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014-03-13王联英青海省海北州群众艺术馆青海海北州812200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物质

王联英 (青海省海北州群众艺术馆 青海海北州 81220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王联英 (青海省海北州群众艺术馆 青海海北州 812200)

在对于文化的保护方面,世界各地都会有不同种类的保护方式。通过这些保护的方式可以将历史文化不断的流传下来,起到教育和自省的作用。我国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步的相对较晚,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很多文化遗产在遭受严重破坏以后,才使得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文章中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进行说明,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要通过物质文化来体现,才能有利于保护和传成,当然,物质文化当中又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两者关系密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

非物质物化;物质文化;文化遗产;文化象征

在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史,因此也被称为四大古国之一,正是在历史当中出现过文化的变迁和兴衰过程,这就在历史文化社会中,人们在生活中所生产和使用过,并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保存一直留到现在的一些物质和文化现象被称为文化遗产。这里所说的文化遗产也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并且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证明,对于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同时这些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次创造,不可以被其他物品所代替的特性,具有一种文化象征和文化符号的作用。

一、关于文化遗产的演化过程

文化的遗产的存在在民族的发展中有着文化和感情的牵连,是群众群体的认同感的提升,也是民族精神和自我价值的发现,因此,可以看出文化遗产对于现代人们的精神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会议上集体表决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公约的制定使得在文化遗产上的保护变成了各个国家的任务,也是对于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做出条文性的规定,并通过国际间的相关协定来进行约束,更好的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使其能够更好的流传下去。

在公约未签订之前,全球的文化被破坏的相当严重,经过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文化异常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打击,其中最为重大的破坏就是发生战争。在冲突过后,文化遗产往往会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在其他方面,由于传统的文化和现存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会使得文化遭到破坏,有些文化甚至濒临灭绝或是已经灭绝,这些都是很可怕的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文化遗产的演变过程必须加以保护,这样的背景之下,联合国才就文化的保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实践任务。同时也提出了关于非物质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文化问题方面的讨论中产生的,也是结合了专家的意见所形成的文化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在对于历史、文化、社会、语言交流、文学、科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较为久远和有表现力的形式资源,也是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生活学习中为了生存所创作出的知识,以及为了生活的更好所创作出的艺术形式,这些也都表现为有强烈的文化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联合国的官员指出:物质文化遗产是具体存在的实物,具有有存在性和不可以移动的大型景观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等,这些历史性的景观艺术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也能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这个基础之外的文化遗产,其具有一定的无形表象,也是不能够触碰到的虚体,比如有坊间的手工工艺品、雕饰和艺术手法等,其中还有人们很难意识到的宗教活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被定义为很多种类,因存在的形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在官方和民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非物质遗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形态出现,并非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在联合国的倡导和要求下,要将非物质遗产中增加更多新的元素,需要各个国家自身形成一整套的文化保护体系,以更为合理的保护形式来帮助非物质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同时也允许在传统的文化的流传中融入其他文化因素,使得文化遗产更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也更能表现出时代的意义。各国在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要突出民族的特性,将更多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阶段来表现出来,对于文化的意识保护方式更加全面,这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社会文明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保护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全世界的所有人共同的任务,这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和人们生存精神文明延续的重要形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在上文中对于非物质遗产也做出了定义,但是不难看出,这里的定义较为模糊,没有所说的物质遗产有具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也是两者存在最大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形态的方式来表现出的一种虚拟的文化概念,着重展示的是人类在生活生产中思维方式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的留存也是通过从历史、文学、艺术的角度出发,全球在更加普遍的基础上挖掘非物质遗产好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的含义,作为新近诞生的一个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与物质遗产的概念,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所出现的国度也是有很大的差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真实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流传,而在日本等国被称作无形文化财产。这样的定义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对于这类文化遗产可以大致的分为:艺术表演、手工艺、歌舞、戏曲、肢体表演等。在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在我国的文化实践中,长期以来就有着“民间文学艺术”“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多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或说法。但在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之后,大多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而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范围划定了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主要指在民族民间流传的口传文学、诗歌、神话、故事、传说、谣谚等,以及相关濒危的语言;二是传统表演艺术:主要指在民族民间流传的音乐、舞蹈、戏曲等;三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主要指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重要礼仪、节日、庆典活动、游艺活动等;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主要指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医药等;五是传统手工艺技能:主要指世代相传、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六是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主要指集中体现或展现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区域、场所如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对象和表现形式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主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口传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及民俗礼仪节庆等,已为社会各界一致认可,也与国际上的认识基本一致。但也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保护的范围和对象。这一扩展既考虑与国际公约相协调的因素,又考虑我国自身的社会特点。

在文化遗产认定和保护的可操作实践中,科学说明“非物质文化”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确认“非物质文化”所指的具体对象,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剪纸作品是物质文化,但是,剪纸艺人的艺术传承和创作构思,剪纸的技巧工艺则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依照上面的规律,古典的弦乐乐器自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对于乐器的制作和弹奏方式、技巧也是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突出强调的还有关于乐器的使用和乐谱采用口口相传和文字记载的方式,演奏的形式也是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将这些元素综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系统的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才能够与文化相互联系在一起。

四、结束语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世界级的问题,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也不相同,但是宗旨都是味蕾保存人类在过去历史当中存留下来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本文中,我们就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进行说明,并将两者的定义分别进行阐述和研究,也将两者进行比对,通过寻找两者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来发现更多的保护模式的创新,以便更好的将传统的文化资源合理的保护起来,供大家学习考察。通过强调历史的进程规律让今人不会在现在的发展中迷失自我,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孙家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瞭望新闻周刊.20(12):120-123.

[2]赵自庄,张庆善.云南民族文化区域构建[J]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17):20-23.

[3]王鹤云.张庆善.浅论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有效方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14):99-103.

[4]朱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背景、问题与思路[J],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5(13):11-12.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物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遗产怎么分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遗产的分配
千万遗产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