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真的需要延迟退休吗?

2014-03-10

新财富 2014年2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金养老保险

中国是要延迟退休还是要未来?十年前,中国每年新增的1000万就业几乎全是农民工,而今几乎全部是大学生,我们正在迎来新的“人口的质量红利”。而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只会让传统制造、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苟延残喘,以牺牲年轻人的工作机会换取所谓的养老金缺口。

最近10年,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论不绝于耳。而在最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延迟退休的大政方针似已确定,剩下的或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

中国现行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而按照2013年8月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金改革方案,建议“延迟到65岁领取养老金”,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到65岁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从政府角度看,延迟退休的主要理由是养老金支付的压力。目前被普遍援引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2011年达2.22万亿元,如果不延迟退休,空账将越来越大。

与养老金空账关联的另一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按照2011年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7%,而50-59岁人口占比也达到11%,这意味着10年以后,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0%,养老金支付压力将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援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例子,称其退休年龄普遍在65岁以上,因而中国也应该效仿。

中国真的需要延迟退休吗?

养老金空账怎么破?

如果仔细研究中国养老保险的空账问题,可以发现其本质上并非由人口老龄化所导致,而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遗留问题。

从养老保险缴费率看,中国目前缴费率(企业与员工缴费总额占员工工资比重)接近30%,远超美国12.4%的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可以负担美国2.5倍的退休人口。

中国1997年才建立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后才开始养老保险缴费,因而中国养老保险的巨额亏空源于1997年以前的历史欠费。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员工的剩余价值全部上缴国家,积累成国有资产,而政府也作了医疗和养老的承诺。后来市场经济改革展开,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则其理应拿出相应的国有资产,补足巨额社保历史欠账,而不是把问题扔给市场,通过延迟退休去解决。

从国际比较看,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发达国家退休比较晚,普遍在65岁甚至以上,而发展中国家退休比较早,一般在60岁以下。中国的退休年龄确实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要低,但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预期寿命远低于发达国家。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0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为74.8岁,其中男性72.4岁,女性77.4岁。这意味着如果按照清华大学的方案,将男性退休时间延迟到65岁,则其缴费一辈子后领取退休金的时间只有7年。而2009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为78岁,男性75.5岁,女性80.5岁,即便男性选择65岁退休,也还有10.5年的退休金可以拿。

此外,美国人选择的是弹性退休制度,在62至70岁之间可以自由选择退休时间。最早提前到62岁退休,但每提前1个月,养老金少发0.56%。而在65岁以后,每延退一个月,养老金多发0.25%。由此可见,美国所提供的是退休时间的自由选择,而非通过延迟退休解决社会养老的负担。

即便从邻国日本看,其人口红利的拐点在1990年就出现了,但是正式提出延迟退休方案是在2004年,而且直到2013年才真正实现从60岁延迟到65岁退休。而中国人口红利拐点刚刚出现,相比日本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可以用来过渡。

而美国解决养老金资金的办法是让其来源多元化,建立私人养老金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比如401k计划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通过投资时免税、退休后收税的方式,激励员工工作时多储蓄、退休后及时消费。

因此,对中国而言,养老金空账未必非要通过强制性延迟退休来解决,至少可以通过国家充实、弹性退休以及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来共同解决。

牺牲大学生就业机会值不值?

对中国而言,与延迟退休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就业。按照官方的说法,目前中国每年需解决1000万新增非农就业。而目前中国每年退休人员在600万左右,这意味着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岁,每年就将新增600万的就业压力。而中国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约700万,以牺牲年轻人的工作机会来换取所谓的养老金缺口,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得不偿失的。

其实不妨换个角度,从人口和就业出发来看延迟退休是否真有必要。

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中国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2年中国15-59岁人口首次下降了345万,这意味着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从数量角度观察,最直观的结果是农民工变少了,所以依赖低端劳动力的传统制造业也失去了竞争力,变得产能过剩了。

但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迎来新的“人口的质量红利”。10年以前,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到100万,当时新增的1000万就业几乎全是农民工。而今我国每年毕业700万大学生,这意味着每年1000万新增就业几乎全部是大学生,农民工已经所剩无几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正在飞速改善。

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给大学生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根据我们在2013年4月做的研究,2012年上市公司就业增速最快的行业是传媒、医药、信息、电子和金融业,而传统制造行业的就业几乎都是零增长。这意味着,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是未来就业的方向,是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相匹配的竞争力行业。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给子女更好的教育、没有污染的环境、更好的医疗,要看能赢的中国足球,看更真实的“爸爸去哪儿”节目,要用体验更好的“微信”、“余额宝”与小米手机,我们不需要PM2.5、雾霾、环境污染,不需要越来越贵的房子,因为这些都没有未来。

中国的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几乎全部产能过剩了,如果现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只会给这些行业继续在过剩下苟延残喘的机会,而无法创造任何价值。但如果能让这些行业的老人及时退休甚至提前退休,与此同时大力放开服务业管制、发展先进制造业,让大学生找到有前途的行业,也就意味着他们有了未来,养老金也就不再是问题。

因此,在我们看来,中国养老金的问题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解决,给年轻人一个希望,还中国一个未来。但如果通过延迟退休压制年轻人的工作机会,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退休延迟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有可能大家都不用领退休金了!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称延迟退休不是为了社保空账,而是为了降低企业和年轻人未来的负担。那么就应该借鉴美国模式,在延迟退休的同时,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费率,提高退休金,否则纯属误导政府,只会让年轻人压力山大!

经济增长、制度安排都应该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而不是相反!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endprint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金养老保险
日本逾10万人被漏发养老金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延迟退休的有些“流行说法”不准确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