汉在轮船上

作下的承诺,如今这个承诺也兑现了:到

去年年底,他先后招了17 名硕士生,10 名

博士生,除过4 名在读,还有2 名正准备

毕业论文,其余的都毕业了,大部分走上

了工作岗位。

人啊,紧紧张张的时候,身上各个器

官都围着手上做的事情各司其职,虽然忙

一些,累一些,没什么毛病。一消闲下来,

精神就松弛了,注意力也分散了,各种潜

在的毛病可就显现出来了。最近身体上的

这个症状、那个症状,大概就是这样出来

的。过去只听说“人闲出故事”,看来人闲

也容易出毛病。过完年,还得让自己忙起

来,还得回到前几年的状态当中去。

坐在金海对面的是一对年轻夫妻,带

着个1 岁左右的孩子,那孩子已经开始说

话了,朝着金海一个劲叫“爷爷”。金海也

高兴地和孩子应答着。

从眼前的这个孩子,他想起了自己的

孙子。

是的,金海已经有孙子了,已经当上

爷爷了!这是今年这个年下最让他高兴的

一件事!

2010 年,趁着身上精神,他把家里的

两件大事都办了。一件是儿子的婚事,一

件是家族的聚会,这两件事萦系在他心头

有好几年了。特别是儿子的婚事。他还真

担心万一哪天跌倒了,走了,儿子还是单

身一个,这让他到了那边也放心不下呀!

现在好了,儿子不光娶过了媳妇,一赶过

年,儿媳还给他生下个8 斤重的大胖孙

子!孙子出生那天,林娜和亲家母在医院

那边忙,他一个人在家就给小孙子起名

字,一口气竟给起了9 个。用哪个,让他们

去挑吧……

如今,金海的两个老人都搬到东胜

了,和金峰住到了一起。妹妹一家也在东

胜。有他两个照顾金海放心了好多。

两个老人都上年纪了,父亲今年86,

母亲也77 了,看上去精神还好。人到了

这个年纪,能吃、能睡、能行走,比什么都

强。

两个老人已经从电话上知道了淖淖

生儿子的事,又看了金海用手机拍回来的

照片,高兴得额头上的皱纹都绷展了;一

个当了太爷爷,一个当了太奶奶,不住气

地念叨让金海等天暖和了抱回来让他俩

亲眼看看。隔代亲,隔了两代更亲!

如今的鄂尔多斯,在城市建设上真正

是“日新月异”,几个月没回来,好多地方

就盖得认不出来了。鄂尔多斯人更是“财

大气粗”,光是年下放的烟花爆竹,就跟不

花钱似的,一家赛过一家;三十晚上,好像

美国人炮轰巴格达呢,电闪雷鸣的,一晚

上不消停。

金海陪着父母看了会儿春节晚会,见

俩老人困了,想睡,他也就没有再看。进来

不少短信,有同事的、同学的、学生的,还有

两条是看病时认下的病友发来的。有的他

给回了,有的也没给回。他不喜欢拿别人的

短信转来转去,要发就发自己的,哪怕就一

个字呢,抄来抄去,实在没多大意思!

初一上午,金峰他们要去成陵、去乌

审召拜年,往年身体好的时候,金海也跟

他们一起去,今年实在打不起精神来,他

自己也没敢张罗。半前晌的时候,妹妹一

家过来了,家里又热闹起来。

趁他们做饭的工夫,金海打了几个电

话,给道尔吉校长,给郝维民老师,给赛

航、苏德,也给内蒙古医院的几位大夫。他

的学生们也都接二连三地打电话过来,向

他拜年,为他祝福……輥輲訛☆(待续)

45

猜你喜欢

金海内蒙古论文
郑金海:金声玉振传四海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故纸情怀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金海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