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米巴经营,你学不会?

2014-03-10朱丽

中外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稻盛阿米巴分权

朱丽

在接手破产退市的日航之后,稻盛和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进行一次公开的实验,凭我的经营哲学来挽救这家企业,我失败了,你就不要学;我成功了,那你们都可以来学。”结果他成功了。

而成功拯救日航的经营哲学背后,有着一套被业界奉为经典并极力学习的“阿米巴经营”和鲜为中国企业知晓的经营会计体系。事实上,阿米巴经营的本质就是基于经营哲学和经营会计体系的[理念+算盘]量化分权经营体系。

但是,阿米巴经营进入中国企业以后,却遭遇了“水土不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

“很多人把稻盛和夫当作神,然后把他的做法完全照搬过来,这是失败的根源。”广州道成智聚经营咨询机构创始人田和喜对《中外管理》说。

其实不少中国企业家并没有真正领悟阿米巴经营的精髓。作为阿米巴经营本土化的布道者,田和喜一直主张:“重要的是掌握阿米巴经营的本质,参照稻盛和夫经营的原理、原则去做事,而不是照搬单一的方法论,就能系统解决企业的根本性问题。”

为何在中国就不行?

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时,老板如何突破管理上的瓶颈?这也是当初稻盛和夫的最大困扰。

他采取的办法是,走出一个人“管”企业的思维和套路,而是把“复杂的管理问题”上升到“经营的高度”来解决,推行量化分权管理,让每个员工都像老板一样自主经营。”而这,正是阿米巴经营的魅力。

但是,作为稻盛和夫手中的有力“武器”,阿米巴经营为何在中国就不灵?

我们所能够想到的,首先除了中日文化差异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要从企业自身去找了。

田和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最大特征就是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方式,这由于中国当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的时代,使企业主本身就对企业的未来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坚定的信心,由此也导致了员工心态的“短平快”。

所以,“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处在一个马步未站稳,就开始练九阴真经的现状,把拳打到极致是不可能的。”田和喜如此形容。

但是,以中国企业老板的聪明和好学精神,难道领悟不了这一点?

显然也不是。中国企业老板已经陷入另一个误区:近30年学习西方管理学思想时,形成了处理问题时,在大部分情况下会套用一个方法论来解决的习惯。而阿米巴经营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是要用系统思维处理问题的。因而,如果对企业经营的本质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进行深入的系统性思考,那么只是把阿米巴经营当成一个方法论“短平快”地使用,肯定是没有成效的。

“透明经营”便是典型的例证之一。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经营必须透明化,不但企业高层要知道员工在干什么,而且员工也要一定程度上了解高层在干什么,即便有“不好的事”也不能瞒上欺下。

让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能够清楚地掌握他在本岗位做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在这样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加掩饰地摆在员工面前,让员工能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能感受到高层的信任和真诚。

可是,“很多中国企业提到透明经营就害怕,称有些数据不便公开,这其实都在误解稻盛和夫的本意。”田和喜说。

不少中国企业家之所以实践不了阿米巴经营,也正如田和喜所说:“从机械的思维方式转换到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是非常困难的。”如此一来,学到的阿米巴经营也仅仅是其冰山一角,无法真正扎根。

阿米巴经营,学习它什么

那么对于中国企业,学习阿米巴经营,到底学习它什么?

在学习阿米巴经营之前,首先要彻头彻尾搞清楚它,然后才能深入地领悟其“道”。

“阿米巴”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其身体仅由一个单细胞构成,也因为可以任意改变体形而被称为“变形虫”。可是要知道,在6500万年前,强大的恐龙都灭绝了,而弱小的阿米巴却能够绵延不息。

因为阿米巴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调整自己。“企业经营要想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也需要达到这样的状态。”田和喜由衷地说。

在阿米巴经营模式下,企业将像变形虫的细胞分裂一样,被划分为一个个称为“阿米巴”的小集体,这些小集体以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进行独立核算,并依靠全体智慧实现最终的业绩和目标,从而“全员参与经营”。

就像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所说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作决策。”让员工也都能像老板一样自主经营?这听起来似乎就有些难。

而阿米巴经营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将经营权从事业部(SBU)开始不断下放,直到最小经营单位(Cell-SBU)的一线员工。这就是量化分权。过去,这种经营权往往只下放到事业部长那里,而现在把一个企业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后,这种权力将进一步下放到基层。

但是,量化分权不是单纯的权力下放。“也就是不能只给下属权力而不给责任,否则就会造成巨大风险。”田和喜强调。以一个花费100万元的项目来说,如果企业不进行定期跟进,就无法掌握这100万元使用到一半的时候,取得了什么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这时候,进行组织业绩管理是必须的。

不同于以往企业对过程进行控制的流程分权(即根据流程的各个环节给予各岗位权限,其结果只是给员工权力而非明确的责任),量化分权是从计划开始,到对过程进行量化的业绩管理,再到对结果进行业绩评价,即贯穿于PDCA(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

科学的量化分权往往能够达成权力和责任的高度统一效果。稻盛和夫就是依托经营会计和量化分权的制度体系,将经营责任与权利实现数字化、制度化的同步下放。这使得每个阿米巴成员都会以经营者的姿态,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中国,海尔开展“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的实践,目标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通过阿米巴经营模式,将大企业化小经营,在企业内部就可以实现大企业的规模优势与小企业的灵活性兼备。”田和喜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靖

猜你喜欢

稻盛阿米巴分权
稻盛和夫以德报怨
稻盛和夫以德报怨
蒙住眼,因为剁手难——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财政分权
用阿米巴开启提质增效魔法
获取幸福之法
《稻盛和夫:活力》
关于W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几点思考
基于“阿米巴”经营的成本管理实践
地方政府科技支出与财政分权的促进行为研究
中国式阿米巴落地实践之激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