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是艰难渐次开——概括题能力提升初探

2014-03-11江苏省泗洪中学

语文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错例次品卖方

◆江苏省泗洪中学 左 敏 李 飞

概括题历来就是公认的最难啃的骨头之一,也是高考杀手锏之一。它是高考概括筛选能力最直接的体现,选材面广,考查点实,经常成为命题者最得意的考查利器。因此,很多学子面对此类题型是望而却步,只想唱“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概括题真的就困难如斯,“无药可救”了吗?笔者不才,试从一次试题讲评例讲开来,浅析类题,寻求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本次考试中涉及的题目如下:

1.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经济学术语“柠檬市场”的文字,概括“柠檬市场”形成的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4分)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或信息不对称市场。关于“柠檬市场”的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尔罗夫在其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举了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来说明。文章指出,在二手车市场,显然卖车人对于要出售的车辆的质量情况比买车人清楚得多,而他们无论对什么样的车都会宣称是“好车”。买车人一定不会相信卖车人的话,即使卖车人说得天花乱坠。买车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压低车辆的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而他们过低的价格也迫使更多的好车车主退出买卖,到最后,车市中只剩下坏车在交易,甚至 由此让卖方丧失信心,买方丧失兴趣,使得二手车交易现象越来越少。

____→____→____→____→柠檬市场形成

2.下面是钱钟书《宋诗选注》中对陈师道的评价,请以平实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不超过30字)(3分)

陈师道模仿杜甫句法的痕迹比黄庭坚来得显著。他想做到“每下一俗间言语”也“无一字无来处”,可是本钱似乎没有黄庭坚那样雄厚,学问没有他那样博杂。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惜表达得很勉强,往往格格不吐,可能也是他那种减省字句以求“语简而益工”的理论害了他。假如读《山谷集》好像听异乡人讲他们的方言,听他们讲得滔滔滚滚,只是不大懂,那么读《后山集》就仿佛听口吃的人或病得一丝两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替他干着急。

一、学情调研

经过统计,班级得分情况是:第1题总分4分,人均得分仅0.63分,最高得分2分;第2题总分3分,平均分仅1.61分,最高得分3分,仅3人。

二、错题引路,分析错因

通过得分情况不难看出这是失分重灾区。经过仔细筛选,寻找出如下几组最具典型性的错例,用来一起分析辨别,寻找错因。下面就各题分开探究。

(一)第一题的错例中这两种最有代表性。错例1:卖方夸大质量、买方压低价格、非次品退市、次品交易;错例2:卖方宣称好车、买方不信任、买方压低价格、好车退出买卖。通过辨析,我们不难看出它们错在哪里。首先,题干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概括“柠檬市场”形成的过程,那么,“概括”“柠檬市场”和“形成的过程”这几个词语很关键。“概括”,就是要求我们不要简单复述摘取内容,而应根据一定的要求、角度(层面)去总结共性,提取要点,得出结论;“柠檬市场”这个关键词就告诉我们概括的角度应是在“市场”,而非仅仅局限在二手汽车这个个例上;“形成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答案应恰好形成一个具有先后逻辑顺序的排列形式。其次,这段材料共有七句话,根据题干要求可以得知前三句不在答案区域内,可以不考虑,而最后一句中,只有“更多的好车车主退出买卖”这一层有效,后面的也不在答案区域内,因为仔细阅读后发现,到“更多的好车车主退出买卖”时,二手车市场里的“柠檬市场”已经基本形成,而在题目的最后一个箭头后已经给出“柠檬市场形成”,所以,这句话后面的内容就不在我们的答案来源范围了。根据以上分析,组织出的答案应为:“卖方掌握情况→买方不信任→买方压低价格→好产品退出。”据此分析比较后可知,错例1中的“卖方夸大质量”还是停留在二手车市场这个层面上概括出来的,属概括不准;“买方压低价格”“非次品退市”概括都对了,可惜位置错了;“次品交易”超出答案区域;故判为0分。错例2中的“卖方夸大质量”“好车退出买卖”错因和错例1中的“卖方夸大质量”错因一样,并且更明显;而其他两处的位置和概括都对了,故判为2分。

(二)在第二题上,我们不妨先直接进入分析。首先阅读题干,可知“对陈师道的评价”“以平实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是关键。评价,有评判定价(定位)之意,那就来得正规些了;平实的语言,就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而又不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概括表述,概括在分析第一题时已简析过,不再重述,表述,也就是告诉我们答案要用句子表达出来而不能像第一题那样用几个短语来表达。其次,本则材料共四句话,结合题干要求可知答案的主要区域应在前三句,而最后一句是对前三句的论述作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如若说有用之处,那就只有“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因这一句和“可惜表达得很勉强,往往格格不吐”这句相比,显得平实。根据以上分析,组织出的答案应为:“(陈师道的诗)模仿痕迹重,情感和心思深刻,因学问不够表达不畅快。”而典型错例1是这样组织的:“陈师道模仿杜甫句法,情感和心思深刻但表达得勉强往往格格不吐。”比较分析后可发现“模仿杜甫句法”处因停留在具体事件层面上而概括不准;“但表达得勉强往往格格不吐”处因直接摘抄原文而不加思考导致没有达到语言平实的要求;因对答案区域分析不够,直接漏掉对第二句的筛选,导致“学问不够”没有表述出来,故判为1分。再看典型错例2,它是这样的:“师道模仿、情感和心思深刻、表达不行。”根据上面的分析和参考答案来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它里面的“表达不行”用来做评价的语言就显得不合适了;更重要的是它不是一个句子,而是几个短语,因此不符合题干中“概括表述”的要求,就如下定义必须用句子来表达一样,仅从这一点看它已经不能得分了,故判为0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道题目的题干中都有字数限制,也就是说,字数限制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而且必须注意的要求,有时还可以是答案的提示。因本文所述中心不在此,故不展开论述。

根据以上两道题的具体分析,可以总结出错误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审题漏点,审题过程中漏掉关键信息而导致审题不清;二是材料分析不准,阅读材料中分层和取舍不准导致寻找答案的区域不准;三是答案组织概括不准,组织答案时不能按照要求、角度找准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三、纠错求法,把握规律

认真回顾错题分析和回溯错误原因后,笔者认为若想提高概括题的做题能力,努力在高考考场上超越别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审读题干,推敲关键信息(不但要找出,还要推敲),明确答题区域、角度(层面)、字数限制及其他要求。其实对于高考来说,有一个原则至关重要,那就是“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也在说明题干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这几点中最关键的一点。题干是要求,是材料向答案的过渡,是限制,当然也是为答题给出暗示,指出方向,在此不再赘述。2.细读材料,拆划层次,确定有效层次,层层落实题干信息。对材料进行划分,是保证答案全面、准确的前提。3.组合概括筛选所得,形成答案。它是这几点中最重要的一点。这里要强调的是,必须筛选材料,然后根据所需概括。在概括方法中,首先要掌握上位概括法。我们知道概括的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提取法、组合法、自撰法;概括的方法主要有略去枝节法、删掉多余法、上位概括法、择取要义法、自述要义法。其中上位概括法又叫代以上位法,就是以一个类的标志去代替属概念,用一个更一般的行动去代替一系列的具体行动。即把有关内容提升到它们的上一级概念上。如把对天空、山川、植被等的描写称为自然景观的描写,把对建筑、道路、碑刻等的描写称为人文景观的描写,把“苹果、香蕉、橘子、菠萝”等概括为“水果”。这种归类处理、提取精要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4.检查完善答案。最后一步很多人会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但实践证明很重要。

四、原题变式,巩固提升

掌握方法后,必须强化巩固才能提升,笔者认为好的巩固方法就是做类题,而以做原题的变式题最为有效。试举例如下。

第一题变式:3.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经济学术语“柠檬市场”的文字,概括“二手车市场”交易日益下滑现象形成的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4分)

材料见上文

1____→2____→3____→4____→5现象形成

(参考答案:卖方宣称好车→买方不信任→买方压低价格→好车退出买卖)

第二题变式:4.下面是钱钟书《宋诗选注》中的一段文字,请用平实的语言,把作者对《后山集》的评价概括地表述出来。(不超过25字)(3分)

(参考答案:《后山集》情感和心思深刻,因作者学问不够表达不畅快。)

把它们和原题放到一起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做变式题之所以是最有效的,不是因为它又是一道新题,而是因为它和原题之间有很多关联,有异有同,通过比较,我们会很快地发现我们做题上的失误和思考上的误区。

五、拓展变式,能力迁移

在原题变式强化以后,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继续迁移拓展,形成自己的解题能力。

看一则材料:在日常活动中,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却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围绕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用三个题目来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强化概括能力,提高准确性。1.概括上述材料主要内容。2.根据上述材料内容,概括“勤蚂蚁”“懒蚂蚁”各自的特点。3.为“懒蚂蚁效应”下定义。(拟出答案,仅供参考:1.勤蚂蚁勤于劳作,但难以应对危机;懒蚂蚁懒于劳作,但勤于观察、探索,能带领蚁群摆脱危机。2.“勤蚂蚁”:勤于劳作,但难以应对危机;“懒蚂蚁”:懒于劳作,勤于观察、探索,能使蚁群摆脱危机。3.“懒蚂蚁效应”是指少数懒于劳作的蚂蚁,通过自己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能观察出组织的薄弱之处,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的一种现象。)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训练,可以提高这类题的解题能力。但若想真正地提高能力,就必须全面地学习,还必须有吃苦的精神,持之以恒地训练。实践才能出真知。

猜你喜欢

错例次品卖方
怎 样 找 次 品
“找次品”方法背后的道理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找次品
第十四届(2020)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合并榜单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考虑服务成本的两寡头B2B电子中介差异化定价决策行为
二手房买卖之卖方违约纠纷解析
巧妙找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