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2林奕滔

职业·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圆锥加工

林奕滔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中如何应用,并以“车内外圆锥面”为例加以说明,收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加工 圆锥

在现行的社会教育重,在学习上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如何实现把车工实习课堂变为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课堂,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成为每个教师必须面临和研究的课题。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的实习效果和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下面笔者就以车工实习课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阐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学习方式,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活动。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工作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探索学习。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组织过程

笔者根据教材和职校生的情况,在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下面笔者就以“车内外圆锥面”任务为例进行说明。

1.任务应用情境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列举出具有圆锥形状的物体吗?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继续展示一些关于内外圆锥面的零配件,如锥形手柄、变径套等等,在展示的过程中讲述这些零配件在社会上的应用情况。通过认识,学生了解了锥体零件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怎样车锥体零件呢?有不少学生对此有了较强的好奇心。

2.教学实施过程和步骤

(1)确定任务。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任务书:一个有圆锥面的图样以及技术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课的任务。

(2)车外圆锥预备知识。通过任务书,教师引导学生在车间的理论课室查阅与学习车锥体零件的知识。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组,并确定组长,这样有利于在学习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忙。

教师要事先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与讨论。

最后,教师根据这些问题检查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的回答问题时对错误予以纠正,对问题进行讲解。

(3)任务书下达。将任务书打印在纸上,派发到每个组。

(4)任务分析。小组成员根据任务进行讨论,拟定完成任务的方案;

①小组讨论。全班分为四个小组,由组长主持,做好以下问题的回答记录。

工件是由哪些几何形体构成的?

圆锥轴的加工难点在哪里?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加工?

本组酝酿并制订出的圆锥轴加工工艺规程有哪些?

工件中有哪些未知数需要我们先计算出来?

②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小结,找出难点、方法。加工难点:外圆锥面;加工方法:转动小拖板法。

(5)任务示范。本任务应是在车床上完成的,而普通车床又是相对比较危险的一种机床,因此为了学生的安全操作及动作规范,教师必须对任务进行示范操作。全班分为四组,共有两位带班教师,每一位教师可以为其中两组示范。

(6)任务实施。教师示范后,学生根据任务书完成相关的任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回指导,为学生解决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另外,教师应当以控制整个车间的安全文明生产为首要任务,在进行个别辅导时不能占用太长时间。

(7)任务检测。考核方式实行三级考核。一是学生本人自评(30%)。二是各小组成员互评(30%),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评(40%),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共同提高。三是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考核的内容可以是工件的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工作态度与纪律、工具使用、团队合作情况、安全文明操作等等。

三、总结

笔者从事车工教学工作已有多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已有三年的时间,其效果相比起传统教学法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的身份改变了,从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而教师则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有任务检测环节,有较强的反馈性,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颜志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电传动与控制》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2011(7).

[2]彭金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冰箱电气控制故障”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4).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圆锥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