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蜃楼志》中苏吉士人物形象分析

2014-03-14蔡瑜清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

名作欣赏 2014年26期
关键词:商人人物形象小说

⊙蔡瑜清[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蜃楼志》中苏吉士人物形象分析

⊙蔡瑜清[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蜃楼志》是清代嘉庆年间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的长篇白话小说,讲述了当时广东的官场与商界的情况,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社会现实。本文主要分析主人公苏吉士这个人物形象,从儒士、商人、男子三个角度归纳他的性格特点,剖析小说在形象塑造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观和深层的社会现实。

《蜃楼志》 苏吉士 人物形象

清嘉庆九年刊发的《蜃楼志》,是继《金瓶梅》《红楼梦》之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部优秀长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广州十三行洋商苏万魁之子苏吉士读书、经商的经历,以及早期民族资本家的活动,既展现了当时清代商场与官场的生活现实,也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实。戴不凡先生曾评价:“就我所看过的小说来说,自乾隆后期历嘉、道、咸、同以至于光绪中叶这一百多年间,的确没有一部能超过它的,如以‘九品’评之,在小说中这该是一部‘中上’甚或‘上下’之作。”它被誉为清末谴责小说的先河之作,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一、苏吉士性格分析

《蜃楼志》一书以嘉庆前后的广东为故事叙述的大舞台,主要塑造了商、官、儒、匪、女子等五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着重刻画了广州十三洋行商总的儿子苏吉士。作品叙述了苏吉士求学、经商、成家立业、出仕当官到功成身退的四年经历。他经历了家变、情变,从一个少年变为成人,其中一个明显的转折就是他成家并且继承父业,作者在第14回中特别作了交代:“从前苏笑官表字吉士,此后书中称吉士,不称笑官矣。”①小说主要从立身建业和男女情爱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个小说人物,围绕着他牵扯出官场、商界、情场、战场上的诸多人物,构成一幅开阔的众生百态的社会生活画面,由此可以窥见更深广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现实。

《蜃楼志》深受《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影响,无论在选题立意、情节叙述、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因袭与继承的成分。苏吉士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明显有西门庆与贾宝玉的影子,又不同于以往古典小说中主人公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格,是洋商身份与士人心态的巧妙结合。②可谓古典小说中的新形象。

1.儒士之苏吉士十四岁的苏吉士只是一个学生,其父诚心延请李匠山为西宾,并且慷慨赠物,仍然希望儿子博取功名,走仕途经济之路,而苏吉士与广州知府上官益元、广粮厅申晋等都交情匪浅,两个妹夫都是科举及第、仕途顺利。这些都表明,虽然苏吉士是腰缠万贯的富商之子,但是他并没有彻底摆脱官本位情结。然而,跟传统的读书人相比,淡薄功名、锐意经商在苏吉士的言行中体现得更为突出。他曾对温素馨说:“我也不想中(举人、进士),不想做官,只要守着姐姐过日子。”这话虽然有调笑成分,但仍可看出他并不热衷功名;后来,他被授予内阁中书之职,帮助官府平定叛乱的摩剌,可是他却“情愿以中书职衔家居,不愿供职”。不过,苏吉士这种淡薄功名的思想,与贾宝玉有所不同,他所接触的社会面更为广泛,有官、商、儒士、勇士,熟悉下层社会生活,并没有太多对离合聚散、世态炎凉的认识,更多的是安于享乐、随缘达观的心态,功名的吸引力对于他远不如现实生活的享乐。

2.商人之苏吉士苏吉士是洋商之子,继承了父辈的精明与商人的特质,但是他与传统的商人形象迥然不同。首先他有自己的理财经商的方法,有人情味,不巧取豪夺。其次他慷慨大度、仗义疏财、重义轻利,没有奸商那种唯利是图的狡诈和恶霸那种放纵私欲的粗野。他有很多善行壮举:将父亲遗留的高利贷及抵押债券当众烧毁,豁免陈租,让债户凭着个人本心来决定是否还他本钱;在战乱和灾荒时,他低价卖米,以三两六钱一石的价格卖出积存的大米;他资助施小霞葬父,慷慨借钱给时邦臣,还另赠十两银子作为路费,等等。诚然,在他这些举动中,有着商人的利益考虑,比如收买人心、消灾免祸,利用价格差赚钱等,但是,不能由此否认苏吉士的善心与慷慨,这对于一个商人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从苏吉士这种轻财重义的行为及其效果可以看到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对他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尽管当时商人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商人精神仍处于弱势地位,并不能抹杀掉儒学的统治地位。由此可知,“苏吉士是一个带有儒家传统风范的新式商人,这种儒商一体的形象包含着时代的文化意蕴,苏吉士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而是一个重义好施、温文尔雅的儒商。”③

3.男子之苏吉士小说花费大量笔墨描绘了苏吉士在情场上的活动。苏吉士有着西门庆好色的一面,追求肉体享乐,四处留情,一有机会就和女人偷情,先后娶了一妻四妾,此外还跟婢女、他人遗孀有染。但是苏吉士对女性的态度与西门庆又有所不同,他有着贾宝玉的体贴、博爱。如第6回,苏吉士得知情人温素馨背叛他,并且将与乌岱云成亲,先是震惊和愤慨,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反而替素馨着想:“她是女孩儿家,怎能自己做主?他父母已经许下,料也无可如何了。只恨我生了这场瘟病,弄得一些不知,不晓得她还怎样怪我呢,我如何反去怪他!”当素馨婚后受到乌岱云凌辱时,他又尽力为之奔走。由此可见,他并不是纨绔子弟般把女子当玩物,所以,苏吉士可谓西门庆与贾宝玉的合体,或者说他是以贾宝玉之情行西门庆之事。他体贴女性,追求爱情,但是又不满足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他耽于肉体享乐,庸俗肤浅却又不变态。他“追求的是爱与性的结合(这种爱并不等同于现代所说的爱情,主要是一种怜爱),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男女情爱”④。

二、苏吉士形象的意义

苏吉士这个人物形象,既有传统的一面,又有某些全新的意义,通过他以及周围一系列人物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社会现实等。

首先,苏吉士的思想与经历,体现了当时岭南地区商业的地位以及人们的功名观与价值观。中国人轻商、抑商的历史与经商的历史一样悠久,古典小说中商业题材一向难入主流,其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几乎见不到正面的商人形象,大多是奸商的丑恶嘴脸。然而,“《蜃楼志》的出现,一改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低下地位,使文学史上有了一部以大商人为正面主人公形象的长篇小说。”⑤这种创作思想出现于古典长篇小说中似乎还是第一次。

《蜃楼志》描写的时期是嘉庆前后,商业繁荣,但是清政府并未改变传统的抑商政策。作者塑造了苏吉士这个正面商人形象,站在了大商人的立场上替他们鸣不平。从《蜃楼志》可看到,苏吉士不以仕途功名为务,反而锐意经商,他的母亲也认为“做了官有什么好处?你看屈大人做到巡抚,还被强盗拿去受罪哩”,这些都表明了,在当时的广东,传统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做官不再是衡量人们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经商致富也是一条成功之路。重实用、重商重财,这种不同于传统功名观的价值观,在繁荣的广州尤为明显,弃官从商也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其次,苏吉士的情爱经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伦理。晚明时期肯定和宣扬性欲的思想依然对清人影响很大,《蜃楼志》就仍然鲜明地体现这种观点。虽然书中含有一些露骨的艳情描写和低俗的龌龊场景,但是作者在书中充分肯定了人的性欲,而不是一味地禁锢压制人的正常需要。在小说的结尾处,苏吉士的老师李匠山说:“总之,‘酒色财气’四字看得破的多,跳得过的少。……唯吉士嗜洒而不乱,好色而不淫,多财而不聚,说他不使气,却又能驰骋于干戈荆棘之中,真是少年仅见!不是学问过人,不过天姿醇厚耳!若再充以学问,庶乎可几古人。”苏吉士好色却不遭人诟病,可见当时人们对性欲情色的肯定。还有,苏吉士、乌岱云进出温氏姐妹的闺房几乎畅通无阻,女子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无疑给各种偷情行为提供了便利,这不仅体现了宣扬性欲的思想,也说明了当时封建礼教的松动,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正接受着来自商业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毫无疑问,这部小说采取了与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的情爱观。在《蜃楼志》中,“苏吉士并不是靠才貌赢得佳人,更多是出于性欲的需要,显得更实际、更肤浅,才学并不再是男女青年之间互相悦慕的必要和首要的条件,偶尔也有诗词唱和,但这经常只是情爱欢悦的一种佐料,这种伦理观呈现出比较突出的‘单纯的性欲’与‘现代的性爱’的两重性。”⑥

再次,围绕着苏吉士的经历,小说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商界的艰辛与封建王朝必将崩溃的命运。苏吉士是个仗义疏财、慷慨为善的儒商,而以粤海关差赫致甫为首的贪官污吏却贪得无厌,滥用职权欺压商人,贪污受贿。在这种鲜明对比下,更暴露出奸商贪官的丑恶行径与官场的黑暗腐朽,褒贬分明中,也使得作者精心塑造的苏吉士这个正面商人形象更加光辉突出。

虽然苏吉士有某些遭人诟病之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苏吉士这个人物形象有独特之处,带着作者所处时代的新气息,在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中独具一格,在展现当时社会价值观、伦理观、社会现实等方面也功不可没。虽然此书对于商业活动的描写稍微欠缺,但是总体上瑕不掩瑜,而《蜃楼志》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于塑造了苏吉士等一干人物形象,它在选题立意、情节设置、语言叙述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性,在反映社会、揭示现实等方面,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①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华夏出版社2013年版。本文所引用的小说原文皆出自此版本,不另注。

② 雷勇:《〈蜃楼志〉的因袭和创新》,《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第94页。

③④ 陈金花:《论〈蜃楼志〉的写实性和虚幻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84页,第85页。

⑤ 陈浮:《〈蜃楼志〉的写作背景及其新探索》,《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71页。

⑥ 朱学勤:《论苏吉士的“长大成人”——对于〈蜃楼志〉的一个“主题学”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93页。

作 者:蔡瑜清,暨南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商人人物形象小说
言而无信的商人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威尼斯商人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
吴万夫作品《坠落过程》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