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环境下的JiTT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2014-03-13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学习者英语教学大学

于 轶

(沈阳工程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036)

数字化环境下的JiTT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于 轶

(沈阳工程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036)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对JiTT(适时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介绍了一项采用JiTT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实验。实验表明,采用JiTT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最后,对数字化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

大学英语教学;JiTT教学模式;适时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认同。在混合式学习方式中,JiTT教学模式在国外的应用较为广泛,成果较为明显。本文将探讨该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尝试构建基于“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研究综述

在20世纪末,诺瓦克教授(Gregor Novak)在其专著《适时教学》中提出了JiTT(适时教学)的定义: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Web-based study assignment)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active learner classroom)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其目的是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认知特点。

适时教学模式的实施涉及三个阶段共五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图1:JiTT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国内对JiTT的相关研究主要有:2005年田莉首先引入了JITT的概念,认为JITT的教学理念赋予了我国本科教学改革有意义的启示。何克抗认为JiTT成功应用于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基于网络的充分预习,学习者的自律性和网络环境是其实施的必要条件。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数字化环境下的JiTT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相吻合,代表着外语教学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JiTT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要求,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满足了大学英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要求。

2.在JiTT模式中,通过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高级、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3.在JiTT模式中,主要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与辩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彻底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学习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和被动灌输的局面。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假设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在实践中验证JiTT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假设基于数字化环境的JiTT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1.预备阶段:对学生进行前测考试并记录成绩。学生填写前测问卷调查表。收集分析前测问卷调查表的数据,并将研究步骤、任务和资源等内容提供给学生。

2.实施阶段:采用基于JiTT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完整的2个单元的教学。详细记载每个研究步骤及变化。

采用JiTT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如下:

(1)明确教学目标。

(2)教师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平台、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发布预习任务,并接收学生的反馈。

(3)依据学生对预习任务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知识点的讲解。

(4)练习和测试。对预习任务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练习和测试。

(5)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本次所教学的新知识。

(6)经过课堂教学后,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设计拓展学习任务,这需要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本周知识点来解答,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拓展学习的结果来了解学生对本周教学内容掌握的状况,为下一周课的内容和进程作好安排。

3.总结阶段:对学生进行测试,并要求学生填写后测问卷调查表,并对调查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1.定性检测

定性检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于进行教学实验前后进行。实验前回收有效问卷51份,实验后回收有效问卷49份。问卷每个问题有四个选项,选取百分比最大的选项作为对比项。结果表明,实行JiTT模式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明显增强,参与课堂变得积极主动,学习积极性提升。

表1:定性检测结果(实验前后对比)

2.定量检测

依据项目设计,将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的考试成绩,而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后的考试成绩,结果表明,学生成绩总体提高,但个体成绩差异明显(均方差大于10),且差异有所加大。

表2:定量检测结果(抽样人数:54)

六、JiTT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1.教学方式

JiTT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基于网络的课外学习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既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优势,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不拘时间、地点的优点。使用JiTT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必须要熟悉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pre-learning questions);其次,要利用有效的网络平台及时发布预习内容,并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反馈信息;然后,还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调整。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课后探究任务,开启下一个JiTT教学模式的循环。

2.教师角色

在JiTT教学模式中,课前,教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class designer),教学内容的分析者(material analyzer),教学资源的发布者(resource distributor),反馈信息的收集者(feedback collector);在课堂上,教师是学习兴趣的激发者(motivator),学习活动的组织者(activity organizer),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协调者(relationship collaborator),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facilitator);课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evaluator),教学效果的反思者(meditator)。

3.学习策略和方式

在JiTT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要改变学习策略和方式。课前,要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讨论、辩论等课堂活动;课后,独立思考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难题探究"任务,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为进入下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做好准备。

4.学习者角色

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要积极的知识获取者(knowledge obtainer),问题探究者和解决者(question explorer and problem solver),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master learner)。

5.教学资源

JiT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跟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地变更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式中一本教材“走遍天下”的模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要在固定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最新的(up to date)教学内容,提供大量适合学生水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网络资源。

6.评价方式

改变单纯依赖定量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课前预习、提交反馈、课上表现、课后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多个环节进行评价,涵盖教学全过程,使评价结果真正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信息。

[1]何克抗,刘春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9-13.

[2]魏丽丽,黄卓芬.基于网络环境的JiTT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J].2010(11):78-80.

[3]田莉.及时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9-44.

[4]Just-in-Time Teaching[EB/OL].http://www.jitt.org.

JiTT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empirical research

Yu Yi
(Shenyang Engineering College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China)

The JiTT mode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introduces a JiTT mode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JiTT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an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widen our sight and expanding knowledge. Finally,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are propo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JiTT teaching mode; in due course teaching mode

H319.1

A

1000-9795(2014)09-000251-02

[责任编辑:周 天]

于 轶(1971-),女,汉族,辽宁复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课题编号:WYYB13151)。

猜你喜欢

学习者英语教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