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器物造型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
——由长信宫灯谈起

2014-03-09董利军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礼制器物传统

董利军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中国古代器物造型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
——由长信宫灯谈起

董利军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的心理感受这一特点为切入点,以古代器物的造型设计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下,器物的造型设计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以供现代设计所参考。

心理感受;造型设计

一、引言

作为汉代灯具的典范,长信宫灯的设计中内部结构的巧妙、功能的完美实现以及工艺的精良是常被人称道的。而抛开这些功能性工艺性的因素,仅从它的造型来看,具有“第一眼的中国”这个特点。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件中国式的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研究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影响因素问题时,文化背景、礼制要求等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政治制度、礼仪要求还是宗教教义,在注重人的心理感受这一点,是共通的。因此,研究器物的造型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问题十分必要。

二、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中心理感受的重要性

(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关系中,礼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礼制的要求,简单的说,是为了在特定的时空,满足特定人的心理需求。以血缘关系为例,在这种关系中,伦理道德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更是以儒家的思想为正统,明确了关于长与幼、父与子、夫与妻、兄与弟等等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行为准则。而这种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对于关系双方心理感受方面的尊重和引导。小辈和长辈之间相处时,长辈需要得到小辈的尊重和爱戴,这是中国人在维系关系上注重心理感受的最简单又直白的例证。而相对于西方社会,长幼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而言会更少的顾忌到这方面的因素。再以礼制中的宾礼为例,凡是不合礼的行为举止,在感觉上总会让人认为是“无礼”。这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的心理感受,对于他人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内在感觉。合乎礼的行为,在表象上是对他人的尊重,深层次的理解,就是对他人内心感受的尊重。

中国的“三纲五常”都可以看做是以保持关系中良好的心理认知为出发点,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

(二)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从中国传统的诗词和绘画作品中见一斑。例如王维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的“闲”和山的“空”形成了和谐的统一,在认识自然外物的时候,心理诉求和客观景物之间的关系需要达到一种共生的和谐,才会产生中国式的美好诗句。同样,中国文人画的兴起,也正是这种关于人与天地自然关系方面观点的佐证。苏轼的竹石图,以客观风景来表现个人情感,正是心理诉求的物化。

(三)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对于造物的认识,有别于西方人的纯理性思维。

中国传统的关于人与物的关系的思辨,有几种重要的观点:玩物丧志的观点、不以身傲物、不与物交、重己役物的思想等等。其中在工艺美学思想中,重己役物的思想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即重视人的地位、价值和心理感受,而不是把器物本身当做重点。

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很少是纯客观理性的认知,而很多要从感觉的角度出发,例如“听觉”、“味觉”、“视觉”等词汇,看似简单,却隐含着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认识角度的特点,在这些体验后面都要加一个“觉”字,即在分辨声音、味道、图像时,要将这些客观信息与个人的“觉”相结合进行认识,这是中国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方式。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感觉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中国古代器物造型设计中对于心理感受的把握

(一)中国古代器物造型的特点举例分析

随着考古学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古代器物越来越多的被发掘,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器物造型各具特色,而中国古代器物通常可以一眼判定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直观的第一感觉,其实与其造型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下表是从造型与心理感知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列举出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并进行分析。

(二)造型特点与心理感知之间的关系论证

通过以上分类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在器物设计的其它因素(如功能的实现、材料的使用、加工工艺的成熟等)满足的条件下,造型设计成为了表现人们对于礼制、审美等高级心理需求的重要载体。不同的造型会催生不同的心理感知,体量大而方正,则显庄严雄浑;体量小而圆润,则显简约俊秀。

四、总结

在中国传统的认识体系中,心理感知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不以“物”为崇拜,讲究“心”与“体”的二元统一,认知与感受相结合来判定实物。通俗的将,就是将理性认识和感觉两者合二为一。本文侧重分析了中国古代器物造型设计与感觉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感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不能将这种对应关系完全绝对化。

在具体的设计项目中,心理感受这一要素不可忽视,需要仔细评估,谨慎把握,才能给造型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

[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05.

[2]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07.

J05

A

1005-5312(2014)17-0137-01

猜你喜欢

礼制器物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老传统当传承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