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幻荼蘼

2014-03-12

大众摄影 2014年3期
关键词:暗房静物画画意

Bas Meeuws是一位荷兰摄影师,从2010年开始,他以数码摄影的方式创作传统的花卉静物作品。在17世纪的荷兰,花卉静物画曾非常流行,画家们实际上并不是面对插满了鲜花的瓶子来绘制油画,鲜花价格颇高,他们往往是根据鲜花图录来绘画,那更像是一种“拼贴”,所以可以更随意和主观,不同地区和时间的鲜花可以同时出现,呈现出异乎寻常的丰饶。Bas Meeuws同样并非拍下了照片中的花束,他在相同的布光下单独拍摄每一朵鲜花,并细心的把它们从背景中扣出来拼贴在一起,一张照片要经过60-100个小时的工作。他以数码摄影的手段,重复着前人们类似的工作流程。这样的作品并非写实,而更具概念性——令人惊艳的色彩逼真而美丽,视觉上充满富足感,极致到接近衰败,令人想到死亡,而这也正是此类静物作品所包含的象征。

19世纪,摄影家们曾不满足摄影对现实的“真实复制”,而以光学和暗房手段赋予照片绘画般的效果,后来的摄影家们视那个时期为某种程度上的“歧途”,因为复写现实恰恰是摄影“最本真的力量”,如今可任意修改的虚拟影像正以新的方式将摄影与真实的联系击碎。于是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结合用数码摄影来“造像”的作品,从Ruud van Empel卢梭油画一般的自然背景人物像《世界》到张巍酷似名人但并不存在的肖像《人工剧团》。无论传统暗房手段还是如今的数字后期,似乎都是为了远离“复写现实”,但却站在不同的历史位置上,包含着不同的企图。Bas Meeuws的作品除了悦目之外,也可令人思考“造像”在今日摄影中的作用。

Q:为何想到拍摄并制作这个系列的作品?你视自己为摄影师还是艺术家?

A:我自认为是用摄影手段来“造像”的“自学成才”艺术家,其实从小我就开始拍照,和大家差不多,当时我父亲在家里有一个暗房,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影像显现的神奇时刻。我在阿姆斯特丹学习临床医学时遇到了一个姑娘,她当时也在该城学艺术,她给了我不少启发,后来她成了我妻子,如今她在学校里教艺术史和绘画。2010年初,我开始认真做摄影,以“劝世静物画”的方式(Vanitas Still Life,风行于16-17世纪的荷兰艺术风格,以骷髅和腐败的水果来象征生命易逝的主题),拍一些骨头、骷髅、蜡烛之类的东西,但总是在家里摆弄这些东西,感觉很不舒服,我其实很喜欢17世纪的荷兰花卉静物绘画,正好我妻子当时正在开设的课程也涉及到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我们开始一起讨论静物的摄影的可能性。

Q:所以你是借鉴了油画的主题和图像构成方式,你的作品与画意摄影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在哪里?

A:其实很接近,“画意摄影”如今以数码后期处理的方式被重新接纳。19世纪的画意摄影中,摄影师运用柔焦和各种暗房技术,赋予照片一种柔和的视觉效果,但我运用数码后期技术,让照片尽量的锐利,来模仿17世纪花卉静物画的效果。但我不用帆布也不用油彩,而是用Photoshop来描绘像素。

Q:我阅读了你的作品介绍,你作品华美真实到近乎超写实的效果,源于你的方法:每朵花都是在其相应位置单独拍摄,再进行后期拼贴。如何能如此天衣无缝呢?看起来有点类似HDR效果照片,这种光感是如何形成的?

A:“超现实”或是“超写实”,不管人们怎样说,这种效果是因为我的每一张照片都使用同样的光线来拍摄,当你将这样一堆照片合成在一起时,马上产生一种微微令人不舒服的陌生感。我以高像素来拍摄,所以可以比较从容地改变每一朵花的尺寸、形状和颜色。这样所获得的实际上是一种“拼贴”,真实情况下是拍不出来的。我将三色堇和铃兰放在顶端,用鸟儿、昆虫和果蔬来强化超现实的象征感。我并不使用HDR技术,你的这种视觉感受是因为我在每朵花的素材照片中使用了同样的布光。你的视觉经验期待在画面中看到的一些暗处,在这里变亮了。拼贴合成之后,我会适当调整局部的亮度和阴影,所以你看起来会像是HDR。

Q:当今摄影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拍摄的影像作为素材,你如何看待当代摄影中的“拍摄”和“造像”的关系?

A:正如之前我所说的,我觉得这是“造像”的一种“复兴”,不过与一百多年前的摄影不同,不只在于手法的区别。多位当代荷兰摄影师都采用摄影的方式来创作类似传统艺术的图像,例如厄文·奥拉夫(Erwin Olaf)、亨德里克·凯斯坦(Hendrik Kerstens)和路德·范·安佩尔(Ruud van Empel)。我希望这不是一时的流行趋势,毕竟画意摄影在1910年左右就终结了,现在我们做的不同,时间会说明一切。

Q:你作品的华美亦具装饰性,但透过光影,这种丰茂至极的后面反而会令人感到不安,甚至有死亡气息传出。17世纪的静物画就传达着这种意思。这是一种呼应?

A:包含的主要象征是生命的美好和短暂易逝。处于不同开放阶段的花朵暗示了这种感觉,根据花朵和蔬果而加入的昆虫元素,使这种感觉完整,表示了“生命的循环”。我也希望传达出“应当善待生命与自然”的信息,生命予我们如此丰厚,我们需善待它。

Q:如果仅看作品的缩略图,那么这些照片看起来都差不多,但细看之下,会发现每张都很不同,你会分别挑选花瓶、花的种类和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进行拼贴吗?一些照片中可看到初绽的生命,另一些则盛放到几乎颓败了。

A:每张作品,我都是从平面上放置的一个瓶子开始,根据瓶子的色彩、形状和图样进行花朵的组合,我希望当我结束的时候,能达到一种美的极限。从2012年到现在,我在作品中使用的花瓶大部分产自20世纪早期荷兰,装饰艺术时期(Art Deco)的艺术家 Theodoor Colenbrander,Henri Breetvelt等,他们的玻璃作品很棒。近期我正在拍的作品则使用了古代中国和日本瓷器。2014年我的作品将开始在台湾展出,大家可以在作品中看到亚洲古代艺术的元素。

Q:在画廊展出时,你的作品怎样呈现?观众有什么样的反馈?

A:我的作品尺幅很大,高度有2.25米,但仍然充满细节且锐利,这样的照片邀请你走近观看细节。有观众告诉我,他感到一种“压倒性”的美。观众喜欢其中蕴含的象征,以及我在细节中隐藏的小小惊喜。endprint

猜你喜欢

暗房静物画画意
数码暗房
静物画要领
论静物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数码暗房
静物画中的秘密符号
最适合考生的水粉静物画法与步骤
衣情画意
妹妹,别把我惹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