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间流淌出的昆曲

2014-03-12杨建川

大众摄影 2014年3期
关键词:梅兰竹菊画幅昆曲

杨建川

Q:剧照、纪实照是拍摄戏剧常见的形态,您是怎么想到用这样的手法拍昆曲的?

A:十多年前我就认识了苏州昆剧院、江苏昆剧院的编导和一些表演艺术家,目睹他们在白先勇等老师的指导下,使昆曲重获新生,大放光彩。那悠悠的水磨腔调、翻飞的衣袖、极具舞蹈化的舞台表演以及它所散发出来的极致的美与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自此,我萌生了一个愿望,那就是从昆曲入手,尝试一种新的摄影影像。

戏曲摄影的方法,从近百年可查的影像资料来看,大多都是剧照形式。我希望自己的探索既要源于昆曲,又要高于昆曲的舞台表演,能突出昆曲的“雅逸”,展现昆曲的韵味和梦幻。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通过反复观看昆曲现场演出和录像,认真琢磨昆曲特定的人物表现、情感表现。并且一直与昆曲的编导、演员一起,进行二次编导二次创作,希望能够拍出昆曲的形与美、意和情。

Q:拍摄现场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光线等是否符合你的需要?是要演员按照你的意愿来表演吗?

A:每次拍摄之前,自己都要反复琢磨,写好脚本,作好构图,设计演员的动作,再选择梅兰竹菊中的一种进行搭配,感觉合适了,再与演员进行沟通,明确舞台表演现场与昆曲摄影画面的不同点。这样成功率就要大些。

所有作品中,除少数是在竹林里拍摄的,大部分都是室内拍摄。我找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室内拍摄,利用自然光源,需要的时候也增加一些人造光源,做一些灯光布局(U2柔光箱800W-1000W、CDD400W标准色温灯),适当地加反光板补光。

Q:画面中为什么会出现梅兰竹菊作为陪衬?

仔细研究昆曲和原著,我发现梅兰竹菊常常出现在重要的场景和唱词中,比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很好地渲染了意境,契合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梅兰竹菊天生就是与昆曲相配的,而昆曲就是戏曲中的兰花,把两者放在一起,相互映衬,是最完美的。更何况我也拍摄过多年的花卉,特别是梅兰竹菊,深深理解梅兰竹菊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象征和意义。

Q:你选择了哪款相机来完成拍摄?

A:我曾用中画幅、4×5大画幅相机进行风光摄影。我特别喜欢大画幅相机呈现的质感、锐利、前后景的高清晰度和表现力。

在昆曲摄影中,我曾尝试胶片拍摄,但难度太大,不适用。我现在尽量采用中画幅数码相机拍摄,例如徕卡S2,优点在于最终呈现的影像、色彩,浓淡相宜,锐利、还原度特别。特别是用定焦头拍摄的人物影像,无论从画质上、还是色彩上都是别的相机难以比拟的。

在梅兰竹菊和演员相融的画面中,人物和花卉的布局是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只有佳能 EOS 5D Mark III所具有的多次曝光和对位功能可以帮助我完成心中设想的景象。我最多进行过5次曝光。它还具有的特殊功能是,已经多次曝光过的影像资料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植入SD卡、CF卡中,再进行新的多次曝光。

常用的拍摄技巧

推、拉、移、摇

用变焦镜头时,左右手同时、迅速在单位曝光时间(约2—6秒)内转动调焦环和变焦环。有时在推、拉过程中,还要轻微移动镜头位置和摇晃相机,来制造一个梦幻竹林和花卉的效果。通过这种梦幻的效果,来衬托昆曲“妙”、“逸”“雅”。

慢门拍摄

演员们完成一个动作需要2-3秒左右,既要考虑过程,又要考虑定格的清晰影像,所以,我在昆曲摄影中的慢门速度,一般长达5秒、6秒,有时甚至8秒。

在慢门曝光的同时可以摇晃或拨动镜头前的花卉,同时制造演员表演的飘逸之美和花卉的朦胧之美,一静一动,有虚有实。有时特定灯光下慢门拍摄不同影调的特殊效果,还会呈现一种光影之美和立体感。

拍竹林、兰草这些花卉时,很难用上述手法一次性慢门拍成。我就采用分帧叠加的办法。先拍好花卉,同时拉变焦,移焦距(一手拉变焦、一手调焦环),用3秒钟的时间,来完成第一帧,然后用同样前景、同样的快门、光圈,在镜头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演员在昆曲中特定的表演(包括动作和情态),后期两者叠加,完成作品。

多次曝光

佳能 EOS 5D Mark III四种多次曝光模式中,我最常用的是加法模式和平均模式。所谓加法模式即我们以前所习惯采用的胶片模式。一般第一次减0.7-1挡,第二次减半挡,第三次减0.3挡,第四次减0.2-0.3挡,这样就能人为控制某一次曝光、呈现自己希望突出的影像,但要注意几次曝光总的效果。而平均模式,就是不管你几次曝光,即使你某次曝光稍过,相机都会自动算曝光量,自动呈现合理的曝光,但影像中没有特别的点或面。

因为梅兰竹菊只是衬托,人物才是主题。所以,在梅兰竹菊曝光中尽量采用平均模式,在定格演员动作、形象上,采用加法(胶片)模式。

由于植物的季节和演员档期、场地受限制,多次曝光前一定要先构好图,设计好演员的动作、位置以及梅兰竹菊的空间,影像中还要考虑适当留白。一般都是3-5次曝光,前两次结合虚实焦,把花卉动静、淡雅、虚实等效果拍到满意、符合总构图效果为止。然后在第三、四次用2-4秒慢门拍摄演员的动作,用1/60以上的速度,有时加上闪光补偿,瞬间凝结演员的姿态。endprint

猜你喜欢

梅兰竹菊画幅昆曲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年轻干部要有“梅兰竹菊”四种品相
全画幅机身
PAUL GALL AGHER 大画幅黑白风光
王玉岭艺术作品欣赏
国画之美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