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机制”实现区域党建联动新格局

2014-03-20唐剑锋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辖区机制党员

唐剑锋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健康街道

松山社区围绕城镇区域化党建新要

求,通过“三个机制”,即“区域联动”

机制构建联合党委责任平台,“资源

共建”机制激活社区党建工作发展动

力,“惠民服务”机制强化社区联合党

委服务社会职能,构建了区域联动的

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域联动,构建责任平台。一是

组织联建。打破行政级别和行业隶属

限制,由街道党委委员担任社区联合

党委书记,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

任联合党委委员,成立5 个特色居民

党小组和2个“两新”组织党小组。联

合党委通过每月一次的联席会议讨论

和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

等重大问题,领导和组织辖区单位党

组织、党员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二是机

制联创。健全群众困难联手解决机制、

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和社区“结对共

建”机制。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

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广泛开展谈

心谈话活动,丰富共建活动内容和组

织活动载体。三是体系联搭。建立“社

区联合党委———社区党支部———特

色党小组”三级垂直管理体系,社区党

建协调会、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员

大会等长效运行体系。联合党委权利

整合下放,理顺了区域化大党建的运

行机制,有效整合了辖区内党建资源,

实现了党的组织核心化、资源利用最

大化、社区服务优质化。

资源共建,激活发展动力。一是

培育共建意识。“社区联合党委”引导

党员群众牢固树立“驻在社区、关心

社区、建设社区”意识,积极开展“五

齐”活动(公益事业齐参与,社区卫生

齐治理,社区治安齐维护,弱势群体

齐帮扶,社区发展齐谋划),使“营造

文明和谐健康家园”成为大家的共同

信念。二是搭建共建基地。整合社区

内物资、人才、组织等各项服务资源,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社区服务中心的

图书室、球场等硬件设施免费向社区

群众和辖区单位开放;辖区机关、企

事业单位与社区党支部共建党员管

理、科普宣传、再就业培训、文体服务

等基地;社区为在职党员提供扶贫帮

困助残、民事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岗

位。目前,已有100 余名在职党员参

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社区党建工作从

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三是丰富

共建活动。依托文体服务中心,不断

完善群众科普宣传、文体娱乐活动条

件,组建了金秋艺术团、秧歌队、乒乓

球队等文体活动团队,经常性地开展

特色科普、文体活动。建立了全区首

个社区义工服务站、“候鸟儿童服务

站”、“社区妈妈扶助站”,并举办了社

区文化艺术节、在职党员进社区义

诊、老党员红色收藏展、辖区趣味运

动会等活动,形成有困难大家帮、有

资源大家享、有问题大家解、有活动

大家办的新型社区氛围,推动了和谐

社区建设。

惠民服务,强化服务职能。一是

扶贫助困服务。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联

系群众和走访慰问活动,率先实施

“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一线工作法”,深

入了解群众意愿,畅通党群沟通渠

道。二是思想教育服务。精心设计“联

合党课”、“社区讲堂”、“认领公益”等

活动载体,针对社区服务、社区建设

和民生热点集思广益,通过向辖区单

位发放“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便

民服务一卡通”,设立“网上居委会”

便民服务群,举办“辖区榜样、身边好

人”推荐活动,落实社区党组织便民、

惠民措施。三是惠及民生服务。动员

社区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出

力,为居民抽水排污、改造路面、整修

路灯、绿化环境。联合党委还建立专

项“民生爱心基金”,接受捐赠物品

500 多件,现金2 万余元,5 名党委委

员与5个特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并

动员各界力量对社区的孤老病残弱

势群体进行帮扶和照顾,累计救助

100 多户困难家庭。endprint

猜你喜欢

辖区机制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