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柱前衍生化法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的检测方法研究

2014-03-14刘铁兵龚金炎朱银邦李博斌郭小青

中国粮油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酰氯氨基丁酸红豆

刘铁兵 龚金炎,2 朱银邦 李博斌,2 赵 振 郭小青 黄 俊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1,杭州 310023)

(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博士后工作站2,绍兴 312071)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谷氨酸经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而来,是哺乳动物、甲壳类动物和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1],具有镇定神经,抗焦虑、解毒等功效[2-5]。

关于γ-氨基丁酸的检测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色质联用法、柱层析荧光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报道[6-12],柱前衍生化法鲜见报道。

本试验采用丹磺酰氯作为衍生剂,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以糙米、活性红豆、活性绿豆、活性谷胚芽等的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成功的分析了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在精密度、稳定性、灵敏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备与试剂

LC-20A液相色谱仪(Prominence SPD-20A/20AV UV-VIS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色谱柱:Hypersil ODS2 C18(5μm ×4.6 mm×250 mm):大连依利特;溶剂抽滤装置:天津市琛航科技仪器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甲醇(色谱纯)、γ-氨基丁酸(纯度>99%)、丹磺酰氯(纯度>99%):天津四友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活性谷胚芽粉、活性红豆、糙米、活性绿豆等:宁波天禾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pH值和衍生化时间的确定

0.1mol/L的醋酸钠溶液调pH分别为6.0、7.0,0.1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调 pH分别为7.5、8.0、8.5、9.0和9.5,将上述7种溶液分别配成含1.0 mmol/L的γ-氨基丁酸溶液,然后各取0.2 mL,再加入等量的丹磺酰氯丙酮(4.0 g/L)溶液,避光,置于55℃水浴中衍生1 h。结果表明,当pH≥7.5时,样品中的γ-氨基丁酸与丹磺酰氯全部结合,色谱峰面积稳定。由于样品水提取物存在的酸度不同,当提取物被0.1 mol/L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稀释后的样品pH只要大于7.5,则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1.2.2 溶液配制

1.2.2.1 碳酸氢钠溶液:称取碳酸氢钠8.4 g溶于900 mL水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至9.5,加水至1 L,配成0.1 mol/L溶液。

1.2.2.2 衍生试剂丹磺酰氯溶液:称取丹磺酰氯0.04 g,加丙酮稀释至10 mL,摇匀,配成4 g/L的溶液,置于4℃冰箱中密封避光保存。

1.2.2.3 标准样品溶液:称取γ-氨基丁酸标样0.01 g,用上述碳酸氢钠溶液定容至10 mL,配成1 mg/mL的母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3 标准溶液

取各浓度标准溶液和丹磺酰氯溶液各0.2 mL置于1 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于55℃水浴中避光进行衍生化,1 h取出,冷却至常温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过0.45μm微孔滤膜。

1.2.4 色谱条件

泵:四元梯度泵;色谱柱:ODS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流速:1.0 mL/min;柱温:30℃;流动相:A,甲醇(50%);B,水(50%);进样量:5μL。

1.2.4.1 波长的选择:对γ-氨基丁酸与丹磺酰氯衍生物在190~400 nm进行全波长扫描,γ-氨基丁酸在254 nm波长处有主要吸收峰,故选取254 nm为检测波长。

1.2.4.2 梯度洗脱程序:用1.0 g/L标准溶液衍生物按图1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探索,找出最佳流动相比例。

图1 梯度洗脱程序图

根据梯度洗脱程序进行试验得出的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衍生物在流动相配比为A∶B=50∶50时出峰效果较好,故梯度洗脱程序为图2;色谱图见图3。

图2 梯度洗脱程序图

图3 1 mg/mLγ-氨基丁酸标准液衍生物色谱图

1.2.5 线性关系:取1 mg/mL的标准溶液母液分别稀释成0.50、0.25、0.20、0.10、0.05 mg/mL的标准溶液,制成6个浓度梯度考察线性关系,各浓度标样衍生后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每个浓度的标样分别做3次平行试验,得到的峰面积取平均值,获得峰面积(X)对质量浓度(Y,mg/mL)的线性回归曲线。

1.2.6 精密度:用上述检测方法平行测定同一标准溶液(0.40 mg/mL)衍生物样品6次。

1.2.7 重复性:用上述建立的检测方法平行测定活性红豆样品6次。

1.2.8 稳定性:取同一标准溶液衍生物样品(1.00 mg/mL),放置于4℃的冰箱中避光保存,分别保存0、1、3、7 d,每个时间点平均测定3次。

1.2.9 回收率:取0.50 mL 1.00 mg/mL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0.50 mL活性红豆、活性绿豆、糙米、活性谷胚芽样品中,采用相同处理方法和HPLC条件进行3次平行测定。

1.2.10 检测限:选取3个标准溶液质量浓度0.05、0.10、0.20 mg/mL,每一个浓度水平上分别重复测定,将检测的结果进行线性回归。

1.2.11 样品预处理方法

分别取糙米、活性红豆、活性绿豆、活性谷胚芽样品,经分别粉碎后,准确称取各样品10.0 g,用碳酸氢钠溶液定容至100 m L,浸提1 h,取10 mL于5 000 r/min离心40 min,取上清液和丹磺酰氯溶液各0.2 mL置于1 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于55℃水浴中避光进行衍生化,1 h取出,冷却至常温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过0.45μm微孔滤膜。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留时间

根据以上色谱条件,用1.00 mg/mL的标准溶液衍生物和空白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保留时间为6.454 min,色谱图见图3、图4。

图4 空白样色谱图

2.2 线性关系

浓度和峰面积的线性关系为Y=1.7E-7X-0.001 97,R2=0.999 9(标准曲线图见图5),由于衍生过程中标样被稀释5倍,故该线性方程表明γ-氨基丁酸浓度在0.01~0.2 m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5 标准曲线图

2.3 精密度

试验得到的峰面积值依次为2 500 874、2 503 758、2 511 250、2 507 524、2 505 683、2 502 675平均值为2 505 29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

2.4 重复性

样品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依次为270.2、263.6、269.8、268.7、270.5、264.0μg/g,平均值为 267.8 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12%。

2.5 稳定性

测得的γ-氨基丁酸衍生物峰面积平均值依次为 5 983 529、5 982 715、5 980 866、5 979 673,相对标准偏差为0.03%,表明样品在4℃避光保存一周内是比较稳定的。

2.6 加标回收

由表1可知平均回收率99.67%,平均相对标准偏差1.17%,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

试验得出每个浓度水平的标准偏差S1=0.000 505 106、S2=0.000 244 92、S3=0.002 513 26。用线性回归法作出回归线y=0.014 7x-0.000 6,然后把回归线延长,外推至与纵坐标相交,求得S0=0.000 6,定义3 S0为方法的检测下限,即为0.001 8 mg/mL。

表1 活性红豆、活性绿豆、糙米、谷胚芽加标回收率/%

2.7 农产品中GABA含量测定

按照上述的检测方法,测得的活性红豆样品的HPLC图谱见图6;测得的活性绿豆样品的HPLC图谱见图7;测得的糙米样品的HPLC图谱见图8;测得的活性谷胚芽样品的HPLC图谱见图9。由图可见保留时间6.0~6.4 min之间有1明显的峰,即为γ-氨基丁酸衍生物的峰。

图6 活性红豆样品HPLC图谱

图7 活性绿豆样品HPLC图谱

根据上述方法,对活性红豆、活性绿豆、糙米和谷胚芽粉进行处理衍生后过0.45μm微孔滤膜。按照上文建立的检测方法平行测定3次,所得的农产品中含的γ-氨基丁酸含量见表4。该方法回收率在95%以上,4种产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1.35%、1.41%、1.06%,测定结果可靠。

图8 糙米样品HPLC图谱

图9 谷胚芽样品HPLC图谱

表2 农产品样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

由表2可见,活性红豆、活性绿豆、糙米和谷胚芽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都在200~300μg/g之间,其中活性红豆最高,适合用于富集GABA。

3 结论

研究建立了丹磺酰氯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农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经过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Hypersil ODS2 C18,流动相A为甲醇,B为水(A∶B=1∶1,pH=9.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5μL。该方法高效快速,操作简便,检测限低,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用标准样品考察其线性关系,所得线性方程为 Y=1.7E-7X-0.001 97,R2=0.999 9,表明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在0.01~0.2 m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5%、1.12%、0.03%,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都较好。加标回收试验所测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9.67%,表明用该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可信度较高,可作为GABA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样品检测效果良好。

[1]叶惟泠.γ-氨基丁酸的发现史[J].生理科学进展,1986,17(2):187-189

[2]杨藻宸.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7-530

[3]木尾本修身,平田洋,中川聪史,等.GABA含有につ酵乳制品の正常高值血压者にちまょゐ降压效果[J].日本食品科学工学会志,2004,51(12):79-86

[4]茅原,杉浦友美.近年のGABA生理机能研究-脑机能改善作用、高血压作用を中心に[J].食品开发,2001,36(6):426

[5]徐叔云.临床药物指南 [M](修订版).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97

[6]陈海军,林亲录,王婧,等.γ-氨基丁酸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5):235-238

[7]黄亚辉,曾贞,郑红发,等.GABA茶中γ-氨基丁酸的TLC测定及提纯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30(3):11-15

[8]何秋云,杨志伟.马铃薯中γ-氨基丁酸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安全与检测,2010,35(10):262-266

[9]Xiaoyuan Mao,Yonggang Cao,Dongyu Min,et al.RP-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Amino Acids in Rat Brain Synaptosomes[J].Chromatographia,2011,73:157-163

[10]Khuhawar M Y,Rajper A D,.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γ-amino-butyric acid in cerebrospinal fluid using 2-hydroxynaphthadehyde as derivatizing reagent[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03,788:413-418

[11]冯德明,张洋,赵惠明,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的有机酸[J].分析与检测,2009,3(5):157-161

[12]Silva DM F,Ferraz V P,Ribeiro A M.Improv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method for GABA and glutamate determination in regions of the rodent brain[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2009,177:289-293.

猜你喜欢

酰氯氨基丁酸红豆
连续流动微反应器中安全高效合成对甲基苯甲酰氯和正辛酰氯
红曲霉液体发酵合成 γ-氨基丁酸的研究
顶复门原虫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研究进展
真空处理对发芽稻谷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
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
酰氯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
酰氯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液相监控
那年桃夭,红豆暗抛
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