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爱》中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塑造

2014-03-14武兴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230051

名作欣赏 2014年26期
关键词:简爱里德海伦

⊙武兴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230051]

《简爱》中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塑造

⊙武兴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230051]

本文从细读文本角度对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以简爱的性格形成作为全文的主体脉络展开叙述。简爱从小就寄养在舅母家里,周围人的敌视与排挤促成了她倔强、自立、自强的性格。走进学校后,她变得更加的善良、富有同情心而且意志坚定。不管是与罗彻斯特的相爱还是后来自己一个人游历世界、认知世界她都始终如一,倔强而又坚强。全文各角色的性格鲜明,情节衔接自然流畅,深刻地描绘出简爱性格的形成到完善的整个历程。

《简爱》 自强 磨难

读一本书,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它的意义与社会影响牵扯上关系,但是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一本书里的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曲折变化。《简爱》从主人公简爱的童年故事开始写起:自幼没了父母,寄居在盖茨海德府的舅母家中,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时常遭到表哥——约翰里德的欺负。在这样的环境下,简爱渐渐长大,但她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而是长成了一个倔强、耿直的女孩。从小喜欢看书的她,身边不仅没人和她有共同的爱好,反而遭到别人特意的排挤、孤立,这使她的性格变得孤僻、独立,但即便如此她也能构建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书里的人物对话,与自己对话,她不停地反思、想象,渐渐地学会了享受孤独。简爱从书中找到了一些安慰、乐趣,但即使是这一点爱好,也被里德吼道:“你没有权利拿我们的书。你现在是寄生虫,妈妈说的。你没有钱,你父亲没有留财产给你,你应该去当乞丐,不该跟我们这些绅士的孩子们住在一起,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我妈妈的钱买的衣服。①”再也忍受不了如此辱骂的简爱,奋起反抗与里德打了一架,但却得到所有人的责难。她无法从周围人那里得到信任,于是更愿意把精神寄托于一个玩具、一本书、一个陌生人的身上。里德夫人更是在外人面前公开说简爱是个爱欺骗别人的孩子,因此,在去学校之前她与里德夫人面对面大吵了一次,这次争吵简爱把所有的憋屈、误解都说了出来,争吵过后,她开始一阵一阵的自责,最终还是在心里原谅了舅母。

之后简爱被送进罗伍德学校。在学校,她遇到了海伦,海伦心地善良,爱学习,但是在孤儿院不停地受惩罚,却没有一丝的反抗,简爱默默地为她打抱不平,但海伦却是能屈能忍、绝不反抗的性格,这与简爱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伦深信基督教,她认为“与其贸然采取一个行动,让不良后果影响所有和你有关的人,还不如忍住脾气,去承担那除你之外没有人能感受到的痛苦来得好;况且《圣经》上也叫我们以德报怨。②”简爱在罗伍德学校艰苦的环境下还不忘对身边的人好,看着别人受罚,她心里痛得难以忍受。海伦和她一起在坦普尔小姐屋里的吃饭经历,让她们之间更加互敬互爱,让她们在这寒冷的人世间彼此多了一份依赖与温暖。在得知海伦快要死的时候,简爱勇敢地偷偷跑出来,和她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一个晚上。之后一直是坦普尔小姐照顾她,坦普尔小姐是她的良师益友,就如简爱所说的:“她的友谊一直是我的安慰,她担任了我的母亲、保护人的职责,再后来又成为我的伴侣……我从她那儿感染了一点她的好天性,承袭了许多她的习惯,还接收了一些平和的思想;我的心灵开始拥有一些控制得比较协调的感情。③”坦普尔小姐不仅照顾她的生活,还对简爱的思想言传身教,使得简爱勤奋、忠诚、富有爱心。

在罗伍德学校,简爱学习到了知识,这些知识潜移默化影响着简爱,使她坚定、有信仰、自信、不卑不亢,而且还有一股不染世俗的清新感。在坦普尔小姐结婚后,简爱勇敢地开始了对外面辽阔世界的探索,她富有梦想和想象力,向往自由不安的天性让她迫不及待地想接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见到更多的人,去更多的地方。

简爱走进社会的第一步是在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在这里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罗彻斯特先生。他们相遇在树林之中,罗彻斯特不小心摔下了马,简爱热情地帮助了他。“他有张黑黝的脸,长相严厉,眉骨抑郁,沉重;这时候他的眼睛和皱着的眉毛看上去好像愠怒和受了挫伤。他已经不是青年,但还没有到中年,大概有三十五岁的光景。我对他不觉得害怕,但有点羞怯。④”爱情悄悄地萌生了。简爱觉得罗彻斯特先生严肃,不苟言笑,但习惯了以后,她反而越来越被他吸引。与此同时,简爱也让罗彻斯特感觉就像一股春风般吹开了他的心田,让平庸的生活多了趣味、神秘与期盼。两个心灵相似、熟悉的人,逐渐走进彼此。罗彻斯特是一个游历了半个地球,见识多而广的人,简爱则是一个涉世未深、充满好奇的人,他们两个人,一个善于倾听,一个善于讲述,简爱带着喜悦与好奇走进他的思想当中。“那么罗彻斯特先生在我眼中还丑吗?不,感激以及其他许多愉快而亲切的联想使他的脸成为我最喜爱看的东西。⑤”简爱大胆地毫不隐瞒地说出了此时心里的感觉。

英格朗小姐,一个高贵、美丽的小姐出现在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之间,打破了他们的平静生活。舞会上,简爱在心里把自己与英格朗小姐作比较,英格朗小姐虽然引人注目,但她不真诚、不善良,也没有同情心、怜悯心,见识浅薄,虚假做作,这是她没法和自己相比的。她丑小鸭的情节渐渐走出,进而进入了一个更加精彩、美丽的世界,这份精彩与美丽来自于她的自信与坚强。简爱此时对罗彻斯特先生的依赖、思念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她迷恋上他的一举一动,并且越来越宽容,直到发现不了他的缺点。文中的人物性格以及心理活动在特定的条件下都有真实地反映,特别是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产生爱恋的整个过程徐徐渐进又富有转机,让人很期待。

在突然得知舅母病重的消息后,简爱回到了家,此时里德因在伦敦放荡、赌博欠了很多债,自杀了,里德太太也因儿子花光了家里的所有财产,得了中风病。乔治亚娜和伊莉莎两姐妹在她们母亲弥留之际还在争吵,互相嫉妒。她们不关心母亲的病,只有简爱照顾着她,一直到她去世。

再次回到桑菲尔德的时候,罗彻斯特正准备结婚,罗彻斯特与英格朗小姐的婚姻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当英格朗小姐听到罗彻斯特先生破产的消息时,就开始冷冰冰地对待他。这充分说明了罗彻斯特与简爱的爱情才是真正的心灵上的爱情,这爱情让生活更饱满,更有情趣。作者善于铺垫的能力在罗彻斯特对简爱表达爱意的时候又彰显出来,此时此刻,我们仿佛成了简爱,满心好奇、怀疑、期待着自己幸福的来临。当简爱听到罗彻斯特对自己表白时,青春洋溢、笑容可掬、美丽的简爱兴奋溢于言表。她说:“我知道绵羊般的温驯、斑鸠般的纤细,只会助长他的专制,反而不能取悦他的判断,满足他的见识,甚至不能适合他的品味。”⑥他们就这样故意地互相抵制,互相逗闹,他们的爱情令人向往。

一系列的伏笔和悬念铺设下,谜底一步步被揭开,在他们结婚的当天,她得知罗彻斯特曾经在西班牙娶过一个名叫伯莎梅森的女子,被迫无奈,罗彻斯特先生带领着大家见到了这个神秘的人,这个终年囚禁在地窖里的疯女人。在热恋相爱的时刻,作者并没有让他们在一起,而是选择了别离,简爱忍着悲痛怀着对主人深切的祝愿走了,简爱和罗彻斯特的分离更加的感人、难忘。

离开罗彻斯特的简爱过着艰苦的生活,在圣约翰的帮助下当了乡下的村教。在当老师的时候,简爱也没有忘记罗彻斯特,就像简爱所说:“关于他的想法,还一直在我心中,因为他并不是一个阳光就能驱散的气泡,也不是一尊风雨就能冲走的沙像,他是个刻在碑上的名字,注定要跟雕刻在其上的大理石一样耐久。”⑦一直是罗彻斯特在无形中带给简爱鼓励和力量。在简爱得到叔叔的财产后,她把钱分一半出去,满怀爱心、感恩的简爱走到哪里都能照亮一片地方,走进别人的心灵,贴近别人的灵魂,在她眼中亲情比金钱更可贵。朝夕相处,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让圣约翰发现简爱是一个能够为她所同情的人牺牲自我的人,于是他费尽心思想让简爱跟他一起去做传教士。然而在简爱看来他们两个却存在着性格上极大的差距。“至于我,一天比一天更希望能讨好他,然而我也一天比一天更感觉到,若想讨好他,就得抛弃掉我一半的天性。扼杀我一半的才能,扭转我的品位的原始趋向,强迫自己去经营我并非本性热衷的活动。他想把我训练到我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我无时无刻不处心积虑地可望达到他抬高的标准。”⑧然而,她懂得自立,就不会卑躬屈膝地像某个想要照顾她的人低头;她有能力生活,自然就不会因为你物质生活的丰富或者贫瘠而动摇她的追求。圣约翰不是发自内心地爱她,只是在她身上找到了基督教徒的优点,在得知简爱不接受他的时候,他开始对她怀恨在心。

在生活中简爱进一步发现了自我,在人群中坚信自己爱的是谁,紧急之中还听到了罗彻斯特的呼唤,命运的驱使让她义无返顾地回到桑菲尔德,却发现那儿已经成废墟,经过打听才知道屋子被那个疯女人烧了,她摔死了,罗彻斯特也双眼失明,住在一个乡村庄园。再次见面,是一次狂喜被痛苦完全抑制住了的会见。终于见到了罗彻斯特,简爱沉着、冷静地性格并没有让她很慌乱,爱捉弄人、顽皮的本性在他面前仍然自然而然、毫无保留地流露了出来,他们的相见是感人的。一生中没屈服过谁的简爱,最终还是屈服于罗彻斯特,只有和他在一起,她的所有性情,所有情感才能无所保留地表达出来。

“文学的存在必然要经过历史浪潮重重的淘洗,最后能稳固下来的,就一定是佳品、精品,尤其是一部小说,它是否能以一种力量的光辉,去唤起人们心底美好的情愫,也就是说,它所造的人物是以人们希望或赞赏的生存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那些人物就能久久地停在读者、世人的心中,并产生有效的影响,那他们就是永恒的,换言之,一部作品就能够传承于世。”⑨《简爱》最可贵之处就是正直、自由、坚强的简爱对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接触到的人或者诱惑力量的反抗与追求,在对外界环境的挣扎、反抗与对峙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简爱有着自己的信仰,自珍自重的她信仰真善美,她要找到的、要靠近的也是所有真善美的情感,在这些情感中,丰满了自己的人格,指引着她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李文绮译,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第53页,第85页,第116页,第153页,第287页,第417页,第417页。

⑨ 魏宏伟:《读了100年的书,还要再读100年文学卷》,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作 者:武兴旺,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简爱里德海伦
作家死亡之谜
“港乐”第三只“指环”《齐格弗里德》再攀高峰
女性主义批评之《简?爱》译文比析
浅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收藏球鞋的当铺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
英语文学的艺术之美
海伦·凯勒的故事
“野兔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