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演讲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12陈朱佳

职业·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中职学校

陈朱佳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中职语文课堂必须体现职高教育的共同价值,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职高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而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课前演讲 口语表达

一、教学问题与困惑

1.对语文学习认识上出现偏差

现在的中职生,思考最多的是就业及升学问题。一方面,说明了考试制度的弊病,语文考试最主要是考读和写,并不考说;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生不清楚当今社会的现状。

2.害怕交流沟通,口语交际能力较差

中职生刚进入一个陌生的学校,心里充满了恐惧,害怕不能和新同学好好相处,害怕新来的老师会是怎样的严格,更害怕要住在学校,不能和家人经常见面,不能和以前同学在一起聊天,也不懂怎样跟他们沟通。而中职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人多、正规而又陌生的场合,如课堂上、会场上,面对老师、陌生人等场合。在这些场合中,学生常表现为怯场,用词不当,语无伦次,语句不完整,结结巴巴,说话没有明确的中心或观点。

3.中职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不足,缺乏成就感

由于这些学生初中语文基础不好,考试成绩总是落在班级的后面,几年下来,就形成了自信心不足、学习无兴趣的现象。再加上课堂上,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的语言学习与训练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的缺失,导致语言表达的薄弱。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国人以汉语言作为母语,学生认为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学习中最简单最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的学科。由于小学时候的语文字词、语法基础没有学好,普通话不标准,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所以到了职校普遍厌恶语文学习,更不知道如何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丧失学习自信心并产生恶性循环,形成心理障碍。

2.教师教学的原因

传统的教育通常把学生看做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忽视了学生具有主动地发现、思考、表达、应答等需要与可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灌输多于学生的思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师生间缺少交流、合作。学生很少有机会实践(讨论、朗读、表演等),更谈不上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三、解决策略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整个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课前演讲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活动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1.时间限定

课前演讲活动时间应以3分钟左右为宜,时间过短起不到训练的作用,过长则会耽误授课时间。

2.次序安排

要使演讲活动有序、经常性地开展下去,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得到锻炼的机会,应安排好演讲的次序,按照学号顺序轮流。一方面可使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可“逼”一部分胆小、怯场的同学登台演讲,使他们把训练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训练中逐步克服怯场的心理障碍。

3.内容广泛

演讲内容可以是讲故事、诗歌朗诵、讲笑话、散文朗诵等。内容选择一定要广泛,可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第一,在以朗读为主的演讲的第一阶段,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者让语文老师提供名家名篇的散文、诗歌或者绕口令进行练习。

第二,可以讲一些小时候的事、笑话、猜谜语,贴近生活,贴近同学,这样的演讲让学生收获很多。比如“童年”的话题,帮助回忆起童年的许多事情,让学生感叹时间流逝的同时,感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这样的演讲让学生重温了那份傻乎乎的快乐,也让学生彼此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记忆,增进了班级同学间的了解,促进班级和谐。

第三,结合新闻时事和传统佳节,让学生学会简单叙述事件的经过、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结合演讲和话剧表演比赛,推动语文学习氛围。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语文演讲比赛,并且优秀学生将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比赛。如全国文明风采的心绣未来的演讲比赛,举行了“诚信”为主题的校级演讲比赛。为了使比赛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会先组织选拔比赛,从班级到年级到全校层层递进。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兴奋点,在比赛前几周集中指导学生准备、训练,安排大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同时,这一活动的开展,也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产生持久影响,因为比赛是每年都有的,学生就可早做准备。这有助于在全校兴起学习语文的高潮。

4.示范指导

在刚开始进行这一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做好示范工作。

一是教师以身示范。教师在精心准备后先演讲几次,让学生初步感知演讲的注意事项和基本要求,老师可结合自己的演讲,从演讲时的表情、语调、动作等方面给学生以示范和指导。

二是选定学生作示范。在班内挑选几位大方开朗、乐于表达且有一定口语表达能力的同学,私下指导后。让其登台演讲,给其他学生以示范。

三是名人示范。找一些名人、播音员演讲、朗诵、播音的录像和视频材料,让学生观看使学生从他们的演讲、播音中学习和借鉴演讲的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5.点评指导

在每位学生课前演讲结束后,要适时的进行点评。可由老师点评,也可以让学生点评。点评要做到简明精练,既有肯定,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点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激励,以鼓起学生坚持参与活动的信心。学生点评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前指定点评人,点评人事先让演讲的同学预讲,对其进行指导,课前演讲结束后当众予以点评。另一种是随机指定学生点评,在演讲结束后随机指定几名同学进行点评。这种方法可促使全体同学在别人演讲时认真听,从中吸取教训,以利于自己提高。

6.奖励机制

每周根据学生的评分表统计出“周演讲之星”,一个月中的四个“周演讲之星”再PK“月演讲之星”,并加以适当的物质奖励,获奖者可以在“班级演讲之星”的区域里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在演讲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学生训练的情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可配合班级活动,召开演讲竞赛会,或者诗歌朗诵台、讲故事比赛、说笑话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和激励学生,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课堂3分钟演讲,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了素材。由于学生生活的小环境、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等各不相同,演讲内容也不同,有的评国际、国内大事,有的歌颂好人好事,有的抨击坏人坏事,有的通过身边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了相互的补充,日积月累,就为因没有素材而写不出作文的同学解决了一大难题。从这种意义上说,以说为主的小演讲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其他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训练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又提高了学生探索性的求异思维能力。而且这项群体活动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综上所述,课前3分钟小演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只要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定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单位:桐乡卫生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中职学校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